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芳
摘 要:美术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从事高中美术教学工作以来,在如何提升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这一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与诸位教学者分享,现有如下意见:引入趣味元素,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倡导自主学习,注重培养探究精神;创新教学评价,激励全体学生进步。
关键词:高中美术;人教版;激发兴趣;教学评价
高中美术课程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艺术文化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但是当下的高中美术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达成。教师应当找出问题形成的根源,对症下药,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引入趣味元素,激发学生美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当前高中美术教学普遍面临学生美术兴趣低下、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问题,制约了美术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达成。兴趣是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有助于引发学生美术探究欲望,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一个对美术不感兴趣的人,是学不好这门课的。高中美术教学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引入趣味元素,努力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情感与态度。
在我的美术课上,我总是想方设法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教学中,我从汉代厚葬习俗这一话题切入,很好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有些学生结合近段时间几部比较热门的盗墓题材影视剧,分享了自己对于古代墓室壁画问题的看法。有人起头之后,学生讨论的兴致渐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发言,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墓室壁画的内容。趁此时机,我正式导入本课教学,学生兴趣浓厚,效果非常不错。
二、倡导自主学习,注重培养探究精神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下简称“课程标准”)建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反观当下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很多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致使学生将美术学习当做消遣,教学效果远不如预期。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倡导自主学习的建议,高中美术教学应该遵循课程标准理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高中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美术学习经验,形成了对美术作品的个性化见解,同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完全有能力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我经常在课堂上与学生互换角色,请学生上讲台上课,我坐在他们的位置上当一次学生,并时不时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刻意“为难”他们。一般我会提前一个礼拜布置这项任务,任意选择某一课,请学生分为几人小组,自己制订讲课计划、整理讲课资料,最后制作成PPT,派代表上台讲解。在准备讲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所要授课的内容有了深层次的认识,还提高了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经常开展这种活动,师生之间有了换位思考的机会,学生懂得了教师备课的不易,教师更能理解学生听课时的感受,双方对彼此的工作都有了新认识,这对于提升教学有效性大有裨益。
三、创新教学评价,激励全体学生进步
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主体、开放性的特点。根据美术学习的特点,提倡使用表现性评价。”当前的高中美术教学普遍采用定量评价,以期末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美术素养的高低。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也难以客观表现学生美术学习质量的高低。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想要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应当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互结合的教学评价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衡量学生美术素养的高低。对于学生的美术作业和期末考试,可以采用百分制的定量评价,各占美术总成绩的30%;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美术情感和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应当采用定性评价,从学生在班级里面的相对位置角度出发进行评价,占总成绩40%。建议多以评语形式从发展的角度描述学生近一段时间内的美术学习变化情况,尽量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如果教师只重视定量评价,分数出来之后容易在班级里面形成两极分化,让学困生更加自卑,打击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激励全体学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进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提升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议题,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努力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是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课题,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我们应当把握新课改潮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理念,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郑霞.张桂芝.高中美術鉴赏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J].教师,2013.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