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
摘 要:词汇的积累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前提和基础。而目前的词汇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他们对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产生厌倦感,以致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加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突出词汇教学的整体性显得尤为重要。文中以2A教学内容为例,创设故事情境进行教学实践。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探寻如何利用并优化语境来提高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境 小学低年级 词汇教学
一、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凡是教过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教师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在课堂中,大都能够跟着老师大声地流利地读单词,可是让学生自己一拿起书本来读,很多学生就读的疙疙瘩瘩,有的学生甚至都读不出了。碰到一些音近、形近的单词,那就更加无从着手了。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让学生有兴趣去识记单词而不觉得乏味,已成为了小学英语教师值得反思的问题。笔者通过近两年的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实践,经过认真的分析与思考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制約着学生的发展:首先,我们现在使用的牛津英语上海版教材的编排都是以模块为单位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因此单元和单元之间缺乏联系,使得学生在前一单元习得的单词很难有机会在下一单元再进行有效的复习与巩固,容易造成单词的遗忘。其次,教师经常忽视了读音准确的教学,缺乏对语音语调的重视。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上,常常会让人有这么一种感觉,学生积极好说,但总感觉带有严重的“地方特色”。然后,教师孤立教单词,脱离实际的语言情境,讲多过于练。这种教法占用了学生过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记忆一堆互不联系的词义和用法。这种孤立地教单词的方法也带来了另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在初学单词时,不少词虽被记住,但以后则渐渐地忘记,原因就是结合词汇教学的听、说、读、写进行的训练不够,导致词汇重复少、吸收少;反过来,词汇量小又导致了听、说、读、写难以很好地进行。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小学英语教学步履维艰,不少学生成了英语学习的学困生,害怕记单词而讨厌学英语。最后,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制约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原因就是家长的关注程度。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的学生,这些家长对英语学科还是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常以自己不懂英语为由,对孩子的英语学习相对显得不够关心,造就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惰性。[1]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1.运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创设直观情境。小学低年级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图片非常感兴趣。这需要教师用大量的时间与心思来制作各种教学图片。比如,在教授2AM4U2 In the forest Period 1 Wild animals这一课时,笔者制作了fox,hippo,monkey等各种头饰来让学生进行对动物的描述。
使学生仿佛到了森林中,成为了某一种野生动物,不但更直观地使学生认识了各种动物,而且也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每位学生带上自己想要成为的动物的头饰进行表演,既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想要表达的迫切愿望。
2.利用实物作道具,创设真实对话情境。英语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多说、多练。但是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反复单调地跟读、操练,会变得枯燥乏味,打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只有通过具体的表演和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兴趣。例如,我在教学2AM4U3 In the street这个单元时,我将Look and learn, Look and say, Play a game这三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将Play a game中制作道具这个任务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画画写写做做亲手完成一些禁止标志来学习整个单元的内容。
这个活动不但为之后的课堂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实物道具,更是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迫切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明白这些禁止标志的意义,文明自己的行为规范。[2]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语言交际的环境。创设情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情境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载体。(1)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制作英语课件,也是一个重新备课的过程,能有效地提高和丰富自己。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可以将种种英语学习内容转化为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给学生创造语言交际的环境与机会。英语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各种交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初步应用英语的能力。而特定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启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最终能正确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提高交际能力。 例如,在教授2AM3U3 A new classmate时,这个单元需要很多人物对活表演。而班级里恰好有新转过来的同学,于是笔者就以此为契机,为学生创设了有一个新同学加入的情境,由老师来介绍“This is...”,几个小朋友分别自我介绍并互相打招呼。在这样一个情境下,学生都充分融入了这个语言环境中,每一个学生都踊跃发言,想要加入表演,既提高了兴趣,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运用肢体语言,创设活动情境。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活动量大,在教学2AM2U1 I can swim中几个英语动作的单词时,我就利用这一特点边教边做动作,让学生也边说边跟着我做动作。如:run,我就跑。write,我写字。swim,我就作游泳的动作。fly,我就作飞翔状。他们学得轻松,我教得也轻松。等学生基本掌握之后,就让学生上台表演各种动作,学生对这种活动最感兴趣,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说起来,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参与面可达100%,学生学得快,掌握得也快。等学生基本掌握后,我就做动作,学生说相应的单词。或者我说单词,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前者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后者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就能迅速地掌握所学知识。德国教育学家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正是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刘海伦. 从情境教学案例看英语学习兴趣培养[J]. 2011,5:147-148.
[2]张娜 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