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合参方法在传统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2017-12-28 02:54杨龙飞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伪品郁金姜黄

郑 倩 李 昌 郑 霄 杨龙飞

四诊合参方法在传统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郑 倩 李 昌 郑 霄 杨龙飞

运用中医的四诊合参方法来进行中药鉴定,辨药与辨病,虽物异而术通。将中药的望闻问切方法体现在中药传统鉴别过程中,通过观看药材的形态、色泽、颜色变化,嗅气,尝味,问来源,产地加工等方法,再结合现代的中药鉴定方法,能有效判定中药的质量。

四诊合参;望闻问切;传统中药鉴定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经过千年的沉淀积累,发展为具有鲜明特点,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蕴含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独特医学观[1]。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和中药专业的细分,中药相关等专业的学科设置大多数以中药学、植物学、化学、药理学、药剂学为主,对于中医基础的学习重视不够,大多数中药专业学生的思维模式多以药学思维为主。中药是为中医临床服务的,从中医的角度理解和学习中药是必要的。中医学的两大重要支柱即为医和药。医则其道,药则其术。在古代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中药和中医始终是一个整体,中医的思想方法贯穿在中药的研究过程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大法,四诊合参、八纲辨证是诊病之术,辨药与辨病,虽物异而术通,故以望闻问切的四诊之术辨药,亦能效如桴鼓。《神农本草经》即为古代医药学家运用了整体观念的思想,把中药放在生长的自然环境中研究,认识中药的生、长、化、收、藏,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来仔细观察,判别中药的性味归经,加以实践总结出中药的不同功效。

四诊是调查了解病情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望诊就是医师运用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变化;闻诊就是医师凭听觉和嗅觉辨别患者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即通过询问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是切按患者的脉搏和触按患者的皮肤、腹部、四肢及其他部位以诊断疾病的方法[2]。中药传统鉴定方法是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外观性状[3]。老药工鉴定中药的过程,犹如老中医诊病,四诊须互相参合、互相补充,方能得心应手,准确诊药。笔者通过多年的中药鉴定工作实践认识到:从中药学的角度看待中药的思维方式,转变到以中医的思想来研究中药真伪,自觉地在中药鉴定的过程中,使用“四诊合参”的方法进行中药的“望闻问切”,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笔者将其总结为望中药、闻中药、问中药、切中药四个判定中药质量优劣的方法,研究其生境、采收、加工、形态、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水试和火试等特征,将感官所得的诸多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对药材真伪优劣的判断,从而累积了诸多传统和非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

1 望诊在传统中药鉴定中的运用

《六十一难》将四诊概括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中医的望诊与中药眼看有异曲同工之妙,中药若能一看便知犹如中医望而知之,需要深厚的功底。“望诊”在中药性状鉴别上的应用:主要是看的内容,由望形态、望色泽发展到望肌肤、望腠理,不断深入,使伪劣产品无处藏身。

1.1 望形态中药望形态是望整体形状,观察药材整体形状要观察其体积大小、长短、厚薄、曲直等形态特征。例如:野山参从体形上分为元宝体、疙瘩体、横灵体、过梁体、跨海体、菱角体、短柱体等,而园参多为顺直体。野山参生长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生长出发达柔韧的须根(皮条须)以汲取充足的养分;为了保持主根的稳定并保存养分,生长出“枣核钉”“珍珠点”;冬季,为抗寒,芦头尽可能下藏至参体内,形成了细密深兜的“铁线纹”,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体小而精实。而移山参中的籽货体型稚嫩,趴货“胖身肿腿”,园参身长皮细,内涵不足。上好的野山参要具备芦美、艼美、体美、纹美、须美等五形全美的特点。为便于记忆,笔者将野山参的外观形态编成了顺口溜:山参形态短、横、灵,马牙堆花圆芦成,肩纹紧密皮锦细,支腿清稀珍珠须。

1.2 望色泽中药的颜色是鉴别中药材真伪及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如茯苓以色白为佳,黄芩以色黄为好,地黄则以色黑为上。“色变则味变、味变则质变”说明了颜色的变异是内部有效成分改变的结果,颜色的变异能准确地反映中药材质量的改变[4]。中药望色泽根据药材的特征分为望自然光下的色泽,望水浸液的色泽,望燃烧时的火焰色泽。在自然光下望色泽,以人参表面的色泽而言:野山参与众多乔、灌、草、藤本植物伴生,表皮细腻,数十年营养积累丰富,使得表皮色黄而光亮,习称“锦皮”;野山参林下籽货生长年限较短,嫩而少亮;园参趴货单一品种近亲繁殖拥挤在畦床,缺少伴生植物,又经过多次移栽,表皮粗糙无光泽。

望水浸液的色泽:正品红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而伪品用水浸泡后水变成红色或不变色水底有沉淀物。掺伪金银花放入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水变浑浊,在杯底有些许灰白色的沉淀物坠落。夏枯草果穗中的坚果遇水坚果表向形成白色黏液层;自然铜与磁石的粉末,两者均为黑色粉末,条痕无法检验,质地、密度相似,不易区分,但投入水中后,自然铜可见淡污绿色浮末,而磁石为黑色浮末[5]。薛潇春等将中药水试发展为“大水试”和“小水试”。首先水试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于水,可以是亲水性溶剂,或者是亲脂性溶剂,也可以是无机试剂,并将传统的水试定义为“小水试”,以液体载体的水试统称之为“大水试”。姜黄的乙醇液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液体变为桃红色;血竭的磷酸甲醇溶液边缘显明显黄色,掺伪品边缘不显黄色[6]。

望燃烧时的色泽:代赭石粉末以火烧之,烧时粉末由暗红色转为黑褐色,放冷后恢复为暗红色;自然铜取粉末灼烧产生蓝色火焰,有爆鸣声及刺激性气体产生。玄明粉粉末灼烧产生黄色火焰,而与之相似的硼砂粉末灼烧时,无火焰,易熔融,初则体积膨大疏松如絮状,继则融化成透明的玻璃球状。血竭在火上烘烤,即熔化成片,无油迹扩散,伴有呛鼻烟气,对光检视色泽鲜红[7]。

1.3 望皮肤腠理(表面、断面)望中药的皮肤腠理是指观察中药的表面与断面,现代研究借助放大镜、解剖镜等设备观察中药表面的细微特征。

望表面:对中药来说尤其要注意其皮孔、节、节间、叶痕、根痕、毛须、横纹、纵沟、纹理、油点、表面是否光滑等特征。如白芷的外表面为灰棕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突出表面的菱形皮孔,习称“疙瘩丁”;酸枣仁的表面为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一面较平坦,中间有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一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而其伪品滇枣仁表面为黄色、棕黄色或棕红色,有光泽,具有细小的棕黄色斑点。浮海石的表面为白色或类白色,表面与断面均密具细孔;其伪品浮石表面粗糙,为灰白色或灰黄色,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细孔,断面有的具绢丝状光泽。黄柏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关黄柏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

望断面:即观察中药饮片折断面、碎断面或用刀削平后断面的质地及花纹等特征。如苍术的朱砂点(油室)、桔梗的金井玉栏(浅棕黄色形成层环纹与类白色皮部)、大黄的星点(异形维管束等)、防己的车轮纹、甘草的菊花心、何首乌的云锦花纹,商陆的数层同心形环纹等。

望腠理:即用放大镜、解剖显微镜、生物显微镜进一步观察饮片的表面、切面、断面细微特征。安徽周建理老师首先提出中药微性状的观察方法[8],孙宝惠老师开启了“微性状”鉴别在河北的广泛运用[9]。中药大蓟从历史到现今都是使用较混乱的品种之一,因大蓟与小蓟均来源于菊科蓟属植物,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头状花序,茎、叶有白色柔毛,叶齿尖有针刺,形状级相似,难以区分。通过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了大蓟(鲜品)的叶上下表面、茎部及花苞片上均有如水晶链般的非腺毛4~18细胞;而小蓟虽有非腺毛,但无这一特征[10]。绞股蓝近年来用于保健养生茶饮越来越普遍,通过微性状观察,发现了绞股蓝表面的糊状附着物。海藻伪品较多,孙宝惠老师在鉴定不同海藻伪品运用了“微性状”的方法(附表1及图1-9)[9],对海藻和大叶海藻及其伪品鉴别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图1 大叶海藻

图2 小叶海藻

图3 铜藻

图4 瓦氏马尾藻枝叶、生殖托和气囊

图6 鼠尾藻枝叶、生殖托和气囊

图7 匐枝马尾藻

图8 海黍子枝叶、生殖托和气囊

图9 亨氏马尾藻

2 闻诊在传统中药鉴定中的运用

2.1 听声音是指通过药材发出的声响对药材的干燥程度、真伪优劣进行鉴定。例如,用手捏蝉蜕,可以听到脆裂的声音;手摇胖大海则无声,而伪品圆粒苹婆手摇则有种子撞击种皮的声音。增重的桔梗掉落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似硬币掉落的声音,而正品桔梗不能发出这种声响。

2.2 嗅气味即用嗅觉和味觉辨别中药饮片特有的气味,包含嗅气和尝味两个方面。中药饮片气味多直接嗅闻,必要时可在折断、破碎或揉搓及热水湿润后进行。多数中药饮片气味各异,如败酱草和甘松的特异臭气,新鲜的鱼腥草有鱼腥气味,白鲜皮“气息正似羊膻”,徐长卿因含丹皮酚而具有牡丹皮味,阿魏的大蒜味等。新鲜的苦杏仁研碎后以水湿润,产生苯甲酸的特殊香气,而陈货或走油者则香气淡薄甚或有异味[5]。党参、山药、桔梗、粉葛等经硫磺熏蒸后有刺鼻气味,据此可以判断药品质量的好坏。

尝味即用口舌尝试中药饮片的味道及粘舌的程度。每种中药材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通过口尝嘴嚼,感受中药的入口感、回味感、药渣吐后感,以味道作为鉴别依据。中药材的味道有辛、甘、酸、苦、咸、涩、淡等。辛味与挥发油、辣素、皂苷有关;酸味与有机酸有关;甘味与糖类、淀粉有关;苦味与生物碱、苦味素、苷类有关;咸味与盐类有关;涩味与鞣酸有关[4]。一般是用舌尖接触中药饮片或取少量置口中咀嚼1 min左右,使舌各部位均接触到药液,仔细体会其味道后再吐出来。如薄荷嚼之有清凉感等;炮制后的制川乌、制草乌、清半夏口尝微有麻舌感;天竺黄吸湿性强,口尝粘舌,其混淆品人工天竺黄吸湿性稍差,口尝微粘舌,其伪品竹黄无吸湿性,口尝不粘舌。在口尝有毒的药品时要特别小心,尝物不能多,控制药液不能流入咽喉,吐出药渣要立即用清水漱口、洗手,防止中毒。

3 问诊在传统中药鉴定中的运用

3.1 问来源中药的问诊包括问来源、问产地、问生长年限、采收季节、加工方法等信息,属于来源鉴定的内容,问诊对于中药鉴定人员而言,是积累鉴定经验的重要途径,在问的过程中获得采收加工细节,分析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中药郁金、莪术、姜黄、片姜黄关系最密切,来源最复杂,四种中药均来源于姜科植物,多为同种植物,因入药部位不同,产地加工方法不同,而功效各异。四种药物的来源关系如下表2。

3.2 问产地郁金、莪术、姜黄、片姜黄来源相近,因产地不同,生长的状态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中药资源。四种植物来源的中药产地归纳见表3,目前市场上的温郁金、片姜黄多产自浙江瑞安,姜黄和黄丝郁金主要产自四川和云南,桂郁金、桂莪术主要产自广西,蓬莪术和绿丝郁金市场上资源较少。

3.3 问采收季节和加工方法药用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蓬姜黄由于产地加工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中药,采收季节和加工方法对比关系如表4。

4 切诊在传统中药鉴定中的运用

中药的切诊是通过对中药的触、摸、按、压等来感知药材质地的软硬柔韧程度和疏松、黏性、水分等特征判断中药质量。硬软程度又有“软、糯、硬、挺”之分,如当归“油润”,含油而润泽,质地柔软;郁金“角质”,断面半透明或有光泽,质地坚硬;羚羊角镑片薄而软,捏之挺手;掺入白矾的桔梗、金银花则手摸发硬、发涩,以此来鉴别其掺伪程度[12]。乌拉尔甘草野生品外皮较为疏松,横断面呈现“菊花心”,大宗商品以根茎为主;家种品外皮较为紧实,横断面质地坚硬、瓷实,大宗商品以根为主。三种甘草的性状区别要点: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质坚实,断面略呈纤维性,显粉性;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L.质坚实,折断面粉性小;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Bat.质较硬,折断面纤维性强。以土茯苓及其伪品的鉴别为例:土茯苓饮片遇水手捻有粘滑感,菝葜饮片遇水手捻无粘滑感,肖菝葜(白土茯苓)饮片遇水手捻无粘滑感[13]。

表1 海藻正品与伪品“微性状”对比表

表2 郁金、莪术、姜黄、片姜黄植物来源表

表3 郁金、莪术、姜黄、片姜黄不同来源产地表

表4 郁金、莪术、姜黄、片姜黄产地加工对比表

5 小结

望闻问切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中医历来强调“四诊合参”,要求将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作出由表及里、全面的准确诊断。中药材的经验鉴别也讲究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来综合判断药材的质量。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将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在传统中药鉴别中归纳为:望中药即望形、望色、望腠理(微性状);闻中药包括听声、嗅气、尝味道;问中药包括问来源、问产地、问采收加工;切中药即通过触、摸、按、压感知中药。经过望闻问切四个层次的诊断,中药的真伪优劣了然于胸矣。

用中医的思想分析中药,自觉地运用望闻问切的手段、四诊合参的方法鉴定中药,结合现代的中药鉴定学技术,将中药鉴定置于更加开放和广阔的视野中加以理解和研究,必将会达到鉴定的巅峰。

[1]俞超芹,中西医并重,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对《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的思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5):529-535.

[2]贺志光.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9.

[3]孙得淼,王欣然,王京昆,等.中药材鉴定方法概述[J].中南药学,2017,15(4):487-490.

[4]陈晓旭,徐茂玲.“形、色、气、味”鉴中药[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3):132-133.

[5]张裕民,廖庆文,刘绍贵.水试、火试在中药鉴定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05,14(5):61-62.

[6]薛潇春,陈云红,刘逊.传统水试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与新发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9):79.

[7]卢志雁,李春燕,李磊,等.水试法和火试法在中药性状鉴别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9):1294-1295.

[8]周建理,杨青山.中药微性状鉴定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1):66-68.

[9]孙宝惠,孔增科,张胜国.常用中药材真伪鉴别彩色图谱[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

[10]郑玉光,郑倩,张丽丽,等.孙宝惠老师“微性状”鉴别中药材学术经验总结[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9):988-99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12]陈代贤,赵达文.土茯苓及混用品的鉴别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93,13(5):302-306.

[13]胡芳.浅谈传统鉴别中药的方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18.

Application of four correlated diagnostic methods on the aspect of Chinese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Zheng Qian Li Chang Zheng Xiao Yang Longfei

Applying four correlated diagnostic methods on the aspect of Chinese medicine identification.Drug discrimination and disease discrimination seem different,but similar things can be found between them.In order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clinical methods of observation,listening,interrogation,pulse-taking and modern measures could be combined on Chinese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Four correlated diagnostic methods;Observation, listening,interrogation and pulse-taking;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51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12.035

猜你喜欢
伪品郁金姜黄
姜黄素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Curcum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 Animals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姜黄提取物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表征
川郁金入药道地史考证*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醋炙前后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及水煎出物含量比较Δ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