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关键词】 朗读;写作;语感;标准;物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1—0055—01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一方面道出了朗读对于学习古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写作之路,即学习写作之前,先把名家或经典之作读熟、读透,形成语感后也就谙熟写作之道,而后自然能化之于自己的写作。
一、朗读是训练学生语感最有效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语感作为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领会、感悟能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莫过于朗读了。朗读是一种眼、口、耳协同活动,多渠道地向大腦输送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输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这种效果当然比泛泛的浏览和无声的默读在大脑皮层的印象来得更深刻。通过朗读,“使其意若出于吾心,使其言若出于吾口”,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领悟、鉴别、鉴赏和运用能力。
二、朗读是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文章不厌百回读。”好文章的滋味唯有读,才能体味得更深。相反,那些言不由衷、空洞无物的文章,要想读出滋味和情感,简直是不可能的,即便是高明的朗读者。心顺即口顺,我们所说的读起来不顺畅、生硬、别扭,都是因为没有把心很好地表达出来。文章只要是发乎于真情的,即使平易些,读起来也一样有滋有味。比如,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虽无华丽的辞藻,但读来令人动容,不由地跟着作者要流泪。优美的文章一定是适于朗读的,一定是可以用朗读的,它的精彩除了思想性、艺术性、意境和风格外,还源于它通晓流畅的语言以及适合朗读和倾听。通过朗读,可以引导我们由声音之美抵达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鉴于此,我们应该把适于不适于朗读作为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作为是否是好文章的底线。
三、朗读是写作中不可分割的一个过程
对写作者来说,通过朗读可检验所写文章是否充分地表情达意。相传我国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每次做完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这一方面体现了诗人对写作所持的认真而严谨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朗读是写作中不可分割的一个过程。因为朗读一方面为写作打开了思路,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修改提供了方向。在习作完成后,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朗读的方法去评改文章:首先让他们把作文朗读几遍,自查不足;然后再读给同学听,或由同学读给自己听,如此,习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语句不通、词不达意等,便逐步暴露出来,从而逐一加以修改。
四、朗读是对写作过程的第二次物化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书面上的叫“文”。写作从本质上说,就是物化思维,即用语言文字表现作者的思维活动和结果。要实现书面到口头,朗读的过程不可或缺。朗读是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将静态的语言转化为动态的语言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朗读其实是对文本的再一次物化过程。把心灵的东西转化为文字,让眼睛可视,这是第一次物化过程;再把文字读出来,让耳朵可听,这是第二次物化过程。只有通过这两次物化,真正的写作过程才算完成了。或者说,文章写完了没有,写得好不好,也要通过这两次过程的检验,每一道关口都不能省略和苟且。对这两次关口的重视程度如何,也是对写作者写作态度与品质的最好检验和验证。
五、朗读是基于读者与作者的双向交流
朗读,就是通过“读”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需要在不断诵读中方能体现其神韵。把朗读作为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过程来认识、实施,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朗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者借助文本再对话中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相互交流的过程。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文本、走入文本,这仅是与作者的浅层次对话、交流;而在朗读中能充分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并注入自己的情感、想象,这才是深层次的对话和交流。只有如此,作者、读者才能真正打成一片,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
好文章是适于朗读的,朗读也是对读者的尊重。读者要通过多次视、听才能走进文本,才能对文本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和把握。从这一点说,文本要想吸引读者、抓住读者,首要的是读起来酣畅,听起来自然,这样才能让读者走进作者的内心。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