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反比例函数”的课堂教学

2017-12-06 05:03邓德东
学子·上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反比例函数数学思想课堂教学

邓德东

摘要:在反比例函数课堂教学中,结合例题,探索反比例函数一些题型的解题规律,适时渗透相关数学思想,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作用,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反比例函数;数学思想

“反比例函數”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教学内容,它是一种简单而又重要的函数。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现实世界和数学中具有反比例变化规律的问题,都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来描述。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对函数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学习反比例函数,可以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再次经历函数学习的几个过程:一理解函数的概念,二明确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三掌握函数的应用。教材中本节的内容比较简单,但在日常生活中,物理、化学学科学习中都要用到反比例函数,而且各地市中考题中,也经常出现难度较大的以反比例函数为载体的题目,这些题目注重知识间的融合。因此让学生扎实学好反比例函数概念、图像和性质;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及综合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受课时安排的影响,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安排在课堂中让学生思考解决,但是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练习题讲解、学生练习,适时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吃透问题,理解本质,进而形成合理有效的解题方法。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类比思想

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大数学家拉普拉斯说:“在数学的王国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就是归纳和类比。”研究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可以类比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研究方法,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用类比的方法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通过类比学习,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解析式的理解,同时给学生强调反比例函数的一个重要特征“”。

2.用类比的方法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特征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特征,可以与正比例函数的情况进行对比,通过画出两种函数图像,让学生观察发现:时,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在第一、三象限;时,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在第二、四象限,但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直线,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曲线,且两种函数的增减性不同,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要强调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

3.用类比的方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类似于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借助函数变量x、y一组值或者知道函数图像上的一个点坐标,就可以求出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同时加深学生对待定系数法的理解。

用类比方法学习反比例函数,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给学生以提示,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要学好反比例函数,就必须掌握好前面学过的函数的有关知识,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数”和“形”是数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数无形时不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在反比例函数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具体题目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例1.(2016成都)已知、两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且.则(填“>”或“<”)

分析:这道题没有给出具体的值,难以通过计算求出的值,除非取一组的特殊值,但是这样的做法缺乏一般性。此时给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要求学生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根据P、Q两点的坐标特点,把P、Q两点放入图像中(大致位置),观察点的位置,非常容易得出的大小关系。

例2.已知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A、B两点,若点A坐标为(-1 ,a),则点B坐标为__________

分析:先将点A的坐标(-1 ,a)代入,求出a=2,则A(-1,2),接下来常规做法是将(-1 ,2)代入,求出k值,再联立方程组求出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为(1 ,-2)。若本题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因为反比例和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均关于原点对称,易知点A、B关于原点对称,所以B(1,-2)。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不能主动画出图形,因此可以选择一些类似的比较函数值大小,利用对称性求点坐标等变式题目给学生练习,让学生体会解题时先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能直观地解决问题,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解题时养成规范画图的习惯。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

解决问题时,人的思维特点是化复杂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所以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思想。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的教学就体现了转化思想的应用。

如图,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M(x , y)作x轴,y轴的垂线段ME、MF,设O为坐标原点,则矩形MEOF的面积为。即反比例函数中的比例系数k的绝对值表示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所得的矩形的面积。同样道理,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N作x轴垂线,垂直为点Q,则。

在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题型中,求图形面积时常用转化的思想。

例1.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x<0)的图像上的一点,过点A作ABCD,使点B、C在x轴上,点D在y轴上,则ABCD 的面积为( )

A. 1 B. 3 C. 6 D.12

分析:过点A作AH⊥OB于点H,通过转化,可得□ABCD的面积等于矩形AHOD的面积=,根据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知,故选( C )

例2.(2016包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二象限内,点B在x轴上,∠AOB=30°,AB=BO,反比例函数(x<0)的图像经过点A,若,则k的值为______

分析:试着将△ABO的面积转化为与有关的图形,过点A作AM⊥x轴于点M,易得出△ABM的面积等于△ABO面积二分之一,所以,结合的几何意义,得=,又知此反比例函数图像在第二象限,所以。

为了利用转化思想解决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图形面积的题型,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分析,抓住题目的条件,合理地将所求图形的面积转化为与 有关的矩形或者三角形的面积,同时巩固学生对学过图形的理解与应用水平。

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通过分析题意,找到问题中隐藏的数量关系,由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组),需要的时候可以考虑引进参数列出方程(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1.若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k≠0)的图像交于点A(m,1),则k的值是_____

分析:由题意知,点A既在正比例函数上,又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所以以点A为桥梁得到方程组,从而解出k值,解本题的关键就是用到数学中的方程思想。

例2.(2014福州)如图,已知双曲线分别于x轴、y轴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交于E、F两点.若AB=2EF,则k的值为( )

A. -1 B.1 C. D.

分析:解决本题,最重要的是要有方程思想。过点E作EN⊥y轴于点N,过点F作FM⊥x轴于点M,易知△AOB、△EFH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设F(t,-t + 2),则E(t +1, -t +1),由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变式“”得,解得,所以,所以,故选D。

由例2给我们以启示,为了列出方程,必须熟练掌握常用图形的特征,配合使用相关知识,将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两个点坐标用含参數的式子表示出来,结合反比例函数的重要性质“xy=k”列出方程,从而将问题解决。

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

在“反比例函数”这个章节里,教材第2节课探讨了如何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的过程,通过把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合理建立数学模型,从数学角度来反映或近似地反映实际问题,得出关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

例:蓄电池的电压U(单位:V)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电流I(单位:A)与电阻R(单位 )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如果以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 A,那么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分析:观察图像,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一支,所以可以判断此函数是反比例函数,设,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通过图像上一点A(9,4),求出比例系数U=9×4=36,从而得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由知 ,结合图像得,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 A,用电器的电阻应控制在的范围内。

在教材练习题中,通过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的题型较多。教学中,通过练习,让学生自主发现,两个变量满足什么关系时可以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最后形成统一共识,这些题目都有一个共同点:两个变量的函数图像是双曲线或两个变量的积是一个常数。

在本章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熟悉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理解它的图像及特征,明确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掌握解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一些题型的技巧。另一方面,要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适时加强数学思想的教学。

数学思想的形成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只有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在“悟”的过程中,才能理解数学思想的作用,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同时可以发现一个题目,一个问题中可能不仅仅存在一种数学思想,可能是两个或多个数学思想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做好知识迁移,逐步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数学思想,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2.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

猜你喜欢
反比例函数数学思想课堂教学
应用图像法探究有关反比例函数大小的比较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下反比例函数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