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瑶
摘 要:更新理念,确立学生评价主题的地位。立足过程,促进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发掘潜能,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多元化评价;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我们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我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在学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一、更新理念,确立学生评价主题的地位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现代素质教育观,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颗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在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为此,我认为作为课改中的实践首要的任务就是更新理念,确立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多元化评价主题的核心,而且,这种评价主题的地位可以不依靠教师的主题地位而存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的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通过老师经常采用的小品剧、游戏、讲故事等方法,调动起我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学生们初步尝试评价后,大胆说出之间的想法,并给予表扬,由此建立我们评价的信心,并用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2.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评价的机会。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是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应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在课堂上保证我们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讨论、评价。
二、立足过程,促进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
1.以鼓励性評价为主,坚持正面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曾经有这么一句名言“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的好。”它说明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
2.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自己,学生想象丰富,有很大的创意性。要让学生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自己的学习表现,软化“班级参照”,强化“自我参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判断中,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客观的评价自己,有针对性地做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意识。
3.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
传统的学生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筛选功能,把它作为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学生评价被扭曲为考试、排队、甄别和选拔,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评价的激励与教育功能,记录学生的成长,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三、发掘潜能,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
落实“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是一个整体,语文课程内容全面性的评价,应该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在评价的目标上,不仅限于知识和能力,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目标进行评价。对于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全优发展”,而是允许并鼓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性特长。这就要求从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不仅是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家长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可以确保语文课程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地位,为他们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
四、评价时机的多元化
1.在学生进步成功时。
学生有了进步,说明学生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绩,教师要及时地加以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赞赏。如果学生有了进步,教师只是心里高兴,不善于表达,或者生怕赞扬之后学生会骄傲自满,不愿表达,这样会使学生觉得教师对自己的进步不关心,自己白努力了。时间一长,会挫伤学生的上进心,逐渐会失去进步的动力。
2.在学生失意失败时。
让学生在失败、失意的时候学会在逆境中正确看待自己,学会品尝失败中留下的“成功结晶”。学生就能从失败中自我反省,得到一些可贵的东西。但是不要讳言学生的失败,失败就是失败,怎么样也不能把失败说成是成功,这是没有说服力的。
总之,在新课标下,评价的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张扬个性,也领会了“教研赛考评工程”的实质,是促进,是提高,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