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
摘 要:“视界融合”是德国美学家伽达默尔的文艺解释学概念。伽达默尔的文艺解释学概念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双方“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依据,促进了师生双方在敞开的、深刻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情境中坚持做到视界融合。“教”与“学”的视界分割是造成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充分地挖掘教材,拓展延伸,才能让学生的认知更全面,记忆更深刻。
关键词:视界分割;高耗低效;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0B-0116-02
所谓“视界融合”是德国美学家伽达默尔的文艺解释学概念,他认为:理解者与被理解的对象各自具有自己的视界,但理解并不可能像客观解释学所要求的那样,抛弃自己的视界而置身于异己的视界。
一、“教”与“学”视界融合的目标追求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一种公认的“高耗低效”的现象,就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并未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我认为“教”与“学”的视界分割是造成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广大教师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自己,应努力做到:
(一)观念更新——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
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新主张,教师们逐步摒弃了“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做法。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用“教学案”取代了“教案”,看似添加了一个字,其实是教学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教案”体现的是教师“教”的思想,是教师讲课的依据。“教学案”关注了教师与学生两种角色,除了反映教师的“教”的主张,还要“预设”学生“学”的行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要正确“预设”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前必然要仔细研究学生各个方面的准备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的成效。“教”与“学”视界的融合必然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互动——实现真实有效的合作学习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方式有了很大改变。然而,有一点不可改变的是——教师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学行为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两种角色之间,这就决定了两者是同等重要的角色定位,但教师扮演的是平等当中的“首席”这个角色。“教学”行为是由教师的“教”與学生的“学”共同作用而成的。只有教师的“教”关注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才能配合教师的“教”。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不但应该清楚自己要“教”什么,还要知道自己如何“教”。然而,有多少教师真正做到了“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呢?不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规律,又如何保证备课思路清晰,教学设计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有效互动?这样的课堂必然成为“教”与“学”视界分割的低效课堂。
二、加强“教”与“学”视界融合的有效措施
在阅读教学中做到“教”与“学”视界融合的好处是不容置疑的。既然在思想认识上已经清楚了这一点,那么,接下来讨论的将是如何实施的话题了。我以《卢沟桥烽火》阅读教学为例,从指导预习、课堂教学、课外延伸三个方面介绍一下自己如何实现“教”与“学”视界融合的。
(一)指导预习——让学生成为全副武装的单兵
《卢沟桥烽火》一文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再现了那段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客观来讲,这篇文章讲述的事件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这方面的历史知识也很匮乏,要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是有难度的。从“教”与“学”视界融合的理念来看,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好“预习”这个环节,指导学生广泛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置身历史事件当中,才能消除学习的障碍,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既定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可以提出这些要求:下载卢沟桥图片,上网查看卢沟桥地图了解其重要地理位置,了解当时卢沟桥守桥部队的人员及装备,了解卢沟桥事变当中涌现出的典型英雄人物,看电影《七七事变》。有了以上的预习过程,学生必然了解很多,感受很多。兴趣浓的同学还会进一步深入探究事件的来龙去脉……
通过深入而有针对性的预习,学生可以看出,“卢沟桥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阴谋侵占我国领土而蓄意挑起的事端,它是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开始,但中国人民不是好欺负的,自卢沟桥事变后,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英勇抗战。学生不再是一无所知的局外人,他们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当年烽火连天的战场。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学生走进课堂,就如同全副武装的单兵充满战斗力。
(二)课堂教学——在目标引领下分享知识圣餐
教学目标是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评价和修改教学方案的依据,也表明了学生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最低标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具体内容,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使师生双方明确教学目标,围绕其开展教学活动,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让教学行为有的放矢。
在上《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我在出示教学目标之后,紧紧围绕目标组织教学。课文的第二部分(第二至五自然段)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中国军民顽强抗击的场面,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先是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读一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事件的来龙去脉。再让学生圈画出描写时间的词语,然后利用这些词语,厘清“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再由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入手,感悟敌我双方的不同表现。如“深夜”“恼羞成怒”“全副武装”写出了这一行径是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通过“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举起”“冒着”“冲出”“砍去”等词汇体会中国守军锐不可当的气势,感受中国守军不畏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
在目标引领下,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和情感活动中。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读悟交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内容,体验内容,从中受到情感的撞击,获得思想的启迪。师生一起分享知识,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妙不可言。
(三)课外延伸——拓展反思加强情感体验
战火早已熄灭,历史的车轮也总是滚滚向前,今天的中华儿女无比欣喜地看到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然而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又怎能将“母亲的血泪”忘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爱国之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荣辱。《卢沟桥烽火》一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素材。
课文学完后,我适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讨论题: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日本约为 37.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云南省面积(38万平方公里)。二战时期中国人口约4.6亿,而日本只有7千多万,为什么日本竟敢侵略中国而且令我们损失惨重?学生肯定会说出这是由于当时中、日两国综合实力的差异造成的。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充分领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要求学生课后查找、搜集近代中国还曾受到过哪些屈辱,将搜集到的屈辱事件在班会课上讨论交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对《卢沟桥烽火》一课的教学,我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充分地挖掘教材,拓展延伸,才能让学生的认知更全面,记忆更深刻。
从伽达默尔的文艺解释学概念出发,小学阅读教学过程更像是“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媒介”,只有做到了“视界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过程的实效性。“视界融合”既要让课堂教学过程具有良好的展开方式,还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体现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走向“视界融合”的新境界,是语文课程建设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靳健.视界融合:语文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1).
[2]武建军.情境:教与学“视界融合”的媒介[J].小学教学研究,2011,(4).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