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考真题为例,浅谈“史料实证”之考查

2017-12-14 02:30安徽李三军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7年6期
关键词:灵隐寺历史事实史料实证

安徽 李三军

以高考真题为例,浅谈“史料实证”之考查

安徽 李三军

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特点之一就是集中体现高考改革的新理念,突出学科特点,重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何为“学科核心素养”?学者们的观点虽各有不同,但取其精要可以概括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为适应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学科知识、学科思维方法、学科思维品质和学科核心(关键)技能。就历史学科而言,核心素养涵盖了历史基础知识、历史学科核心技能、历史学科思维方法、基本的历史观、历史学科品质等。当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被概括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这几个方面的素养并不是孤立的,在解答任何一道历史题时都离不开对这几个方面素养的综合应用。

通过对2017年的全国文综Ⅰ、Ⅱ、Ⅲ卷的研读,笔者发现三套试卷中均有至少一道有关“史料实证”的选择题。可见,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是十分必要的。现就今年的高考真题为例,谈谈“史料实证”的相关内容。

何为“史料实证”?众所周知,历史讲求的是“论从史出”,说的是历史结论要从基本的客观史实中获得。那客观史实又如何获得?当然依托于史料了,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傅斯年说:“史学便是史料学。”没有史料,史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去,乃至今日,历史教学着重于历史结论的传授,却忽略了历史学习的过程性——史实的可靠性和结论的合理性如何获得的。“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出,有利于弥补历史教与学的不足,更凸显了历史的学科特性。

一、史料是什么——史料的涵义、类型和可信度

梁启超说,史料是“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也。”这样说来,史料的范围就太广了,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能帮助我们认识过去、重构历史的各种材料,都可算作史料。

根据不同的标准,史料被划分为不同类型。梁启超将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文字之外的史料两大类;翦伯赞将史料分为考古史料、文献史料和文艺作品中的史料;傅斯年将史料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也有学者称之为第一手史料或者原始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也称二手史料或者转手史料)”。

从史料价值和可信度而言,通常认为直接史料比间接史料更高。比如,虽然有多部文献记载(间接史料),但人们对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史实将信将疑,直到近年来在四川眉山市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考古发掘出大量当时的金银(直接史料),才最终确认其真实可信。需要指出的是,史料的价值是由研究主题决定的,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的划分往往是相对的,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也有可能发生转变。比如:《史记》对于研究先秦历史而言,它是第二手史料;但对于研究司马迁来说,它却是第一手史料。此外,在某些情况下,间接史料反而会因为少了一些主观色彩而更加接近客观史实。

判断史料的可信度和价值,是高考常考查的知识点。例如:

(2017·全国文综Ⅱ卷·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由于题干中没有明确表明《赫鲁晓夫回忆录》作为研究什么主题的史料,它有可能作为第一手史料,也有可能作为第二手史料来使用。所以A、B项中的表述都太过绝对。《回忆录》虽然由作者自己所写,但由于受到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个人学识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并不一定能客观“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如果是研究美苏“冷战”,此回忆录也未必比其他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同样的,版本越新,时代距离越久远,也谈不上一定越接近历史真相。所以,A、B、C都可以排除。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是“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当代人对史料的态度是“为我所用”,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正验证了历史哲学家克罗齐的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二、实证证什么、如何证——实证的目的和途径

史料实证的目的是“求真”,实证是求真的过程。一是证史料的真伪,求史料本身的“真”;二是在此基础上证历史的真实,求历史的“真”。

梁启超说,“史料以求真为尚,真之反面有二:一曰误,二曰伪。证误辨伪,是谓鉴别。”“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或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疑,后患实无尽无穷。”(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史料的“误”多半因为受限于客观条件所致,史料的“伪”多半是出于某种目的刻意为之。在印刷术发明前,大多数是“手抄本”,难免会有谬误;印刷术发明后,亦难免有漏刻、错刻,刊行的书难免不出现脱、讹、衍、误等现象,所以才有了“校勘之学”。

史料的真伪问题比较复杂,对于伪史料也不能一概而论。陈寅恪先生说过:“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周礼》为周公作则伪,但可用来考战国、秦汉间思想制度。

对高中生而言,证史料真伪太过专业,所以高考极少涉及,姑且按下不究。证历史的真实,即对史料进行解读和推论,从而得到历史的真相,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例如:

(2017·全国文综Ⅲ卷·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题中就“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是否在宫中”这个事件,两部文献著作有着相反的记载。可以推知,两部文献中只有一部记载是真实的。但此题考查的不是“宋太宗当晚有没有在宫中?哪部文献记载才更可信?”,而是史料、历史叙述、历史真实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四个选项的分析推理可知:A项太过绝对,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历史叙述以外的历史文物、影像资料等形式呈现;C项表述错误,有些历史叙述是可以客观准确地再现历史事实的,比如题干中的两种叙述肯定有一种是真实的;D项表述太过绝对,综合多种历史叙述“有可能”确认历史事实,但不是“一定”。所以,B项符合题意。

史料实证所要求的能力,有老师把它分解为六种:史料信息的提取、基于史料的逻辑推演、着眼再现的合理想象、结论到史料的逆向推理、史料的联系与比较、证据链条的重构等。笔者更愿意将证史的推演过程浓缩为:史料解读——分析对比——逻辑推演——合理构建等几个步骤。不妨以2017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6题为例详解之:

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史料解读】提取史料的基本信息和重要信息。史料分别出自新、旧《唐书》的“高祖本纪”和“太宗本纪”,作为官修史书可信度基本没有问题。仔细阅读每一条史料,提取基本信息可知,描述的是唐朝时的一场战争。我们以第二条史料为例: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解读】薛举在泾州叛乱,李世民带领众人讨伐他,但作战失利而撤退。通过解读,我们就弄明白了史实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等信息。

【分析对比】对照不同史料,找出史料所记述历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历史研究往往要对多则史料进行联系比较,互证互通。通过对上述四则史料的解读,我们可以认定这样的历史事实:以李世民为首的一方与以薛举为代表的一方在泾州这个地方进行了战争,且前者失败了。这是四则史料所反映的史实的相同点。故而此题选C项。但对比四则史料会发现,在描述李世民身份时的称呼不同,一、三两则史料称“秦王”,二、四两则称“太宗”(庙号);第四则史料提到了唐军失败的原因,其他三则史料未提及;三、四两则史料还表明了李世民在战争中是角色是“西讨元帅”,前两则史料未表明。

【逻辑推演】“治史如断案”,通过对单则史料的解读或多则史料的分析对比、逻辑推理、想象植入,形成一条证据链,从而得到历史的真相。通过对题中四则史料的分析,“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的基本史实应该没有问题。

但为什么有“秦王”“太宗”称呼的差别呢?从史料出处我们发现,“高祖本纪”中的记载使用的是“秦王”,“太宗本纪”中的记载使用的是“太宗”的称谓。可以推测,战争应该发生于唐高祖统治时期、李世民登基前。当然,在题目中已经有了“唐武德元年”(唐高祖年号)的提示。所以,A项中“皇帝李世民”的表述是不对的。同样的,只有第三则史料提到李文静是唐朝将领(非主帅),只有第四则史料提到唐军失败的原因是“太宗有疾”,根据史学中“孤证不立”的原则,B、D两项也不能算对。

合理构建:对已经形成的结论和认识,进行重新审视,力求重现合理的完整的历史真实。通过以上四则史料,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段真实的历史:唐朝建立之初,当时还是皇子的李世民携刘文静等大将率军在泾州地迎战薛举,可能由于身体不适等原因,最终兵败而还。当时,隋朝刚败、唐朝新立,军阀势力割据群起争夺中央统治权,20岁的秦王李世民统兵作战失败亦属正常。新旧《唐书》乃官修史书,没有避讳战争的失败,尤为可信也。

其实,从高考应试的角度说,做题没有那么复杂。此题考查的就是解读史料,应用史料得出客观史实的能力。通过四则材料的对比,很容易找出它们共同的信息:“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而选C。其他三项只是反映了材料中的某一个史料的信息,根据“孤证不立”的原则,就可以把A、B、D排除。

总之,史料实证素养是史学研究之必备,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基础,是学生考试之必需。然史料证史又何其难也,好在考试出题的难度都不大,考查的仍是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在平时有的备考中进行针对性地训练,考试自然不成问题。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灵隐寺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灵隐寺初创时佛法未盛,一切仅初具雏形而已。至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其规模稍有可观。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曾作过全面修葺,香火旺盛。然而,唐末“会昌法难”,灵隐受池鱼之灾,寺毁僧散。直至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新建石幢、佛阁、法堂及百尺弥勒阁,并赐名灵隐新寺。灵隐寺鼎盛时,曾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房一千三百间,僧众多达三千余人。南宋建都杭州,高宗与孝宗常幸驾灵隐,主理寺务,并挥洒翰墨。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立志重建,广筹资金,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梵刹庄严,古风重振,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

新中国成立后,灵隐曾多次进行大规模整修。于今,在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方针下,在方丈光泉法师的引领下,灵隐寺两序大众以“充分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建设东南人间净土”为发展目标,使灵隐这座千年古刹,法幢高树,海众安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目前,灵隐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直指堂(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联灯阁、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所构成,共占地一百三十亩,殿宇恢宏,建构有序。大雄宝殿中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是以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用二十四块樟木雕刻镶接而成,共高24.8米,妙相庄严,气韵生动,为国内所罕见。

灵隐自创建以来,高僧云集,文人荟萃,儒释交融,谈禅论道,一吟一咏早己蔚然成为文化大观。此外,寺内还存有不少年代久远的佛像、法器、经幢、石塔、御碑、字画等历史文物,这些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使灵隐寺被列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摘编自网络)

猜你喜欢
灵隐寺历史事实史料实证
千年灵隐寺的火劫与消防
“历史理解”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灵隐寺不遇
有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教学反思
研究军战史要忠于历史事实——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