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优月
摘要: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教师对阅读教学策略认识不足,只注重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授,却忽略了学生背景知识和文章各个层次之间信息的互动,即图式,从而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将探讨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及如何合理运用图式理论来指导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关键词:图式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图式理论
“图式”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I.Kant)提出。1932年,Bartlett将“图式”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并将图式概念运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进一步完善并发展了图式理论,他把图式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人脑长期记忆中的一组“相互的知识结构”或“构成了认识能力的建筑砌块。”图式是一种记忆结构,是人脑中存在的知识的单位。
图式通常可以分为三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先前的语言知识,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是指阅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和对文章主题内容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也叫结构图,是指学习者对文章体裁的了解程度;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基础。如果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合理利用图式理论来指导,将会对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细节内容和篇章整体结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极大提高阅读效率达到最佳阅读效果。
二、图式理论在阅读中的作用
根据图式理论,图式是认知结构,它使知识分层次储存在人的大脑记忆中。每一个个体根据自身的经历和背景知识,在大脑中建立起不同的图式。我们阅读理解语言材料的过程其实就是储存在大脑中的图式与阅读材料信息知识之间互动的过程。如果我们头脑中的图式能够被激活,能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时,那么我们读者就能主动去获取知识,使阅读更有效。
每一篇英语阅读材料都是由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构成的,因此阅读理解之前先要输入一定的信息,以便我们阅读时能及时在记忆中寻找关键信息的图式。
我们教师在英语阅读材料教学中,要使文章结构化,帮助学生把主要内容、关键信息按层次储存在大脑知识记忆体系中,即我们所说的图式,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图式理论表明:读者对阅读材料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具有的知识越多,其理解程度就越深。教师应充分认识图式理论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积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有关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帮助他们把已有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图式的能力。
1.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为语言图式奠定基础
要想读懂阅读材料首先要激活语言图式,而语言图式又是以语言知识的输入为基础,因此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包括扩大词汇量、分析句子成分和结构、语法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学生拥有了庞大的词汇量、系统完整的句法与语法知识,就能积累丰富的语言图式,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2.重視背景知识的输入,丰富内容图式
在阅读英语材料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部分学生缺少相关的人文、历史、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严重阻碍了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和进一步的理解。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大背景知识的输入,特别是语境氛围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与丰富内容图式,让他们在阅读英语材料时能激活储大脑中的图式,将所读信息与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体系相互联系。这样学生既能透彻读懂和理解文章,又拓展了背景知识,一举两得,达到了理想的阅读效果。
3.重视篇章结构的分析,构建形式图式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篇章结构的分析,指导学生归纳各种不同体裁阅读材料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整体思路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在大脑中构建形式图式。如果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激活大脑中储存的相应的形式图式,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体裁、篇章结构、主旨大意等,以便对文章更完整透彻地理解。
综上所述,图式理论对我们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要以图式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
学子·上半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