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语境下高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7-12-14 01:54庞占宏
赢未来 2017年6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高中化学

摘要: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探究性学习完成知识迁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真实性和引发性为原则创设情境,形成探究性学习模式,对提高新课标语境下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语境;高中化学;情境创设

一、新课标语境下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创设情境是教师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合适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发现、提出并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新课标语境下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形成探究式学习模式,而探究式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创设情境,只有合适的情境才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化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所以情境的创设对新课标语境下高中化学教学至关重要。

二、新课标语境下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1.真实性

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同初中化学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强了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如“金属及其化合物”章节重点阐述了生活中常见的铁、铜、铝等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章节重点阐述了生活中常用的煤气、汽油、煤碳等有机化合物,所以新课标语境下高中化学教学创设的情境必须贴近生活,具有真实性,学生才能借助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联系,完成知识迁移。

2.引发性

情境的真实性只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铁锅受热颜色变红、煤气有臭味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不涉及明显化学现象,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不会主动去发现问题,更不会提出、思考问题,创设的情境也就失去了价值,所以新课标语境下高中化学教学创设的情境还必须具有引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主动发现、提出并思考问题,如铁生锈和煤气燃烧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具有明显的化学现象,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其化学本质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可以顺势引出铁和甲烷的化学性质。创设具有引发性的情境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推进了教学进程,有助于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新课标语境下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1.联系中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化学物质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化学反应,化学现象随处可见,所以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创设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客观存在,进而主动去发现日常生活中化学物质,提出其难以理解的化学变化,并思考其化学反应过程,如创设铁生锈的情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铁锅、铁门或其他铁质材料生锈的现象,体质品由银白色或黑色变成黄色或褐色,其表面由光滑变成粗糙,生锈部分的质地由紧密变成疏松,学生自然而然会开始思考其颜色、光滑度及质地发生改变的原因,这時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入铁的化学性质和氧化反应等化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铁生锈的化学本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这种探究性学习模式是新课标语境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精髓所在,对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只能观察到反应速度快和反应产物具有特殊外观且与反应物有明显区别的化学现象,而对于某些反应速度慢或反应产物外观与反应物相似的化学现象则没有时间和工具去观察,造成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化学反应无法创设情境,如甲烷的燃烧反应速度快,反应过程中发出光热,很容易创设情境,而氨气溶于水则在外观上无明显的改变,且过程较缓慢,很难创设情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将化学反应过程制作成视频,加快播放速度,变相加快反应速度,同时在视频中将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外观处理成可见且不同的状态,使创设的情境更加形象逼真,易于接受,如将氨气溶于水的过程做成视频,并在视频中将无色无形的氨气处理成有色有形状态,倍速播放,使学生更快速、清晰地观察到氨气融于水的整个反应过程,进而引发学生对氨的化学性质及其化学反应的思考。

3.引用化学史料

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比起初中化学更加抽象,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如在“物质结构”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从元素水平分析物质结构,还需要记忆元素周期表,内容抽象,记忆困难,难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入。相对于元素周期表上的字符,元素的发现过程则更加有趣,教师可以通过阐述元素周期表的形成过程,元素名称的由来和发现某些元素的过程中发生的趣事等化学史料来激发学生对元素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特殊元素的印象,使学生充分理解元素周期律,避免机械记忆元素周期表,增加学习难度。

总之,新课标语境下高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遵循真实性和引发性的原则,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验现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用化学史料创设情境可以形成探究性学习模式,有效提高新课标语境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希俭.论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J].化学教与学,2011(10):7-8+6.

[2]李玉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考试周刊,2011(20):193-194.

作者简介:

庞占宏, 男,45岁,1996年毕业于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获得河北师大本科学历,高中化学教师,班主任,高三年级主任。2009年张家口市高中教学“突出贡献奖”,2010年张家口市“教学能手”,2013年张家口市“优秀教师”,2014年所带226班获张家口市“优秀班集体,”2017年河北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