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教学中视觉情境构建策略

2017-12-12 18:05陈超
考试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聋生语文教学

陈超

摘 要:聋校语文教学具有特殊性,需要从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聋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现状来建构一定的视觉情境。这样才能够帮助聋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调动聋生的视觉感官,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帮助聋生在视觉情境中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实现情感交流。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构建视觉情境,应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运用图示等方法,将表演艺术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借助思维导图、鲜活实物转化教学内容,操作实践转化感知渠道,方能帮助聋生建立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视觉情境构建;聋生

聋生虽有听力障碍及其他身体缺陷,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弱化他们的学习目标,而应从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聋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各种手段方式,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聋生的求知欲望,锻炼聋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聋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为聋生将来走向社会自强自立打下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聋生失去了听觉感知这一能力,但他们仍可以通过视觉来认识世界,因此,他们的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视觉情境教学这一有效手段,使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对聋校语文教学中视觉情境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探索。

一、 视觉情境构建的意义

利用视觉情景教学,有利于培养聋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聋生的形象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语文教学中视觉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对于课文中的部分抽象词语和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聋生可能无法感知其描述的景象,而且教师的语言解释对他们来说是苍白无力的,视觉情境的创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并没有看过腰鼓锤起来欢庆的景象,他们对于其中一些描写的词语也难以充分理解,这时,教师将视频画面播放出来,让学生看到那些“茂腾腾的后生”在锤鼓前的状态和舞起来后的状态,了解安塞腰鼓的感染力,激发学生通过视觉来想象视频画面,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时,学生产生了思考的兴趣,对高原汉子的情感有了细腻的理解。教师再出示问题:“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为什么说它好?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很容易得到答案,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其次,在视觉情境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聋生将自己观察的事物用语言表达出来。聋生在失聪的情况下,更需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聋生听不到别人说话,因此学习起语言来也就有了障碍,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视觉情境,鼓励学生表达,提高其表达能力,奠定其走入社会与他人交流的基础。

二、 利用电教手段丰富视觉情境

科技在不断发展,聋校语文教学手段也应不断丰富,面对听觉障碍的特殊学生,教师更应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创设视觉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幻灯片、多媒体等手段创设视觉情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记忆力大有裨益。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受到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本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视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动力。以《安塞腰鼓》这篇课文为例,文章气势恢宏、节奏铿锵,是有声有色的一幅巨作,学生本应在朗读中感受其热烈奔放,但对于听觉障碍的学生来说,朗读是自言自语,难于感受到其他学生的声音,产生强烈的心理感受。因此,教师需加重视视觉色彩,让学生在观看黄土高原的汉子舞安塞腰鼓的过程中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够深刻理解课文中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对学习产生兴趣。

三、 利用思维导图创设视觉情境

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提出的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笔记方法,通过简单的图形和一些标示将复杂的事物联系生动展现出来,所呈现的是生命个体内在的思维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转化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理解与记忆所学的语文知识,而对于聋校这些特殊学生来说,更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借助思维导图来表现语文知识点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直观形象的方法有利于聋生记忆知识,帮助其理清楚语文知识的脉络,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在讲解课文脉络时,可以运用图示,先将文章的主线展现出来,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问题辐射开来。这样,学生头脑中对文章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印象也更为深刻。图示法对于空间、方位性较强的介绍型文章更为实用,也更加有效。图示法形式多样,既可以是教师手写,也可以是幻灯片演示,还可以是其他有效方式。不论用何种方法,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帮助教师一起完成整个脉络图,而不是单纯的教师完成,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项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这一策略广泛深入地使用,不仅可以有效规避聋生听觉上造成的认知障碍,更有助于聋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 构建实物演示视觉情境

我们都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中,而语文恰恰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到生活中去。语文学习并不是简单枯燥的文字学习,其中包罗万象,自然、社会均有涉猎。然而聋生感知世界,缺少了听觉维度的刺激,這也造成了他们对于一些外界信息接收起来较困难,识记能力相对薄弱。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唤醒聋生内在意识中的视觉、触觉等敏锐因素,利用直观事物提升记忆速度和效率。根据聋校学生这一认知特点,将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可视化内容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教具刺激学生视觉感官,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识记。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的讲解显然是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因此,教师可以将课文中所描述的物品拿过来展示在学生面前,如,讲一种生活中的植物时就可以将它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习文章后和实物进行比照,从而理解课文中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这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表现得兴趣盎然,他们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有的不停地翻动实物观察着,有的不停地闻着气味,还有的小组探讨着……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文字转化为可观、可触碰的鲜活的实物,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增强了学生的记忆。endprint

五、 构建表演艺术情境

科技发达的现代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为提高课堂效率发挥了充分的作用,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也要注意多种教学手段的融合,让聋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产生切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表演,是受很多聋生喜爱的一种方式,将其引入课堂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情节描写丰富生动,易于表演,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一资源,为聋生创设表演情境,让聋生体验多彩的语文课堂,感受多彩的语文学习。表演情境,需根据教材内容来安排,如:课本剧、小品、分角色表演等。在这类课堂上,老师主要通过自身、聋生以及周围的环境构建视觉情境。教师和聋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在表演中体会课文的情节、人物的感情,使聋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对聋生理解课文意义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老师对课堂的把握必须非常到位,否则一节课下来,聋生感觉像看了一出闹剧,而没有任何受益。针对聋校初中语文内容已经相对比较复杂,抽象的知识比较多,所蕴涵的情感也更为丰富,单纯通过艺术方式无法很好地表达,老师可以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在课堂上穿插一段表演,调节课堂气氛。这比单纯运用多媒体教学更能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聋生对课文的理解。

六、 借助视觉元素相关形式创设情境

作为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师,应竭尽所能地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觉维度进行整合。聋校语文教学中充分开掘文本内容的不同形式,尤其是和视觉元素相关的形式,如舞蹈、小品等,将聋生的视觉感官和其他感官意识浸润其中。让聋生借助视觉的刺激和感应,主动加入其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会课文的真意。此时挖掘课内外的资源是教师需要下的工夫,对资源进行整合、提取和合理利用,引领学生探索新知,让聋生充分感受到文本的内涵。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教师可以组织一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舞腰鼓,另一部分学生观看,并提出意見和看法,接着再换位观看。这样,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身动作,并不断自我修正和感受,从而生动而直观地再现了文本的内容。聋生不仅高效地理解了文本,同时也感知了作者对于制作过程的动词的选用,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聋校语文教学有着区别于普通学校的特性,同时也有其一般性规律。教师在教学中,须从聋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聋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构建视觉情境,转化文本中的资源,以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包葵.情境教育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6,(07).

[2]章勇.情境教学在聋校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4,(08).

[3]周莹.视觉情境与聋校课堂教学[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endprint

猜你喜欢
聋生语文教学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