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摘要】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应该是富有生命力和人文关怀的鲜活课堂。本文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探讨了精心设计导入环节,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课堂活动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组织和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施愉快教学,创新教学,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才能真正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从导入环节开始,激活学生语文学习的求知欲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导入环节便是其中的序幕。精彩的导入能牢牢地吸引学生,迅速地激活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小学语文教材中节选的文章丰富多彩、风格各异,我们要依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自然的谈话式导入、多媒体情境式导入、讲故事导入、复习提问式导入、悬念式导入、猜谜语导入、游戏式导入等等,只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都是成功的导入。
例如在给一年级学生讲《小松树和大松树》时,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画一座大山吸引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在这座大山里,一棵小松树和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学生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课文中的故事,迫不及待地拿起书读起来。
二、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参与课堂活动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害怕自己提的问题不正确而遭到老师的训斥,或是担心多余的问题会引来同学的嘲笑,而最后都选择了沉默。其实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答案也就不同。学生也是有独立的思想的,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和见解,有时甚至超乎我们成人的想象。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权威而压抑了学生的观点。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以赞赏和表扬来代替训斥和嘲笑,对学生的努力和成功多给予肯定和激励,不要吝啬我们赏识的语言,爱抚的动作。我们教师在学生心底的地位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也许不经意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拥抱,一个微笑,都会成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
三、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肯定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充分享受课堂的快乐,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1、 以表演形式拓展课文内容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适合表演的课文,有效地利用表演形式,营造表演气氛,可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进行交际的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语文课堂充满乐趣。例如让学生表演课本剧《三袋麦子》。提前给学生准备好各种动物的头饰、拐杖、三袋麦子、音乐等道具,让学生扮演土地爷爷、小猪、小猴、小牛等角色,学生在生动丰趣地表演中,明白了什么是憨厚、节约和聪明能干的含义,深刻领悟到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2、以游戏情境增加学习乐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游戏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将语文教学与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相结合,寓教于乐,使枯燥、机械的认字、识词、句型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了语文知识,享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充分发挥了创造力。精心设计安排一些猜谜语、急转弯、绕口令、幽默的笑话、故事等等,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其乐融融。例如在教低年级学生识字时,他们往往容易疲劳,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安排抓小辫的游戏(同桌之间互相抽查),可以帮助学生解除疲劳,增加学习的乐趣。
3、以竞赛活动增强竞争意识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竞赛活动引入到语文教学中,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例如五角星、小红花等,使学生提高参与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4、从小组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组织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多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动手划一划,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使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例如教《狐狸和葡萄》故事时,让学生小组学习,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等问题,以这种形式,学生能够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小伙伴之间互相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优化教学过程,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放飞思想、张扬个性、融入智慧、生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