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流仁
摘 要: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社会科技的产生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進作用。数学能够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增强思考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它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逻辑判断的能力。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在日常学习中,数学难已经成了同学们的广泛共识,不少同学因为知识运用不到位或者解题方法不正确而白白失掉了分数。因此,如何让学生提起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解题技巧,成为了数学教师共同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技巧;解题思路
高中生活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讲可以说既是一次艰苦的旅程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最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减轻高中生的学习负担,使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省时又高效,是每一名教师的责任。对于高中生教学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研究中发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十分不容乐观,在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总是有学生不愿意参与进来,这就导致了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的下降。这是值得每一位遇到此类情况的教师都需要给予重视与思考的现象。本文就如何上好高中数学的复习课进行如下探索。
一、立足课本,注重基础
扎实基础,掌握基本理论,是数学学习的必要条件。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公式、口诀、解题技巧,才能谈得上运用数学进行解题与计算。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复习基础作为学生复习阶段学习的首要目标。笔者发现,现今高中课堂上的教学模式都已经变成了:教师直接将知识点教授给学生,学生在笔记上进行整理,课下再进行做题巩固练习、真题实战讲解等等。但是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忽略了学生学习课本这一环节。可以说,一些老教师资历较深,已经掌握了高考重点与走向,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化的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但笔者认为,学生一定要做到对课本内容的熟练把握,能够熟悉课本上的课后习题。毕竟课本上的知识点才是学生要学好的基础内容,只有读透课本,才能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形成坚实系统的知识脉络。其次,把握高考走向有一定的风险,熟透基础知识,才是以不变的知识应万变的题目的最好方法。练习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立足课本、立足基础、突出重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侧重。
二、总结解题技巧
每一学科总有它独特的学习方法,所谓学习并不是只要埋头苦学就能成才,而是要讲究一定的策略与方法才能找到学好这一学科的途径并且发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解数列这类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有如下总结: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n},与首末两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可采用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数列和式相加,就得到一个常数列的和;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有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乘积组成,此时求和可用错位相减法;列项相消,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即数列的每一项都可以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的时候就可以正负抵消,于是求前n项的和就变成了首尾几项的求和,等等。通过此类的解题方法教学,可以令学生做到遇题不慌,从容以对。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增加题型的变化,使学生增长见识,更要注意在讲题的过程中侧重对习题的多方向解答以及延伸,并进行解题策略的总结,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真正掌握做题技巧,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三、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仅依赖天赋,更在于后天的练习。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我们要根据每位同学的短板进行有针对的训练,弥补其不足。例如,对于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每天布置基础的计算题,增强计算能力;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要指导他们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摒弃偏差多余的思想;对于做题速度慢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每天进行限时训练,严格控制做题时间;对于那些不爱学习数学的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数学的趣味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需要给每位同学布置不同的作用,作业的内容完全是针对学生的短板设置的。一段时间以后,效果很显著,不少同学的数学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此外,我们还要鼓励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坚持不懈,不要轻言放弃,只有坚持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功。
对于正处于高中的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进行解题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所学知识选择优质的习题,让练习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要提前让学生做好高考的准备,认识到练习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及时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自身根据学生实际调整学习计划,真正让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在学习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采用有效的方法做好教学工作,使高中数学步入新课改的正确轨道。
参考文献:
[1]吴腾飞.对一般数列求和问题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2年82期.
[2]热比亚·阿布拉,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J].东方文化周刊201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