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汉俊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江苏扬州 225008)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误区与对策
陆汉俊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江苏扬州 225008)
高效课堂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的主旋律,也是教育事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何创建高效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一直是摆在我们广大一线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目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存在许多误区:高效不等于高量;高效不等于高速;高效不等于热闹。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误区与对策
新课程实施后,追求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课堂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何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建构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高效学习方式也成为新课程深入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打造高效课堂已蔚然成风,显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在热闹的背后,笔者认为还存在着以下的三个误区:
很多教师认为高效的课堂就一定是高容量的,这恰恰违背了数学教学的本质。真正高明的教师不会一味地追求课堂的容量,不会为教学而教学,而是真正将教学当成是与学生一起翱翔于知识天空的愉快的经历。最近,我听了一节初一的《因式分解》新授课,课堂上,教师先讲了五个例题,最后,留了十分钟让学生练五个题目,整个课堂完全变成了习题课,学生还没有能真正理解因式分解的特征和解法的思想,就通过模仿解答习题,这样的课堂看似高效,实质是低效的,因为它没有生成,只有模仿;没有反刍,只有灌输。因此,只有把握了教学核心,教学才会从根本上有效。
根据我们的调查。初中学生有一半对学好数学信心不足,有30%的学生对数学学习还存在困难,有20%的学生数学成绩还很不理想。如何打造数学的高效课堂,让学生用少量的时间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难题。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许多老师总是用加大作业量,增加学习的辅导时间,企图用高量去获得高效。但实际上,用高量去追求高效是事倍功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教的数学内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有机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这种知识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再学习的能力。笔者在“一元一次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对所任教的两个成绩相当的班级做了一次对比实验,A班采用补充大量例题、习题,而B班则着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单元测验中,A班成绩略高,一个月后再测验,B班成绩远远超过A班。这说明大量补充例题、习题,近期效果好;而着重渗透思想方法,则远期效果好。
在快节奏的课堂上,优等生也许能跟上老师的教学速度,成功接受了这些知识,而班级的主力军中等生呢,还有潜能生呢?他们的状况可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笔者在上学期做了一个实验,在讲授《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时,我将同类项的概念快速带过,紧接着讲了六个例题,最后进行了当堂检测,有四道题目:同类项的概念以及三道合并同类项的练习题。结果批改下来发现:只有五位同学默写对了同类项的概念,只有四位同学三条练习题全部做对,四条题目全对的同学只有一位。可见,只顾速度的快节奏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笔者听市数学教研员王玉宏老师讲他听过的一节课,很受启发。一次,王老师到南通听课,教师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板书,结果,这位同学十分钟一个字未写,只是在静静地思考,而老师显得很平静,只是在静静地等待。又过了十分钟,这位学生才动粉笔写解法,教室里很安静,同学们要么在思考,要么在默默地注视。最后,这位同学成功地解答了这道习题。我想,这节课对这位板书的学生肯定是终生难忘的,因为老师和同学的信任给了他思维前行足够的动力和勇气,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所以,数学课堂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就像中国山水画,一定要留白,才能留给人想象的空间,才会有艺术的韵味。
高速的课堂往往忽视数学教学的另一个本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往往被忽视。不是从根本上去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是靠题海战术去提高学习效果。结果是学生越学越累,老师也越教越苦。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高效课堂的根本。学生的学习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效率应该是成正比的。高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学习高效的,但也有少数的老师在教学中只顾自己的教学效率,没有重视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学习过的内容不一定马上就能运用,学习速度快,数学作业写得快,但如果不能很好地思考和理解,虽然当时学会了,但很快就会忘记。因为,新知识的建构、拓展、运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否则,我们就会错失一个提高的良机。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反思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同样,我们教师也要经常反思自己,我们确实应该放慢脚步,一步一个脚印,追求真正的高效课堂,而绝不是高速的课堂。
热闹是指课堂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外在形式。另一种“热闹”是教室课堂提问过多。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课堂表面的气氛并不等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价值的教学提问很难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许多时候,老师和学生出现的一问—答式的提问根本没有教学价值。
从提倡高效课堂以来,中小学课堂的确“热闹”了很多。然而,有些课堂一味追求“热闹”的形式,出现了“假热闹”、“乱热闹”,偏离了新课改的真正理念。笔者有一次听公开课,这节课教师是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模式,本来设计的初衷是很好的,但是,整节课下来,课堂始终热闹非凡,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路过菜市场,听完课的教师都感到耳边“嗡嗡”的,而把这节课的知识内容忘得差不多了,更谈不上精彩之处了。
所以,高效的课堂“热闹”只能是形式和间断的,其实质是课堂上师生互动加强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
教师怎样才能走出误区,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重塑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即重塑教师的教学方式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重塑教师的师生观,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塑教师的教学质量观,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1]许明.高效课堂: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兴奋剂”[J].江苏教育,2012,(29):26-28.
[2]韦金球.“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广西教育,2015,(33):26.
陆汉俊(1971),男,江苏扬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