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华
摘要:小学语文是综合性与实践性并存的一门课程,而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则将影响到其今后的学习质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突出读写结合符合语文教学的特性,更顺应了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作好批注,从阅读着手训练写作对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以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突出“读写结合”,对学生写作技巧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新课改正在逐步推进,在阅读教学中实践“读写结合”也是新课改教育理念的一大体现。结合实际工作状况分析,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落实,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在其中突出学生个性的培养。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理解能力參差不齐的问题。单从成绩分析,阅读是很多学生考试中丢分的“大项目”,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则是阅读丢分最主要的原因。学生在阅读中不理解文章的含义,便无法准确答题。而基于宏观层面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将影响到其其他模块的学习,要想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的目标,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教师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其次是学生作文审题不正确、文采不好的问题。作文已经占据了小学高年级语文的半壁江山,当然这也是让绝大部分学生都头疼的难题。很多学生在拿到题目之后根本找不准切入点,不知道怎么审题、怎么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这也是作文“文不对题”的主要原因。而学生文采不好则是写不好作文的另一个原因,有些学生的思维其实非常活跃,在特定事物的认知方面也很有想法,但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用标准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写到纸上。所以说写出来的作文也就会变的枯燥、无味、丝毫没有美感可言,若学生将这种状态带入到其他题型的考试以及日常学习中,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效果。【1】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读写结合
1、突出阅读素材的积累
对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阅读素材的积累是实现读写结合的前提。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素材的积累而逐渐深入的,若缺少素材的积累,写作也就无从谈起。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技巧来突出学生阅读素材的积累。首先以阅读为前提条件,扩大文章的阅读范围以及阅读类型,丰富学生的阅读面。从基础着手展开阅读教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观察、分析意识。对小学生而言,阅读素材的积累要“不拘一格”,只要是积极的内容就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积累,用好“读书笔记”这一作业形式,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能够就阅读中的所思、所想发表自己的看法。【2】此外,对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想法,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记录,从生活取材、将生活中的素材应用到写作之中往往更有新意。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分享书单”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真正能够做到“读好书、好读书”。
2、结合个人情感写日记
日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一天的所见所闻,能够在其中有所感悟和收获,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日记往往是最让人头疼的作业,他们多会把日记写成流水账,毫无情感可言,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于阅读的形式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然后引导其将这种种情感应用到日记写作当中。语文阅读教学虽然从表面看与日记写作毫无关联,本质上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只有深入到阅读的素材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更好的学习和应用情感技巧。日记其实便是写作的练笔,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下内心的“小秘密”,无论篇幅长短,真正投入感情的写作便是写好作文的开始。而情感表达的技巧则需要通过阅读来积累,这也说明了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意义。
3、由情绪出发来写读后感
读后感即学生在阅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中得到的心得体会以及内心所产生的共鸣。单从写作的技巧分析,这是一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将作者的所思所想与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内容。这个过程需要以情绪为依托,教师要鼓励学生写下自己阅读的感受、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境界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其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均得到了培养与锻炼。
总结:
小学阶段所要求学生掌握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两者并不冲突,一定程度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该对这两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平衡好他们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再者阅读教学本就是很感性的东西,教师需要做好的就是把握大方向,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本文笔者结合个人实际经验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白茹.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95.
[2]庄映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研究[J].新课程(中),2011(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