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卓艺
摘 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问题。因为没有课外阅读、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谈不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更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本文从“简化要求,乐于积累;方法指导,善于积累;活动引领,勇于积累;落实评价,勤于积累”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让学生爱积累、会积累,养成积累的习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外阅读;积累
崔峦老师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其中。而课外阅读积累正是培养学生具有这些素养的关键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增加他们的阅读积累。请记住,要培养儿童的语文素养,就应当更多地让儿童阅读,更多地培养他们的积累习惯。”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习惯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 简化要求,乐于积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积累”“乐积累”,当然就“爱积累”。然而,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对学生的积累要求都有“明文规定”,如设置一个课外阅读积累本,积累时要写清楚阅读的篇目、时间、主要内容,好词、好句、感受,或者写上阅读心得、家长寄语,或者根据阅读的内容作画。就这样,学生一次阅读只能读那么一两篇文章,读得慢,读得少。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积累兴趣就被一大堆“ 积累要求”所束缚,所消磨。为此,在课外阅读中,要想学生乐于积累,教师就得改变观念,遵循“简单才是最好”的原则,简化积累要求,力求使学生的阅读不要兼顾太多的任务,使它成为学生快乐阅读的“前奏”。如我在构建“重积累”课外阅读模式中,就提出了如下的积累要求:(1)在周末的课外阅读中,每篇用横线画3个好词,在题目附近的空白处写一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背一句好句;(2)周一至周五每晚阅读15到30分钟,只在书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作标记就行,可以划句划词。(3)每看完一本书就在“阅读积累卡”上记下这本书的总字数,你阅读了其他书目,就可以填在相应的空白处。从上面的积累要求来看,它们充分体现了简约性、自主性、人文性。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丢弃了枷锁般的积累本,轻装上阵,读得快、读得多、读得乐,每次教师布置读课外书,他们不再愁眉苦脸。因为阅读要求简化了,负担轻了,所以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劲头就越来越足了。
二、 方法指导,善于积累
阅读积累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捕捉,没有教师的训练,就没有学生积累习惯的形成。因此,阅读积累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训练学生学会积累。那么怎样围绕我们的课外阅读模式,进行方法的指导呢?在整个模式中,我们紧紧抓住教会学生“写感受、积累词语、背诵句子”这三点进行。
(一) 以感受促积累。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围绕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词、某个段落或整篇文章写感受,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走近了文本,走进了角色,还内化了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分辨事物的能力。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我校学生读完一篇文章,有80%的学生说不出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就算说得出来也是很粗浅,大多数是无话可说。为此,我们把阅读感受作为整个模式方法指导的重中之重来抓。首先,我们确定出几种常见的写感受的类型:联系实际型、抒情型、对比型、反问型、引用型,根据各种类型辅以范例印发给学生,利用语文课选择写得比较出彩的文章进行逐个类型的指导。如:教学《观潮》这篇文章时,我出示了联系实际型的一个感受范例:“这一句把浪潮描写得多么壮观,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我由衷地赞叹:钱塘江大潮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奇观!”让学生充分地读,并让学生谈谈怎样运用“联系实际”这种方法去写感受,同学们各抒己见,我就顺着同学们的回答总结:从对文本的感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就是“联系实际”。之后,我还让学生在《白鹅》这篇文章中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处用“联系实际”这种方法写感受。不久,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呼之欲出了。一个学生写道:这一句让人读了不由得会心一笑,我们眼中普普通通的一只鹅在作者的笔下像一个惹人喜爱的精灵,观察得真细致呀!看来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像作者那样认真观察;另一个学生写道:老舍先生把鹅写得像一个大老爷,可见他多么喜爱这只鹅。这让我想起奶奶家的鹅,平常觉得它调皮捣蛋,其实它也有可爱的一面。虽然是简短的几句话,却写得情真意切。就在语文教师一种种写感受方法的指导下,同学们积累下来的不仅仅是语言,而是写作的技巧,思想的深化。这就是阅读!这就是积累!
(二) 以摘录促积累。在“重积累”课外阅读模式中,我要求学生积累三个好词,如果不给学生一些摘录方法的指引,学生就会胡乱地标记一些词语,见到什么就标记什么。因此,我们教给学生一些词语摘录的“小窍门”:摘录结构特点明显的词语,如AABB、 ABAB、 ABB、 AABC、 ABAC式的词语;摘录富有深远意义的成语;摘录表示修饰的词语;摘录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摘录表示颜色、数字的词语。阅读时,学生除了在书上标记以上类型的词语,还可以在旁边另写一个这样的词语。如此一来,学生的词汇量就会越来越丰富,如一名学生在谈自己的阅读收获时,他一连串说了十多个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三) 以趣味背诵促积累。《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指出:“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不管是课外的语言文字积累,还是课内的语言文字积累,都应把背诵重视起来。但是,课外的背诵应区别于课内的背诵,不能要求得太死。所以,我们的模式中提到要求学生背诵一句话,就是让学生自主创新背诵的方法,喜欢怎样背就怎样背。为此,同学们乐此不疲,自创的背诵方法层出不穷:有的把一句话以诗歌的形式排列起来背;有的配上自己喜欢的图形,上面写上这句话的几个关键词来帮助背诵;有的把这句话的内容画成简单的简笔画,借助简笔画背诵;有的以演的方式进行背诵;有的把这句话套上歌谱来“唱背”;有的以与同学间“PK”的方式进行背诵。这样的“趣味背诵”,在“玩”中长知识,没有哪个小朋友会拒绝。再说,学生在背的过程中,事实上也是一个积累语言文字的过程。
三、 落实评价,勤于积累
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科学评价,是深化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检查评价,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积累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在“重积累”课外阅读模式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力求建立重感悟、重积累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阅读,我充分利用班上的学习园地,开辟“我快樂,我阅读”评价平台,由专业的广告设计师为各个班设计生动活泼的图案,写上读书名言,然后进行别具匠心的布置。学生每看完一本书,就贴上一颗星星,写上书名;学生每看完两本书,班主任就会给家长打电话,鼓励家长给孩子买一份小礼物;看完三本书,学生除了能得到家长的礼物,还能得到学校的一份礼物。此奖励方案一出,孩子们都乐坏了:平常喜欢看书的孩子如蜜蜂酿蜜般孜孜不倦地扑在书上;平常不怎么看书的孩子则变得越来越喜欢看书。很多家长向我们反映,以往都要“三催四请”,孩子才敷衍着翻一翻书,现今,孩子一看书就入迷了,要反复催才去睡觉。每当孩子完成读书任务,从父母手中接过礼物,那高兴、满足、自信的表情比什么都强。这是多么可喜的变化啊!我们相信,同学们的阅读积极性会越发高涨,长期坚持积累语言必将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我们将不遗余力地进行“重积累”课外阅读模式的探究,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正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