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2018-01-08 07:41王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2期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有效性

王芳

摘 要: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计算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数学计算缺乏兴趣,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不高。为了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本人从创设情境、动手操作、算法优化、练习设计四方面入手,就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的有效性教学做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数学计算教学 有效性

小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能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计算和应用的过程当中,大部分的小学生会对数学计算产生厌倦情绪,这十分不利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此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要对学生计算过程当中遇到的困境进行研究,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计算强化教学和有效训练,在确保学生自身的数学计算能力得到相应提升的同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下面就本人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做法。[1]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要求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具体情境有助于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体验到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聯系。如在教学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了河边原来有12只小鸭子,后来有7只游到了河里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生活场景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是通过正确的例题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数学知识,在这过程当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错误的情境来进行反向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写出16-5=12或者15-6=8,,却发现讲台下的同学都在偷笑。我刚要制止,发现几名学生举起了手,学生们对此产生了兴趣,通过思考和计算之后得出了16-5=11,15-6=9,再将计算结果和教师给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就能够发现教师给出的结果是错误的。老师也会犯错,学生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都积极主动地、心情愉悦地采撷知识的珠玑。

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弄清算理

为了在数学计算教学当中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必须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以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自主探究算理。学生真正理解了算理,才能灵活计算,才能展开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进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迁移能力。

如在教学24+7时,我让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火柴棒自己动手摆一摆,满10根用皮筋捆为一捆。有的同学先把用4根和7根合在一起,发现是11根,就把十根捆起来,在与前面的2捆合在一起,是三捆余一根;有的同学把24凑成30,从7根里拿出6根,与24合去就又够捆一捆,最后得出是3捆零1根,是31根;还有的同学从24根拿出23根,3根与另外的7根捆为1捆,在与另外的两捆合在一起,得出3捆零一捆。学生的摆法虽然不同,但都有满10根捆一捆的过程,从而悟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因此,适当增加学生操作明理的机会,能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算理。

三、算法优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由于差异的存在,计算方法必定是多样化的,对学生个体来说,一方面,只要求用一种方法来计算,另一方面,又要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如进行15-7=?的练习过程当中,大部分的学生通过思考之后就会想到7+8=15,然后根据这一思路进行思考就能够得出15-7=8。这种计算方法和计算思维较为固定,我提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让学生掌握更多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相关的思考和计算之后,还能够通过10-7=3,3+5=8的方法得出最终结果,也有的学生通过15-7=15-5-2=8的思路完成计算。在这过程当中,学生将自己的算法与他们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差距,找出自己方法的不足,从而产生了优化的内在需要。

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择优,要注意优化的时机,让学生舍去自己的方法而接受别人的方法,需要一个过程。算法优化是学生的主体行为,优化算法是相对而言的,优化过程是学生自己逐步领悟,自我体验,自我选择的过程,我们应该肯定学生每人创造的算法都是好办法,至于到底哪种方法好,是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不断交流中比较、鉴别,而不是我们老师直接告诉,而。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我们在实施算法优化时也要因人而异。最优的算法不一定是统一的,我们不追求算法的高度统一,只要学生认为合适,我们就应当加以肯定鼓励,这样,方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练习设计,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单纯的计算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只是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致使教学效率较低。因此,在进行计算教学的过程当中,精心设计练习,采取多种形式能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在教学中采用“抢答题比赛”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新奇感。我在黑板上写出13×8=?、22×9=?等算式,然后把全班分成两队:蓝队和红队。为了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我让每组选出两名队员当记分员,我当裁判员。当说开始的时候,两队的队员才可以进行抢答。如提前抢答就犯规扣一分。学生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涨。学生在这种比赛中,比在平时正常的条件下显得更加努力学习,就算在竞赛中遇到较大的困难,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去克服。还有教学中我设计“森林医生”,“夺红旗”,“抢高地”等等练习方式,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计算能力大大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纵观目前的计算教学,如果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计算方法,并且利用计算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会使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此情况下,小学教师就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在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而轻松的数学计算教学氛围。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真正做到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贺连桂. 浅议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8):70.

[2]张晓静. 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的探究[J]. 新课程(上),2016,(08):83.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年级小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