黄道友
【摘要】现如今,在高等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应该重视引入现代化技术。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慕课教学模式,通过进一步分析,旨在结合慕课教学模式,进一步确保高等数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慕课;高等数学教学;策略
随着慕课教学模式进一步发展,高等数学教学课堂迎来新的机遇,为实现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该积极通过进一步实践构建慕课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不断提高。
一、慕课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慕课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形式,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过分影响,为学生开辟了一种新的接受知识的方式。慕课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从创新教学理念开始,针对教学方式进行良好的改革。传统形式上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单向式授课,学生反复练习,教师布置课后任务。而慕课将现代化教学思想带入了课堂,学生进行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切实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学习,与教师进行沟通。课堂也不再是理论教学场所,而是学生和教师进行高效的互动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最为主要的位置,可以任意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以及学习场所。而通过实际的教学效果得知,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诉求,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慕课”平台进行学习时,可以任意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询问教师、课堂测试等方式中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而学生在平台上可以实现更为舒适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线上教师进行交流讨论,让自己的线下课堂的学习更有效率,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社会发展的速度在加快,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异常重要的,但是学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的,学生没有办法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而“慕课”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进行课程推荐。通过合理的课程组合促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之后进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促使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发挥出来。
二、慕课教学模式与高等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一)慕课背景下,应重视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也应该紧紧跟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在此基础之上将“慕课”教学方式引入高等数学教学中。将自主性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联系在一起。在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等数学的教学形式无非是群体式授课,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依据,而学生在这种沉闷的氛围下进行“禁铜式”学习,这对于学生形成自主性学习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学生将来的发展也会南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而受到阻碍。而慕课的教学形式,能够切实打破这种故步白封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维在学习上的优势,通过信息化平台,将专业不同、学习方式不同、教学教师不同的学生联合在一起,促使其能够形成一个团队进行交互式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为其之后的学习之路提供更多的可能。
采取有层次的教学方式。传统形式上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单一,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已经具有固定的形式,而网络下的产品“慕课”则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线上讨论,网上答题等,多种多样以及各种层次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教学领域。
(二)有效开展衔接线上线下教学策略
教师需要意识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不应该过于执着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二者进行良好的联系,将二者的优势进行有效的链接,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增强。
慕课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得到良好的应用。教师在进行高等数学教学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备课,这个过程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完善自己的教学结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观看名师课堂教学案例;深入研读教材等相关资料等。与此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这一点。教师可以在慕课上观看一些优秀教师给予的教学意见,并询问相关专业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教学需求等,将其充分的融合到自己的备课内容当中,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结构,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
上課过程中也可以有效的运用慕课。教师让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观看相关的学习资料,记下自己不懂的内容,在课堂上请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课后对慕课进行良好的使用。慕课的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没有限制的,学生在课下无论是复习还是测试都能够在平台上进行。
(三)重视慕课教学背景下教师的定位
慕课的存在从表面上来看淡化了教师的作用,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教师对于学生的意义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而在慕课出现之后,其作用有增无减。讲授式教学虽然具有一定的问题,但是其存在时间之久,就说明其中还是有可取的地方的。例如,清华大学将线下和线上进行了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慕课上进行预习和复习,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还是需要有教师参与的,教师更多的起到一种补充作用。
总之,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慕课教学模式的积极引入,不仅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件,对于教师而言,应该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慕课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永辉.“慕课”融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 02):172-174.
[2]杨月梅,陈忠民,庞淑萍.“慕课”平台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5 (08):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