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领域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理解,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如何培养一批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数学作为各种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工具,并应用于各个学术领域。因此,从高中应该培养学生乐于提问、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基本数学素养等。
【关键词】数学问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34-01
“问题”在数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在二十世纪60年代的,新的数学运动导致了学生们不能掌握他们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70年代启动了“回归基础”的教学改革运动,但这种改革使学生失去了数学研究和探索的积极性,更糟糕的是,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下降。因此,在80年代数学教育开始“解决问题”的改革方向。为了更好的理解问题,该方法在本文应用解决当前高中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试的136名学生和36名教师进行了调查。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能初步掌握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为今后的问题解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策略。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容易接受学生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直观形象,能够把握,有强烈的情感氛围能感受到,让学生感受、表达。
一、调查的内容
1.调查对象
136名高一新生和36名一线教师。
2.调查方法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匿名填写问卷,并以调查结束的形式查找个别答卷者的访谈内容。根据适当的总结和归纳的结果。
3.调查过程
首先对136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和36名教师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136份,收集有效问卷127份,发放教师问卷36份,发放有效问卷36份。调查结束后,随机抽取20名学生和8名教师进行访谈,对高中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现状进行提问,学生和教师在独立的环境中回答,不受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以及访谈的结果,总结了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现状。
二、以三角函数变换为例
以两个角和差余弦、正弦和正切公式为例。我们知道三角变换公式更复杂、更复杂。因此,当学生记住三角变换公式时,常常会出现混淆、符号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推理与记忆的结合,A.情境创设。通过引入单位圆图,对三角形的余弦公式进行了回顾和介绍。构建数字形体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放弃文本基于词解释和公式推导的教学模式。B.引导学生独立探索。通过创建的情境,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激发学生怎样将角⊿AOC和⊿BOD通过两个角来进行表示(⊿AOC=α+β,⊿BOD=α+β),比如分别记为α,β,让学生独立进行实践和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独立性和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反映出解决数学问题和其他教学模式的差异。C.交流合作。在学生通过一定的时间完成第2个环节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或激励的方式,比如:“哪位同学知道怎么作图可以实现⊿AOC=α+β,⊿BOD=α+β?”,“哪位同学在第一时间去讲台将解决方案绘制在黑板上,我们对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学生完成后,根据教师的对错答案与学生交流的结果,通过问答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作图”、“怎么做”和“是否还有其他解决办法”。
三、理论与现实意义
问题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都很重要。第一,“问题”是一种认知活动,主要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数学公式。“问题解决”是一个条件和结论或逻辑关系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的研究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激活知识、知识检索、知识获取、知识整合、促进发展、解决节点的问题。其次,“问题”是一种实践活动。对于高中生来说,提出数学概念、理解定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离不开数学实践活动。数学问题解决了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把数学理论和课堂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充分感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三,问题是评价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方法不是唯一的,但通过解题的方法来判断数学思维是最常见的方法。掌握课堂知识的情况,主要是通过课堂练习,家庭作业和定期检查;专业知识竞赛、考试和学术教育水平是解决判决形式;此外,调查问卷,测试量表和毕业论文环节也尝试和相关问题的解决。第四,“问题”可以促进数学思维方法的发展。由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数学本身的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或是解决,或不被抛弃,因为在解决这类数学问题的实际过程中的新问题的影响,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结合教育的实际情况,我国的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高学生的“问题”。研究是研究问题,而不是局限于通过比较评价,找出现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而是以客观的态度来研究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1)利用良好的數学活动情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致力于数学研究,如何更好地指导新课程的学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成为研究工作的重点。(2)建立一个新的数学学习模型,提高对“情境”课堂教学效率,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合教学目标,集团的个别教学。(3)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研究自身的教学特点,在教学任务形成,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创新教学;另一方面,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现有的基础上,将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4)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克服传统课堂、教材和教师的不足。培养学生积极、全面的学习。
四、结束语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数学问题解决的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学习和教学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得出如下结论:(1)问题在高中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解决教学策略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2)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与高中生的主体意识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提高中学生的主体意识。(3)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与高中生数学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说就会使得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对彩。
参考文献
[1]陈婷.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71-73.
[2]谢日勤,土军龙.建构主义理念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4):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