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荃
摘 要:课程资源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任何有利于实现课程和完成教学目标的种种因素都被称为广义的课程资源;而狭义的课程资源就仅仅指直接的课程与教学来源。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应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文章重点讨论到底什么才是广义上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教师;开发;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9-17
目前广义上的课程资源有三种分法:第一种分法是有形的课程资源以及无形的课程资源。我们在课堂上所用的教材、教参、教具以及幫助教学用的仪器设备等看得见且有形状的物质资源就称为有形资源;而无形资源指的是学生已经习得并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支持态度以及家长自身的能力也是一种无形的课程资源,教师的学识和教学能力、经验等更是一种无形的课程资源。第二种课程资源的分法,是将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的资源和条件性的资源。知识与技能、经验与感受、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因素,被称为素材性的课程资源;条件性的课程资源包含可以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程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三种分法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学校内部资源和学校外部资源。学校内部资源是非常好理解的,所有在校园内可以找到的资源都是学校内部资源,首先是上课时必用到的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等,当然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更可以是指学校的某一个地方,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等实践基地;而学校外部资源,就是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化资源其实也是一种学校外部资源,主要指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资源。总体来说,三种课程资源的划分都比以前更能够反映课程改革的实际,同时课程资源的范畴也比以前更大、更科学。我们现在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由众多的课程专家用很长时间共同商讨并研究编制,再交由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并通过的。所以无论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还是对特定年龄段学生学习特点的适应以及对相应内容的选择方面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权威性。因此,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教材的依赖性逐渐淡化,也就是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但如果课程资源被过于宽泛地界定,那么就会增加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困难程度。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认真探讨研究。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同时更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范围、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比如,现行的音乐教科书,都是以单元的形式编排,各个单元均设有“歌唱”“欣赏”以及“活动”三个栏目,其中“活动”栏目中包含律动、歌舞表演、音乐游戏、创编活动、自制乐器等各类综合性活动,学生对这一类活动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的,每每上到这一栏目,学生都表现得比单单学习歌唱更有积极性,但是想要有效地开展这些活动,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虽然每一学期都会有针对音乐教师的培训,但是将几天内培训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利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这需要教师慢慢去研究探索,不放弃身边任何的资源。
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感受也同样是值得我们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学生喜欢音乐,但为什么学生却不喜欢音乐课呢?纵观初中三年的音乐教材,有一定的滞后性,几乎都是一些经典老歌或者是一些古典音乐的欣赏,而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音乐是通俗音乐,是现在正流行的音乐。虽然现在的课本中已经加入了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以及“小虎队”的歌曲,与课本中的其他歌曲相比,这两首歌曲对学生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周杰伦的歌曲是伴随“80后”和“90后”成长的,现在的初中生都是“00后”,他们与周杰伦的时代已经很远,更别提“小虎队”了,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小虎队”,这是其一。其二,周杰伦的歌曲中有很长的说唱部分,并且速度较快,大部分学生演唱起来还是很困难的,几遍学唱下来学生发现自己依然唱不了,就失去了兴趣,自然又回到了不喜欢音乐课的循环中。我认为可以在音乐课堂中适当加入流行音乐的学习,流行音乐中也有很多学生值得学习的部分。只有对音乐课感兴趣了,学生才会参与进来,发表自己对流行音乐的看法与见解,从而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但是凡事都有度,现在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有很多,如果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将音乐节目放给学生看是不可行的,必须将这些资源结合教材、课标有效利用才行。但是这并不代表经典老歌与古典音乐学生就不需要学习或是欣赏了,各类音乐是相通的,从流行音乐入手,去学习音乐知识,有了一定音乐基础之后再去学习演唱和欣赏经典老歌和古典音乐,也许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学习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方必聪.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放利用的实践与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7).
[2]江 涛.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J].小作家选刊,2017(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