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
摘 要:作文在中学语文考试科目中占有较高的分数,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课程中十分的重要。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程改革背景 作文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作文教学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写作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语文基础。而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在应用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课堂状况,选择适当的教学途径。[1]
一、中学生的写作状况
调查数据表明,中学生的写作教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从作文的命题到材料的应用,方方面面都会影响文章的质量。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控制,这对他们来说是十分不易的,而他们在进行写作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写作问题。[2]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
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不断深入,而在深入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些中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写作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是明显问题,学生的写作技巧源于平时的积累,如果没有好的写作基础,作文的质量难以提高。
新课标语文课程提升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要求学生更加灵活的掌握运用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词汇量的积累不够,这样就导致他们的作文质量无法达到要求,而写作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所以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写出好的文章。
2.对生活的感悟不够
学生的写作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但是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孩子们更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孩子很难经历一些刻骨铭心的事情,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悟的也不够彻底,没有很好的感悟生活,自然就限制了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在这种状况下,孩子们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
3.学生的阅读积累不够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都在对孩子灌输学习理念,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这种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确因此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时间,中学生只能过着充满学习氛围的生活,没有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这样他们的阅读思想就得不到培养。在这种境遇下学生的阅读量难以提升,没有一定的知识素材积累,学生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
二、案例分析
案例出处: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0.《谈作文》教案
教学目的:提炼文章中心思想,对文章内容做出点评分析,借鉴吸收文章中的写作精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保证小组之间的成员探讨作文知识,建立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合作精神,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创新写作思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中心:感悟体会文章中心思想,获得写作灵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学案例为《谈作文》,文章作者朱光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写作的重要含义,好的写作习惯对提高文章的质量是很有帮助的。朱光潜,从学生时代开始发表作品,著述甚丰。
感知文章内容,中学生需要对题目的含义进行写作推敲,咬文嚼字的分析文章内容,帮助学生区分描写文和记叙文之间的不同写法,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提升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学生写作时会遇到较为严重的写作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感悟写作真谛。
内容定义,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进行内容定义是十分重要的,对内容的选择,布局的设计是写作的核心方式,作者在作文中也对出现写作困惑的学生进行了有效指导。
在教学课堂上学生对写作手法各抒己见,我建立了一些小标题,让学生进行拟提纲练习,分析有效的作文内容填补途径。
教学总结:通过对《谈作文》这篇教学案例的讲解,我和学生都获益良多,文章中介绍的写作手法对学生的写作很有帮助,也为学生构建了新颖的写作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模式,我在教学过程中告诫学生,写作是需要发扬自己的写作风格,不能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见解,这样他们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3]
三、提升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1.为学生构建充实的生活计划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腻的把握学习情感,在学习过程中抒发出自己浓厚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让文章中的知识更贴近生活,文章中的语句中蕴含着饱满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例如在初春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去“踏青”,让他们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互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感悟生活的深刻含义。组建忆苦思甜“夏令营”,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苦涩,珍惜美好生活。经历一系列活动以后,相信学生的精神面貌会发生显著的改变,这也有助于他们写作灵感的培养。
2.帮助学生建立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的灵感源自生活,但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兴趣同样是提升其写作能力的关键,教师进行写作教学时,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写作思路,培养他们敏锐的洞察力,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作文内容繁冗,中心思想不突出是学生文章中经常犯的写作问题,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就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写作思路,帮助他们突出主旨,精炼语言,发挥自己的联想创造能力,在写作过程中保证文章的深度。让整篇文章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3.挖掘美好事物,培养写作情趣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努力挖掘美好事物,培养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的写作情绪。例如,学生在听鸟叫的声音时,感受到自然的祥和,孩子在欢声笑语活动中,感受校园的美好。泉水潺潺的声音,洗涤着孩子们的心灵,一望无际的万里晴空,给人带来安宁。提升学生的视觉感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對事物进行描写。
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这需要语文教师研究新的教学手段,建立新的教学途径提升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教学技术应用在中学写作教学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秦怡. 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J]. 亚太教育,2016,(01):57. [2017-09-29].
[2]高燕. 以语言交际原则为基准优化中学教学作文评价的策略[D].湖北大学,2014.
[3]吴洁.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分层教学方法初探[D].苏州大学,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