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超
摘要:在应试和素质双向转变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也在逐步发生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被逐渐淘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的凸显。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历史教师要明确“教”和“学”的关系,明确初中历史学习主要的价值和目标所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乐趣,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多以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入艺术就是教师经过长期对的实验探索出的教学成果导入相应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成果更加事半功倍。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活动;导入法;艺术
一、以复习导入法把新旧知识进行结合
复习导入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常见,其依据知识点间的关联,把新旧知识进行结合,这样能够做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具备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这样的导入方法有失趣味,但是对于历史这种连贯性较强的课程,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方法有助于知识之间更好的衔接,让学生更全面地对知识进行认知,就比如学习夏商周的历史时,要用电视里面的暴君形象衔接导入效果更佳。夏桀昏庸、纣王残暴、厉王专制,结果就是将王朝彻底毁灭,这样才产生新的王朝的崛起,采用这样的衔接方法,既轻松自然,学生也能够进行知识转换。
二、以悬念导入法激发学生兴趣
从心理学中我们知道,兴趣活跃是相当重要的,也是促进学生勇于接受情感教育和探索知识思维的重要举措,通过提出问题,进行悬念设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白学生心里的想法,从而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比如在讲解《“五四”爱国运动》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情节逐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然后鼓励他们进行相应的知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疑问,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会被当作战败国遭受瓜分?”经过这样的提问,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激发,并设置相应的疑问,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的历史知识。再如初中历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开始时,国共两党的实力相差这么大,为什么共产党最后会赢得胜利?让学生为此展开积极的思考,这样不仅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能力,让同学相互协同合作,共同进步。
三、以影音导入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众所周知,时间性和空间性是历史最基本的特征。就拿中学生来说,朴实无华的讲述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善于利用环境因素来刺激他们,以便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此在开始新课前,教师可适当播放与该课程相关的影音视频,通过直观的视频追溯到相应的史实,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去体味相应的历史事件,能够不断升华学生的情感體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有相应的帮助。如在讲解《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把电视剧《宋氏三姐妹》中的相关情节导入新课。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观看这部剧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剧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宋耀如等人一起观看孙中山拿出的画,众人看过之后顿生感慨。”接着问学生:“你们认为这只是一幅简单的画吗?为什么他们的情绪会如此的波动?”让同学进行短时间的讨论后,告诉学生这是一幅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画,在讲解本图的过程中顺利引入新的知识点,这样所形成的教学效果更佳显著。
四、以史论导入法促使学生对历史作明确了解
进行历史教学时学会强抓线索是相当重要的。记得一位著名的史学专家说过:“如果不把史料放在整体和联系中,那它就会成为孤立的碎片,不能说明任何的问题。”在此种方法进行导入的过程中,若是可以使用史料,把已学知识和现学知识的共同线索找出来,这对教学课堂的完善是相当重要的。历史知识都是由时间、空间、人物、和事件等相关的条件组合而成的,所以学生定要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明确的掌握,这就是上历史课与其他课的不同点。教师要将这些要素转换成探索历史线索的重要条件,并通过这些线索将相应的知识进行连接,找寻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使学生对这段历史作明确的了解。
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教师教授的知识就要具备全面性特征,此外教师对课堂整体思路的把控也是相当重要。基于此在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相应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将具有艺术色彩的教学方法导入历史课堂中。这样不仅能够将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塑造的更加精彩,同时还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且随着艺术教学方法的导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相应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姜春媚.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的有效运用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23):160.
[2]朱美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文学教育(中),2012,01(19):148.
[3]林永成.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3(24):92.
学子·上半月2017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