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唐 永
消除“懂而不会”现象,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唐 永
“懂而不会”现象是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在新知识学习时,学生课上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课下却不会灵活运用,甚至在练习中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
在教学中,教师只按自己的思维方式上课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基础)或不能觉察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教学,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就会造成思维障碍,要么是不会做,要么是对而不全。
在课堂上,大部分老师是这样教学的:
评注:教师总结得比较好了,这也是许多复习资料上呈现的方法,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学生在做题时常常搞混,需要老师三番五次地纠正,但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仍旧重复“昨天的故事”,甚至在高三一轮复习的时候,高三老师还在做高一老师的事!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很值得反思我们的教学,或者说能不能改进我们的教学,使学生在高一的时候就能规避这种错误?就上述问题而言,学生错就错在两种方法上,学生不知道何时用“代入法”,何时用“换元法”,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两种方法统一呢?不妨对上述问题(1)的解法进行改进:
没有给出函数解析式的函数称为抽象函数,由于该函数能代表一类函数,因此在研究函数问题中经常出现。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是高一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定义域的含义,定义域是指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集合,如函数的定义域都是指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其次,要运用整体换元的思想,也就是在同一对应关系下括号内的范围是一样的,即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的定义域是一样的。
剖析易错题,暴露学生的思维缺陷是消除“懂而不会”现象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要对一些典型错误进行认真的剖析,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引发对学生头脑中的错误产生内在的“观念冲突”,进行“自我否定”,打破原有错误的“认知平衡”,从而建立起新的、正确的“认知平衡”。为了对错误分析更加深刻彻底,教师必须对错误进行分析、归类,如:(1)知识性错误,主要表现为概念理解错误,公式、定理和法则记忆不准等;(2)逻辑性错误,主要表现为思维混乱,推理不严,表述不清等;(3)策略性错误,主要表现为审题不仔细,看错了题的条件或漏掉了条件等;(4)心理性错误,主要表现为心理紧张、发慌,缺乏韧性和毅力等。
评注:本例涉及二次根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虽然简单,但类似的错误很普遍,复杂在对逻辑关系的理解与处理上。
课堂微研究行动是一种在教师规划指导下的局部探究,是抓住某一需要突破的能力点问题,通过设计微专题的形式,以数学思维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精准的知能训练,消除“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习惯,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此题精致小巧,入口较宽,方法多样,虽然在高三调研试题中多次出现,但仍有很多学生没能掌握解题方法,系统深入、彻底地解决这类问题很有必要。为此,笔者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开展“微专题”教学。
活动一——分组合作:
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要求每位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同一小组的学生相互合作。
活动二——成果展示:
各小组展示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不同组别之间互相探讨交流,进一步完善解法,在此期间,教师做好协调、指导、点评等事项。
活动三——总结反思:
学生总结解题方法:不等式视角下,要灵活运用不等式相关知识求解,解题时要灵活配凑;函数与方程视角下,要通过消元、引入新元转化为函数问题或方程问题求解;几何视角下,要根据条件的结构特征,将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而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反思。”在问题的求解过程中,一般包括对问题的情境认识、思想方法的探求、解题行动的实施和解题后的反思等环节,也即是完成波利亚“怎样解题”表中的四个步骤:理解题目——拟定方案——实施计划——回顾。其中,“回顾”即解题后的反思,它是解题过程中的深化和提高,有利于在原有基础上建立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在解题反思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养成一种自我评价的意识,对自身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元认知水平。可见,加强解题反思,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备注:本文系江苏省教研立项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中‘懂而不会’现象的案例研究”(编号:2015JK11-L02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