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侠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李 侠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回顾性选取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腹腔镜组(30例)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超声组(58例)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复发情况及再妊娠情况。结果超声组与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贫血、经量增多、尿频、下腹痛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自然妊娠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治疗后距离妊娠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疗效确切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再妊娠率。
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腹腔镜;生育功能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最常发生的一种生殖系统良性肿瘤,本病可引起下腹疼痛、经量经期改变,严重者还可导致不孕[1-2]。子宫肌瘤患者的妊娠率明显低于普通女性,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是一种无创治疗方法,它是利用超声波热消融原理,将发射的超声波聚集于子宫肌瘤组织,使组织的温度骤然升高,发生凝固性坏死,以达到治愈疾病的一种手段,有报道显示,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患者术后妊娠率的提高有显著效果[3-4]。本研究就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辽宁省沈阳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5];经超声检查及妇科查体确诊为子宫肌瘤;有子宫肌瘤引起的贫血、经量增多、尿频等症状;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排除标准:围绝经期女性;无生育需求;有精神疾病史或精神异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30例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32±6)岁,单发性16例,多发性14例,最大肌瘤直径(6.4±1.6)cm;超声组58例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31±6)岁,单发性30例,多发性28例,最大肌瘤直径(6.8±2.3)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腹腔镜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采用四孔法在脐上缘做一纵行切口,置入气腹针,建立人工气腹,然后作第2、3、4操作孔,放置套管针,置入手术器械。置入腹腔镜后探查肌瘤情况,以电凝刀切断瘤体并摘除,然后对创面进行电凝止血。超声组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仪器选用重庆海扶公司生产的JC-1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频率0.8 mHz,焦距160 mm/132 mm,焦域直径1.3 mm。治疗前,患者留置导尿管,进行硬膜外麻醉。麻醉后取俯卧位,下腹部放置于支撑架上。通过二维超声检查明确肌瘤体积、位置。连续平行采集肌瘤范围内的二维超声图像,将仪器治疗头焦点置于各平面肿瘤中,通过直线扫描方式进行移动,注意控制好扫描速度,扫描要由深及浅,由点及线,逐层扫描整个肿瘤区域。扫描完成后,在超声监视下采集图像,若肌瘤范围内的回声明显增强则表明该层面治疗有效,完成一个层面的扫描后再开始下一层面扫描,直至完全覆盖整个肿瘤区域。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贫血、经量增多、尿频、下腹痛症状改善情况,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复发情况及再妊娠情况和治疗后距离妊娠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超声组与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贫血、经量增多、尿频、下腹痛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超声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6±2.0)d,腹腔镜组为(8±3)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例(%)]
2.2 肌瘤复发率术后随访6~24个月,超声组共有5例(8.62%)复发,腹腔镜组复发率为10.00%(3/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妊娠率及妊娠结局超声组术后有32例(55.17%)自然妊娠,治疗后距离妊娠时间为(13±7)个月;腹腔镜组术后有12例(40.00%)自然妊娠,治疗后距离妊娠时间为(23±8)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组与腹腔镜组患者宫外孕、足月分娩、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例(%)]
国外研究报道表明,子宫肌瘤孕妇的先兆流产率要比普通孕妇高出7%左右[6]。还有学者发现,子宫肌瘤患者的孕卵着床率、妊娠率、活胎产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女性,而自然流产率则明显高于正常女性[7]。临床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子宫肌瘤患者,通常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或肌瘤剔除术以保留患者生育功能,但是传统手术剔除子宫肌瘤会对子宫造成较大创伤,子宫恢复时间通常需要1年以上,患者需在术后1年后再备孕,并且术后妊娠有一定子宫破裂风险。子宫动脉栓塞术则会增加孕期流产风险,增加产后出血率及剖宫产率。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近年来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最常用的一种手段,相比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8-9]。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无创治疗手段,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定位准确、无创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临床研究证实,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不会对卵巢功能造成影响[10]。另有研究表明,高强度聚焦超声的聚焦区域内,血管直径的大小影响血管周围组织温度,血管直径越大,周围组织温度在60℃以上区域减少,而血管直径<0.2 mm的肌瘤直接被破坏,而血运丰富的平滑肌组织不易形成凝固性坏死,也不影响疗效[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组与腹腔镜组术后症状改善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超声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这说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相比腹腔镜手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在术后妊娠方面,结果显示超声组的自然妊娠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治疗后距离妊娠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但两组的妊娠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术后子宫恢复时间更短,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妊娠率。这可能是因为:①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在消除子宫肌瘤后,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子宫形态逐渐恢复正常,从而为再次妊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②聚焦超声治疗对子宫的损伤较小,术后子宫恢复时间较短,所以患者术后距离再次妊娠时间更短。③聚焦超声治疗产生的热能可促进子宫血液循环,从而为受精卵着床、发育提供良好营养支持,所以患者的妊娠率更高。
综上所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疗效确切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再妊娠率,可作为有生育需求子宫肌瘤患者的理想选择。
[1]王智亮,熊正爱,陈骊,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1):55-58.
[2]冯洋(综述),杜永洪(审校).不同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术后妊娠影响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4,43(20):2669-2671.
[3]李俊书,陈文直,胡亮,等.子宫肌瘤超声消融术后妊娠对靶肌瘤的影响及妊娠结局[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7,14(5):278-282.
[4]郭清,赵玮,徐锋,等.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9):693-696.
[5]许永华,陈文直.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完全消融子宫肌瘤:可行性、安全性和远期疗效[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11):959-968.
[6]Trumm CG,Stahl R,Peller M,et al.MRI for monitoring of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current developments[J].Radiologe,2013,53(11):1001-1008.
[7]华媛媛,周敏,胡建国,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影像学特征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3):212-216.
[8]陈衡,黄耀,张卫星,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4):392-394.
[9]熊郁,毛世华,何佳,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大肌瘤的初步临床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1):79-81.
[10]崔杰,许永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24(3):268-272.
[11]杨武威,盖绿华,李静,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的
MRI评价[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5):616-618.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12.049
辽宁省沈阳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辽宁沈阳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