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俊杰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中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越来越高效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为中职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能力。因此,理论联系实践、更加重视实践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首要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教师发现案例教学是一种重引导、参与、实践的教学模式,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大有帮助。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案例教学法;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3-0093-02
中职学生都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然而,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知识过程中接受能力不强,再加上计算机教学内容繁杂,知识点多,要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也很多,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果,把计算机教学中抽象、枯燥、难学的知识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够使中职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选用真实的、典型的、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具体案例可以理解学习内容,从而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案例教学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案例教学法是真正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方法,它具有灵活性、生动性和启发性,为师生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实现教学的有效互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真实性
运用案例教学具有真实性,所选用的案例都针对教学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实际运用。
(二)启发性
在案例教学中选用的教学案例都具备一定的启发性,让学生需要动脑去思考,去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案例教学中都会设置相关操作训练,积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针对性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所引用的教学案例都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而创设的。总的来说,案例要针对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案例中通过分析、思考、领悟、总结等过程,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思维方式。
(四)主体性
在新课程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在中职计算机案例教学法中教师选取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
在中职计算机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步。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适合教学的案例是有效的基石,教师应该围绕计算机教学的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或者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实践。因此,案例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效果,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应该建立教学案例库。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案例选编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这一工作在备课阶段就应该完成,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案例选编时,注重案例的积累,久而久之会形成案例教学的资源库。案例资源库的建立会大大减轻教师工作量,并且库中都是平时教学精选的案例或者是精心设计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在教学中一定能够切合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案例选择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案例要紧密与教学目标相关联,这样能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适合学生操作,能够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并且使其学会举一反三。其次,案例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运用,也要符合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收集典型的计算机教学案例,使学生对这些案例内容产生认同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
(二)注重围绕案例展开教学
教师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案例后,就要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紧密围绕案例开展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提高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案例情景中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因此,计算机案例教学中,围绕案例进行教学要思考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师让学生充分熟悉案例。在上课前教师就要把计算机教学案例以纸质稿或者电子稿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案例先进行预习,并让学生明白一节课中案例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课堂上解决的,哪些是课后还要加强训练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针对案例思考得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更能够促其灵活高效地掌握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
二是教师适当地展示教学案例。在中职计算机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可以通过全班或小組讨论等形式,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分析案例,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要把握时机展示案例,对学生利用案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针对一个案例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方法。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案例,同时注重案例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并实现对案例的理解。例如,在《计算机基础》“Excel图表”内容的教学中,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一个经典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这个案例的不足之处和优点。然后每个小组请一名代表到讲台前给大家讲讲图表的设计思路,而教师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对图表设计要点、图表设计意图、图表设计步骤进行重点学习。这样的教学能够很好地利用案例,达到让学生牢固掌握Excel图表相关知识点的目的。
(三)注重把案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重在运用。大家都明白,学好计算机最有效的方法是多上机实践,多动手操作。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法仍然要把上机实践作为提高计算机技术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将案例教学法与上机实践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在上机实践中,教师仍然要注重把案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任务为引领,从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案入手,以提高专业能力为目标,结合经典案例实施教学,同时可以让学生模仿案例,进行设计操作。例如,Photoshop平面设计的学习,对于中职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是一门专业课程。在Photoshop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讲解Photoshop经典案例,结合案例的效果图以及操作微课视频,让学生一步一步模仿操作,从而掌握Photoshop基本操作技巧。掌握了基本操作后,学生可以熟练地模仿经典例子,进行图片设计,进而提高独立设计的能力。在上述案例教学中,首先是根据案例进行模仿,然后是独立设计,应避免学生只为实例操作而操作的现象,不能只会模仿,而不会设计。应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已学知识,充分领会案例的精髓,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新设计,从而真正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合格的技术人才,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创新,采用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合理选择案例、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把案例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从而使中职生掌握过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特约编辑 诺 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