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因论的体验式口译教学模式研究

2017-12-09 07:49钱晗颖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口译教学模因论体验式教学

【摘要】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本文依据模因生命周期四阶段法,嘗试设计科学的口译教学环节,并构建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的体验式口译教学模式,在江苏某理工类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予以实施,探讨其具体操作及应用,旨在为口译教学提供一种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模因论 体验式教学 口译教学 教学模式

一、引言

口译课堂教学是高校培养口译人才的主要方式,也是传授口译技能与口译实践最基本的形式。目前国内的口译课堂教学大致有三种:传统口译教学模式、主题式口译教学模式和技能化口译教学模式。传统口译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主题式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学生的口译能力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技能化口译教学模式强调“口译教学是利用已经获得的语言交际能力学习培养口译技能”,但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口译教学更适合于“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的学习任务为基础,活动性教学为特征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此外,模因论中的周期四阶段法非常契合口译课堂教学。两者的结合给口译教学带来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模因论与模因周期四阶段法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模因的生存方式是复制和传播,语言就是其众多载体中重要的一种。而口译是将一种语言的信息模因复制到另一种语言之中,是一种模因的语际传播。从整体看,自然语言中的模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对于语言教学和学习来说,模因的成功复制要经历四个阶段:1.同化;2.记忆;3.表达;4.传播。

三、基于模因论的体验式口译教学模式构建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顺应了当前高校口译教学改革的趋势,其五大要素为学习资源(Resources)、学习参与者(people)、多媒体和网络技术(Multimeida)、需求分析(Needs and Wants analysis)、评估与评价(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因此,笔者基于模因周期四阶段法,结合体验式教学的基本要素,构建了体验式口译教学模式(如下图)。

四、体验式口译教学模式管理

1.教学目标。通过口译技巧课程教学和大量模拟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了解口译的基本理论,熟悉常见口译场合,学会口译译前准备、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公共演讲技巧以及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英汉口译的技能,并具备相对宽广的知识面、敏锐的文化意识,能胜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能就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和对外贸易等方面进行相关介绍。

2.教学内容。该教学模式依据模因论中的周期四阶段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1)同化。同化是指模因能够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呈现的模因能够纳入宿主的认知体系。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让源语模因感染宿主(学生),要求学生能够辩识原文的内容,听懂原文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原文的关键概念和逻辑概念。因此,信息听辨是整个口译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教师需要教授听辨关键词和辨识逻辑关系等相关技能。同时,还需要进行提炼主旨训练,让学生学会对讲话的重点进行识别,剔除冗余模因(信息),把握讲话人的真正意图。

(2)记忆。记忆是指模因在宿主身上停留的时间,停留的时间越长,存活下来的模因就越多。此阶段,教学主要围绕逻辑记忆训练和形象记忆训练训练。逻辑记忆主要通过对语言信息进行纵向的逻辑分层,强化横向细节信息间的联系,从而对信息进行全面的把握。形象记忆能帮助学生迅速整理听到的信息,把对零散文字的记忆变成对一个整体图像的记忆,从而完整有效地记忆信息。

笔记是在这一阶段学生应学会的另一项核心技能,是保存和产出完整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口译中,记忆和笔记分工合作,互为分工。笔记是对记忆的延伸和补充,对于信息的正确理解和记忆应当是笔记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口译笔记主要是学会如何建立提取线索,帮助从记忆中调用信息。

(3)表达。表达是指当宿主与其他个体交流时,模因能够从记忆存储模式中出来,被新个体感知的过程。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掌握口译陈述、话语分析和信息重组技能。优秀的译员同时必须是杰出的演讲者,学生需要学会将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在听众(新个体)面前表达出来,并充分展现发言人的发言效果,被听众感知。此外,话语分析也贯穿整个口译过程。学生要求学会对口译话语的类型和特点以及话语发生的语境和文本进行分析。同时,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要求掌握语言重组技巧对原语进行重组,以利于听众(新个体)对的理解和更好地传递信息。

(4)传输。此阶段着重模因通过各种有型载体以较稳定的方式传递,从而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口译作为两种语言间的交际活动,具有鲜明的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文化制约着口译过程中信息的解释和传递。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熟谙跨文化交际的语境,并掌握相关跨文化交际策略,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中得体、有效地实现交际目标。

3.课程实施。第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软件和网络教学平台。如笔者所在部门充分利用蓝鸽专业化口译教学平台和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深入开发其自主学习功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布置作业、规定课外学习任务、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之间互相评阅作业等功能。第二,以真实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并体现活动性教学的特征,并努力创造开放的教学情境。每一堂课都坚持给学生录音,回放,学生自听或者交换听,示范口译,再讲评。第三,适当安排一些时间,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观摩,从中汲取营养和方法。第五,在正常的教学内容外,增加“口译工作坊”等实训环节,采用大量的模拟实训(如现场谈判、记者招待会、辩论赛、外事接待以及国际会议等),有效地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口译的能力。为了模拟的可操作性,学生自行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每位学生均需参与,分担不同的口译任务。第六,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口译课的课后作业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要求学生按照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评价等如实记录作业情况。第七,采用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课程成绩以过程性考核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评定依据。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主要形式为实践训练、及口译小组活动的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占50%,采用闭卷口试形式。endprint

五、教学效果

笔者连续三年在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英汉口译》课上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依据模因生命周期四阶段法,设计出的口译教学环节科学有效。依据相关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情境体验的条件,让学生以独立分析、探索和实践等方式实现自主学习。

2.体验式教学以真实的学习任务为基础,注重活动性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及自主学习等模式完成教师下达的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激发,团队合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与口译能力明显提高,在各项竞赛中屡创佳绩。自2015年实行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来,共有三人次获全国口译大赛省复赛三等奖,两人次获省复赛二等奖,两人次获华东大区赛三等奖。

3.体验式口译教学模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使其具有良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的潜力和综合素质。学生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活动,提供相关语言服务及口笔译工作,如中国湖塘纺织博览会暨“国际模特大赛”、发展中国家检验检疫友好联会、常州世贸中心协会亚太地区会议等。

六、结语

與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口译教学更适合于“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的学习任务为基础,活动性教学为特征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并建立开放的、多维度的评估体系。本研究依据模因生命周期和发展规律设计有效的口译教学环节,并为学生创造情景体验的条件,既遵循了口译能力进化的客观规律,又为口译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表明,基于模因论的体验式口译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口译教学效果和学生口译实战能力。因本研究只在江苏省的一所高校中进行,结果具有代表性,却不够全面,因此需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Dickinson,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Heylighen F.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C].In Proc.16th Int.Congress on Cybemetics,1998.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4]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本文系江苏理工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模因论的体验式口译教学模式研究”(11610811433)和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项目“认同理论视阈下的口译行为与口译教学研究”(KYY1454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钱晗颖(1981-),女,江苏宜兴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译教学模因论体验式教学
刍议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实证研究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英语口译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探索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现状与应对方法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