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
摘 要:中日毗邻,在语言文化交流方面较为频繁。中文和日语都使用汉字,看似相同,实则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熟语是语言文化的结晶,使用广泛,且具有活泼生动诙谐等特点,探究熟语翻译十分有必要。本文拟以汉语熟语为对象,浅析熟语的直译、意译,以帮助日语学习者正确理解和掌握汉语熟语日译的简单方法。
关键词:熟语;日译;复杂性
一、 汉、日熟语的概念
汉语中熟语是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四分五裂、神出鬼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马后炮等。熟语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俗语和惯用语等。熟语在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
日语中的熟语,《广辞苑》中的表述有两类。一是“二つ以上の単語または2字以上の漢字が結合して1語となった語(由两个以上的单词或两个字以上的汉字结合而成的一个词语)”。包括“合成語”和“複合語”。二是“一定の言い回して特有な意味を表す成句(由固定的表达方式表达出特别含义的词组)。”如“慣用語”。
由此可见,汉、日熟语在本质上很相似,所包含词汇的种类和涉及的内容都很广,很多汉语熟语的含义及喻义,均可以在日语熟语所包含的词汇种类中选用译词,但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很多熟语需要采用意译。
熟语比一般语句的翻译更难,因为它不仅正确表达出原文的含义,还要考虑原文的感情、修辞手法及音韵等。
二、 常见汉语熟语的日译方法
(一) 词形相同意义相同的熟语
日本古代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后,日本才开始系统地利用汉字来记载自己的语言。日本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这其中也包括了许多成语和惯用语。在日语熟语的表达中,有的就是直接原样使用汉语,在词的形式和内容上与汉语的熟语是相同的。如:一目了然/一目瞭然(いちもくりょうぜん);一衣带水/一衣帯水(いちいたいすい);四分五裂/四分五裂(しぶんごれつ);大同小异/大同小異(だいどうしょうい);弱肉强食/弱肉強食(じゃくにくきょうしょく);千差万别/千差万別(せんさばんべつ);旁若无人/傍若無人(ぼうじゃくぶじん)
汉语的熟语,可能会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日语翻译方式,其中有直接使用汉语文字的,也有用日语固有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的。一般来说,前一种是为了保持语法结构上的一致,而后一种是为了使用更加容易理解的日语表达方式。如:
对牛弹琴/馬の耳に念仏、猫の小判;露马脚/馬脚を現わす、化けの皮が剥がれる;东奔西走/東奔西走(とうほんせいそう)、南船北馬(なんせんほくば);渔夫之利/漁夫の利、いっぽうの争い
(二) 词形相近意义相同的熟语
在日语中,有的惯用语是利用中文的成语和惯用语创造的。在字数、文体结构上虽有所不同,但意义是相通的。例如:敬而远之/敬遠;杞人忧天/杞憂;画蛇添足/蛇足;男女老少/老弱男女;一箭双雕/一石二鳥
但是被改造后的日语熟语可能会和这个汉语熟语本身的含义有所差异。比如日语中的“完壁”这个词,它是从汉语的成语“完壁归赵”演变来的,“完壁归赵”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原主,但日语中的“完壁”是指完全没有缺点,没有瑕疵,十全十美。
(三) 词形不同意义相同的熟语
日本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大量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成语、惯用语。一些有隐喻的惯用语,虽然在表达上和汉语的熟语完全不一样,但表述的意思是一样的,这是和它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风俗密切相关的。这类熟语的构成会受到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社会观念等的制约。如:
马后炮/後の祭り;垂涎三尺/喉から手が出るほどほしい;饥不择食/空き腹にまずいものなし;班门弄斧/釈迦に説法;瓮中之鳖/袋の鼠;如虎添翼/鬼に金棒;眼不见为净/知らぬ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腐っても鯛
(四) 俗语的直译
直译是指完全忠实于原文、按照原文的字句和语法结构的一种翻译。比如:
原文:他是个吝啬鬼,像个铁公鸡,一毛不拔。
译文:彼はまったくけちくさいやつだ。まるで鉄でできた雄鳥のように、毛一本でも抜こうとしない。
原文:浪子回頭金不换是一句俗语,意思是说,沾染了恶习或失足堕落的人,如果能改邪归正的话,那是比金子还可贵的。
译文:「放蕩息子の改心は、金にも換えられない」という諺は、悪い習慣にまったり、道を踏み外したりした人間が、もし改心できたならば、それは黄金よりも貴いものだ、という意味です。
(五) 解释性意译
有的汉语熟语在词形和内容上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日语俗语来表达,或者表达出来会有歧义,这种情况就该使用意译的方式。比如:
原文:村里有个小伙子,三年高考,却名落孙山,只得回乡躬耕务农,平时爱舞文弄墨,却无一建树。
译文:村にひとりの若者がいたが、三年も大学入試に落ち、帰郷して農業をするほかはなっかた。普段はものを書くのが好きであったが、なにも得るところがなかった。
上文中出现的四字成语“名落孙山、舞文弄墨、无一建树”没有相对应的日语熟语的表达,因此只有采用意译的方法,分别翻译为“大学入試に落ちる、ものを書く、なにも得るところがない”。
原文:真会灌迷魂汤!我不会做家务,这在别人眼里的缺点,在你眼里却成了男人的魅力所在了?
译文:お世辞がうまいね!僕が家事ができないのはほかの人の目には欠点と映っているのに、君から見れば男の魅力とてもなったのか。
“灌迷魂汤”,如果用直译的话翻译为“魂を惑わす薬湯を飲ませる”(让别人喝迷惑魂魄的汤药)。但事实上原文并没有要表达这样的意思,如果这样翻译会引起歧义,所以在这里应该翻译为“お世辞がうまい”(说恭维话)比较好。
三、 中日熟语翻译的复杂性
现在对于翻译的研究,不仅仅是达到“信、达、雅”及“直译”和“意译”等翻译价值,还应从社会语言学、语言文化学等不同角度去理解。相对于英汉互译的理论研究,汉日互译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对熟语的翻译的深度研究并不多,原因在于熟语的特性,熟语本身就是来源复杂、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并且很多熟语不仅仅有字面含义,还有寓意及引申义,有的更是出自于典故,需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由于中日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两种语言之间熟语翻译的难点,因此要想很准确地掌握熟语的翻译并非易事。中日语言中熟语的翻译,正如诗歌一样,是难中之难,就好比数学中的极限概念一样,可以接近、再接近,却永远无法零距离。
四、 中日熟语翻译研究的重要性
语言的翻译与交流,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语言中的熟语是该语言文化的精华部分, 它不仅表现了该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等语文特征,也折射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区域或民族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层面的特征。因此,它是该民族语言的结晶,也是该社会集团文化生活的缩影。在汉语熟语的日译过程中,除了表层意义外,还要看到两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人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等的不同。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才能产生更丰富的语言文化,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
五、 结语
本文只涉及了汉日熟语的一小部分内容,介绍了几种最简单常见的汉语熟语的日译方法。在汉语熟语的日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词语本身的字面意思,更要理解它其中的深刻含义。此外,翻译时不仅要符合日语的规范表达,还要与日本人的表达习惯达成一致。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新编汉日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小川一郎.四字熟语的构成方式[J].日语知识,1997,12.
[3]冯峰.论中日熟语翻译中的文化信息传递[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6.
[4]刘梅,赵明.中国熟语的日语对译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