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正
摘要: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我国加快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新课程改革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之进程,对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方式应如何转变,如何更好地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是一众教育学者高度关注和热议的重点课题。对此,本文以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育方式的转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策略,以期对提高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有所助益。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教学思路
地理学科是初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科目,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新的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地理教学应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使教学工作更加符合新课改的新要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与时俱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新课改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新要求
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化社会大环境下,原有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也难以符合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为例,新课改对地理学科教学提出了如下新要求: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设计应强调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初中地理课程的结构设计应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与合理性;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初中地理课程的具体实施应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主;初中地理课程的评价方面应以改进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
二、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1.注重利用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初中地理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类似,具有许多需要记忆、默写和背诵的知识内容,但是,地理的学习又与这些科目不同,其包含了一定的推理、规律应用以及计算类知识,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利用一定的科学计算方法和对规律的把握来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地理问题。提问是学生自主思考、理解和感悟的过程,是基于个体行为、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一种直观表现。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质疑,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我研究来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勤于发问,培养其生成良好的问题意识。但要注意的是,提问应以具体学情为基础,把握好问题尺度。
例如,在学习完气温、气温带分布知识以及气候特征方面的知识之后,教师可结合学校所在地区某一时间段的气候变化,对学生提问:“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哪一个气温带?气候特点是什么?”当学生回答完该问题之后,教师可继续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最近气候变化情况,你认为这些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如此逐步深入,引导学生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研究分析实际的地理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
2.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求知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师生之间平等且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以使学生不拘束于课堂,以活跃的思维进行学习,成为课堂的小主人,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知识接受能力,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通过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身心放松,大胆质疑,主动求知。例如,在教学我国少数民族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课堂讨论各民族有哪些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使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沟通中学习知识,扩大视野,促其满怀兴趣地主动寻找答案。
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努力寻找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实效。对于初中地理学科而言,由于很多地理概念較为抽象,地理规律较难理解,且许多知识涉及的范围极广,学生难有亲身体会,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音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解板块构造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板块最初是何种形态,并演示板块是如何运动而逐渐形成目前的分布状态的。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演示,能使学生对板块构造理论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初中地理老师要善于发现不足,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并探寻有效的解决策略,为教育教学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贺鱼霞,更登格西.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J].亚太教育, 2016(28):49.
[2]祖晓杰.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J].才智,2015(1):239.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