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人人习得必需的数学”,这样的理念反映了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提升。学困生是一个集体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更多地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学习节奏,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帮助学生审视自我,从更积极的角度展开学习
学困生的“困”体现在很多方面,有的学生是没有具备数学的思维方式,习惯于用模仿和记忆来学数学,有些学生是缺乏实践能力,难以将自己的思路展现出来,还有的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导致学习走上恶性循环的道路,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不能否定学生的一切,而是要帮助他们准确地定位自己,从薄弱环节入手,用更积极的态度来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层次。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的时候,发现一个学生的正确率很低,原因是他总是忘记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2”,在与他一起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时,发现他不但知道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用底乘高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的方法,而且他对于教材中的“你知道吗”介绍的古代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方法也很熟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要求该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首先是定下心来审视问题,然后分步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先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这样该学生的相关计算的正确率就提高很多。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是用两个一样的梯形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该生却另辟蹊径,将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来计算,分别用上底和下底乘高除以二计算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然后相加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方法也比较简单、直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对学生提出了表扬,并以此鼓励大家都要勤于动脑,要习惯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和思考问题,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像这样的学生是学困生中的典型代表,可能他们的欠缺就在于动手实践能力不强,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根源上来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鼓励学生積极展示自己,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是有帮助的。
二、鼓励学生闪光之处,从力所能及处取得突破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当学生受到表扬激励的时候,能够激发出他们更强大的“战斗力”,让他们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肯定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中合理的地方,让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入手,一步一步取得突破。
例如在教学“与百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二)”的时候,有些稍复杂的问题是需要列方程解答的,在教学例题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交流的时候发现一些学生用数学方法来解答,有些学生是列方程来解答,经过比较学生发现在分析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之后,将单位“1”设为未知数,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来解答其方法比较简单,而根据数量关系确定用乘法还是除法计算的计算比较简单。在展示自己的方法时,我邀请了两位学困生来展示自己的作业,正好他们都是列方程来解决问题的,两个学生列的方程都是正确的,但是一个学生解方程的过程有错误,另一个学生完全正确,评点学生作业的时候,我首先肯定了学生所列的方程,肯定他们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然后聚焦有错误的学生的解法,帮他找到了错误的原因,鼓励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还用方程来解题,当然要注意方程的解法。在课后练习中我有意关注了学生的作业,发现其解题步骤十分规范,对于作业中有错误的地方,我在旁边点评两句,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对于画图分析题意,然后找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心得,提升了学生的解题成功率。
三、聚力学生薄弱环节,从点滴的细节入手提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提升工作也非一日之功,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找到每一个学困生的问题所在,然后寻找合适的时机来帮助学生攻坚薄弱环节,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具有实效性。
比如有些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将那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一方面将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的信心,如果在问答环节中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有时间就立即指导,没有时间可以在课后第一时间来与学生沟通,当然我们还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组建学习互助小组,让学生在他人的帮助下弥补自己的短板。对于学生态度有问题的学生我们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只要是付出努力就无怨无梅时,他们的学习也会增添动力。
总之,做好学困生的提升工作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寻根溯源,有的放矢,兼顾学习兴趣与学习目标,让学生从点滴之处入手做出改变和尝试,从而获得最大限度地提升。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