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018-01-08 15:15周卫娟
管理学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

周卫娟

[摘 要]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而引起这些运动、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归根结底,内因才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想改革必须正视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才是推动其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因,因此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非常有必要,并且越快越好。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思政课教学改革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

一、思政课教学改革是解决其自身存在问题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也相继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旧不少,这些问题导致其功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我们通过调查,综合整理,把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不能正确定位思政课教学目标及其功能

人们普遍认为,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政课的教学和讲授使民办高校大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科学的世界观内化为学生自身内在的信念,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一来,人们就认为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政治教育问题都应该通过思政课教学来解决,这样的思政课教学就担负很多不堪重负的任务。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都会想当然地与思政课教学联系起来。基于现实这种目标无疑是过高的目标,思政课教师鉴于这种情况不得不把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定的过高、过于繁杂。

(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体地位

德育观念能否更新、是否更新对德育教学的实践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把握住学生才是德育教育的主体这重要的一环,但是相反往往学生作为德育主体被忽视。

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学生自身的自我教育结合在一起是高校思政课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现实的实践教育教学中,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换句话说我们所进行的这思想道德教育其实是没有对象的教育,也就是说当社会出现了什么要求,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去抓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成了为了迎合社会需求而教育,而不是真正的把学生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三)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名言警句都告诉我们所有的理论都来自实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来自实践;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使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站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源自实践;改革是成功的也是来自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同样,要想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养也必须有实践教学环节。只有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才能让民办高校大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素养、法律素养在社会生活中有多么重要。所以,课外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让学生学到、感受到课堂教学学不到、感受不到的知识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政课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当下也有很多学校及老师认识到课外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实施实践教学,例如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践,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在寒暑假进行校外社会实践等。虽然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社会实践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就算参与了社会实践也不深入;学校或老师为了规避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风险,通常采用让学生自己去实施社会实践,因此缺乏正规的组织措施;学生社会实践回来后缺乏相应的思考和总结。

(四)考核考评不合理

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或考评是高校组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对于学习思政课的学生考核其成绩是必须的。通过考核可以知道学生上阶段的学习效果,同时又是促进学生查漏补缺修改学习方式,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手段。考试考评方式是否合理,关系到我们最初的思政课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的问题。

当下思政课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考试考评方式主要是“考试”,即,期末给学生出测试题,试卷成绩即该生本学期的思政学习成绩。这种方式主要是测试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是不是记住了,但是学生对于自己已经记住的知识能不能用,会不会用测试不到。有考生可能分数考的很高,但事实上该学生有可能是一位思想道德素质非常低的学生。因此该种测试方式造成的结果是,同学们只重视学期结束的期末考试试卷上的分数,只重视平常的死记硬背,平常的道德修养抛到脑后。

此外,教师们在这种考试考评方式的牵制下,只能应试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了素质教育,这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非常的不利。

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给思政课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制约了思政课作用的发挥。因此,只有对思政课教学进行创新,才能解决思政课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发挥其最大功能。

二、思政课教学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社会要发展,关键是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和基本方向。

民办高校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借助于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政課教学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又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想要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素质,就要求高校教师和学校不断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思政课教学思维。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拓展思政课教学的内涵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更需要那些具有更广博知识、具备更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拥有更加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全面复合型人才。思政课教学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拥有良好健康素质离不开思政课教学。但如果仅仅只看到思政课教学的这一作用和功能那也是远远不够的。思政课在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等综合素质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思政课教学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思政课教学不能只是片面地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的理论教育,仅仅只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的理论教育,其结果会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发挥。最后,思政课教学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教育,对思政课教学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说,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赋予了思政课教学新的内涵,那么,克服思政课教学的偏差,使思政课创新更有必要。

(二)全面素质教育是克服思政课教学偏差的有效途径

目前的思政课教学对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内容上陈旧、重复,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与培养创新素质所需的批判、否定、灵活、多变等精神背道而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平常进行的看似对每位民办高校大学生都客观公正的考试,其实质是有弊端,不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要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必须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

总之,无论是着眼于全面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还是着力于思政课教学问题的解决,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是必然的要求。

三、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是社会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当今世界形势错综复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当下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更应该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认识青年一代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思政课教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迎来了严峻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一个重要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客观过程,我们不能回避,应主动参与,积极应对。那些强权大棒的挥舞者,时刻都将他们的政治信念、价值体系甚至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强加给青年。这实际上形成了不同意识形态对我国青年一代的无情争夺面对影响和制约青年成长的因素日益广泛和复杂的状况,民办高校大学更应该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思政课教学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面临新问题

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弱点和带来的消极影响,又不可避免地会诱发和滋生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也冲击着我们一贯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生观。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让我新时代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们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青年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之相生,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新动向,在此种背景下,思政课教学面临新的问题。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互联网产生着极为复杂的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随机性、及时性、交互性特点,它强调大众的参与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单向灌输教育方式己不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而声图并茂的网络教学使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这就表明了那种面对面的單向灌输方式在网络化条件下已经滞后了。如果思政课教学不利用网络的优势和特点,其结果只会是事倍功半。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解决思政课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来看,还是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来说,也无论是从正确面对挑战克服负面影响来说,还是从运用现代技术成果的要求而言,都表明了思政课教学创新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基金项目:2017年度郑州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市级立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ZJG-C8048)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协调各种关系学习先进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探讨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