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2017-12-06 19:05邱倩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32期
关键词:家庭环境学龄前儿童

邱倩文

〔摘要〕为了探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与家庭环境的关系,采用3~6岁幼儿心理健康测量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湛江市1441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3~4岁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2)学龄前女童心理健康发展总体状况比男孩好;在3~4岁时,男女童动作能力发展在性别上达到显著性差异;在4~5岁,男女童语言能力发展在性别上统计学差异显著;5~6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在认知领域和语言能力领域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余能力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3)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受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亲密度越高,知识性、组织性越高,矛盾性越小,越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家庭环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2-0008-08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健康”标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位健康的人,不仅要拥有健康的身体,也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行为模式。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环境快速变迁、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期,造成人们在适应上的一些困难,人们的心理问题与社会行为问题也随之出现,并且有增速的趋势。在人的一生中给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期,一个成人心理上的异常或行为模式的失调,有许多或许可以将其根源追溯到幼儿期[1]。由于社会发展,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幼儿所面临的环境不断变化,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有增长趋势,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心理行为的发展。

学龄前期是儿童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格、情绪、意志及社会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通常,我们对幼儿健康的理解多偏重于身体健康方面,对心理健康方面则重视不够。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5岁幼儿的心理健康调查:25%的幼儿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有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5.8%的幼儿焦虑、紧张[2]。如果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将会对幼儿个体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问题和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问题会自行消失,有些问题却会变得严重,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3]。关于幼儿行为问题,目前学界对其比较一致的描述是:幼儿行为问题包括幼儿在行为和情绪两方面出现的异常,表现为各种神经症行为和违纪行为,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幼儿的问题行为也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主要表现在反抗、攻击、焦虑抑郁、孤僻退缩以及各种身体不适等方面[4]。从发展心理的角度来看,成年人的精神心理状况和精神心理问题,往往要追溯到3~6岁学龄前期甚至更早的时期。在幼儿时期,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一般都会出现1~2种主要的问题行为,而这些问题行为表现的方式和内容有所不同[5]。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环境、社会、家庭、教养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由于儿童心理发展受地域和文化的影响,国内外有关心理行为问题的报道及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研究学者认为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及母亲怀孕期间的情况,这些因素决定了儿童先天的身心发育状况;后天环境因素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生活、学习、娱乐的家庭、学校及社会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家庭结构、父母个体因素、家庭教育、家庭养育类型、家庭气氛、家长的期望水平)、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社会风气和传播媒介)及儿童自身因素(儿童的健康状况、入学年龄等)[6]。先天因素奠定了儿童的气质基础,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则主要受后天因素中的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帕森斯[7]等人在关于家庭关系系统的研究中指出:“儿童心理发展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家庭既在整个社会系统里起重要作用,又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首要系统。”

1984年,Mcgee R.[8]在研究中指出:“保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要有良好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包括生物学、家庭环境和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属于多病因模式。”

1985年,Rutter[9]指出:“父母长期不和、关系紧张、冷漠的家庭关系是儿童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比精神病家庭、离婚破裂家庭的影响更大。”

1990年,Jensen PS[10]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儿童的行为模式受父母子女相互作用影响,家庭环境、父母文化素质、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国内相关研究

1989年,北医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11]等

对北京市城区2432名学龄儿童问题行为的调查发现,在和睦家庭里,儿童问题行为检出率为7.7%;而在家庭成员间有口角的家庭里,其检出率为17.5%;在离婚家庭里,其检出率为17.2%。

1998年,易进[12]等通过临床研究表明,家庭角色混乱、无稳定规则的家庭,特别容易出现家庭成员离家出走、身心疾病、子女行为不良等现象。

2004年,湖南醫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1]对13~16岁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青少年精神障碍主要与环境有关。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是导致青少年行为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

2005年,冯霞[13]等在家庭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影响的探析中指出:家庭环境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对他们知识的掌握、经验积累、能力发展、个性培养乃至才能的形成都有巨大的影响。endprint

2009年,袁媛等[14]对广州市区6~12岁1022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儿童行为检出率为17.42%,儿童行为问题量表因子与家庭功能中角色、情感介入、情感反应、总的功能存在正相关,男童的行为控制、女童的沟通与儿童行为量表部分因子评分呈正相关。提出改善家庭功能是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措施。

2009年,汪毅等[15]对北京市6~13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6.4%,父母文化程度、儿童伙伴关系、家庭暴力、父母花在子女身上的时间、父母对儿童期望与儿童行为问题存在显著相关。

2010年,马小颖等[16]对苏州地区2669名小学生进行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教育程度都对小学生的行为问题有显著的影响,而母亲受教育程度的作用更为明显。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和知识性对小学生行为问题有影响。其中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知识性是小学生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矛盾性和成功性是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

2011年,陈静静[17]通过对郑州市学龄前儿童进行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知识性和组织性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有关,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要充分发挥父母的积极主动性。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1)目前国内外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所做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幼儿园如何进行健康教育等方面,从幼儿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成因方面专门分析探讨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论述还不多;(2)研究多注重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而忽略家庭环境因素的作用;(3)国内对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测量普遍使用从国外引进的量表,但国内外文化背景方面有很大差异,用它来研究我国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研究一些儿童发展上的问题,显得不切实际;(4)国内研究多以自编问卷展开调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与可比性,并且多偏重于对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那么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有何特点?家庭环境如何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为此,本研究将展开调查,探究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状况,探究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料,使学龄前儿童身心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真正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以湛江市赤坎区和霞山区七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父母为被试进行施测。共发放问卷1785份,回收1563份,回收率为87.56%。回收问卷中剔除无效问卷122份,实得有效问卷1441份,有效率为92.20%。

(二)方法

1.具体方法

采用无记名形式,根据学龄前儿童的年龄向儿童父母发放相应的3~6岁幼儿心理健康测量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调查。

幼儿心理健康问卷采用广州协能儿童发展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参考美国心理学家勒文特(R.F.Levant)等编制的儿童发展调查问卷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用于我国3~6岁幼儿的心理健康测量问卷。整套问卷由3个年龄组组成,分别为3~4岁幼儿心理健康问卷,4~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卷,5~6岁幼儿心理健康问卷。每份问卷包括动作、认知、语言、情感意志、社会性和生活习惯等,基本上反映了幼儿心理发展的全貌。问卷每个项目选项分别为“是”或“否”,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然后将属于各个领域的项目得分分别累加确定相应领域得分。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是在美国心理学家Moss等编制的“家庭环境量表”(FES)的基础上三次修订改写而成。该量表共90个项目,每个项目答案分别为“是”或“否”,若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2分,然后按照公式计算分量表得分。该量表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所评价的家庭特征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和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观和控制性。

2.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Excel 2007,以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

(一)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据评分标准,有1个及1个以上心理发展领域得分不合格者列为心理不健康。由上表的结果可知:3~4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27%;4~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22%;5~6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7.5%。3~4岁组幼儿在语言领域的检出率最高;4~5岁组在生活习惯领域的检出率最高;5~6岁组在情感意志领域检出率最高。

(二)心理行为发展与性别的关系

由表2可知,3~4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在动作领域(p=0.04<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能力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p> 0. 05);且女童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得分均比男童高。

由表3可知,4~5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在语言能力领域存在显著差异(p=0.01<0.05),其余能力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女童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得分均比男童高。

由表4可知,5~6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在认知领域和语言能力领域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能力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女童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得分均比男童高。

由表2~4可知,參与调查的3~6岁女童心理健康发展总体状况比男孩好;在3~4岁时,男女童动作能力发展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4~5岁,男女童语言能力发展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5~6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在认知领域和语言能力领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其余能力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p>0. 05);3~6岁女童心理行为各方面得分普遍高于男生,说明3~6岁女童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童高。endprint

(三)心理行为达到健康水平的幼儿与心理行为未达到健康水平幼儿家庭环境的比较

为比较心理行为达到健康水平的幼儿与心理行为未达到健康水平的幼儿家庭环境的差异,分别对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矛盾性(2.84>2.35)和娱乐性(4.82>4.56)这两个因子,心理行为未达到健康水平的学龄前儿童得分高于心理行为达到健康水平的学龄前儿童,其他八个因子心理行为未达到健康水平的学龄前儿童得分低于心理行为达到健康水平的学龄前儿童水平。心理行为未达到健康水平的学龄前儿童家庭环境中亲密度(p<0.01)、知识性(p<0.05)、娱乐性(p<0.01)和组织性(p<0.05)与心理行为达到健康水平的学龄前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道德宗教和控制性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心理行为发展各能区与家庭特征的相关分析

由表6可知:对3~4岁幼儿而言,家庭的亲密度、成功性、知识性与幼儿六大能力发展均存在正相关;家庭的矛盾性与动作(p<0.05)、生活习惯(p<0.01)发展存在负相关;家庭独立性与幼儿动作发展存在正相关(p<0.01);家庭组织性与幼儿情感意志和语言发展存在正相关(p<0.05)。

由表7可知:对4~5岁幼儿而言,家庭知识性、

成功性与幼儿六大能力发展均存在正相关(p<0.01);家庭亲密度与幼儿认知能力发展存在正相关(p<0.01);家庭矛盾性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负相关(p<0.01);家庭独立性与幼儿动作(p<0.01),情感意志、社会性(p<0.05)存在正相關;家庭组织性与幼儿动作、情感意志、社会性和生活习惯存在正相关(p<0.01)。

由表8可知:对5~6岁幼儿而言,家庭知识性、成功性与幼儿六大能力发展均存在正相关;家庭独立性与幼儿社会性(p<0.01)、生活习惯(P<0.05)和语言(p<0.01)存在正相关;家庭组织性与幼儿认知能力、社会性和生活习惯及语言存在正相关(p<0.01)。

四、讨论

(一)幼儿心理健康状况

本次调查显示,3~4岁组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逐渐下降。究其原因:(1)学龄前期是儿童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初始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弱,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接受教育,并接触到丰富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动作、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心理的发展,感知外界刺激的能力逐渐加强,因此随年龄增长,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也会随之减少。(2)3~4岁儿童开始进入幼儿园,进入新环境需要一个过渡期,会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但是在集体教育的氛围之下,心智会逐渐完善,加上模仿能力的发展,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随之减少。这提示儿童心理干预应从早期着手[18-19]。

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此阶段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在语言领域的检出率是最高的。语言迟缓是3~4岁幼儿最常见的发展性问题。语言迟缓的幼儿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同伴或长辈间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容易导致幼儿出现社会性适应不良问题,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关注3~4岁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耐心地倾听孩子讲话,给他们更多的说话机会;4~5岁是幼儿建立规范,培养生活技能的重要时期,而4~5岁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在生活习惯领域的检出率是最高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儿童容易养成依赖型的性格,娇气、任性,不会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因此家长对4~5岁幼儿的活动应减少干涉,让其独立活动,注意发现他们表现出来的细小进步并及时予以表扬;5~6岁的儿童因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独立意识开始增强,逐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凡事要求“自己来”,如果家长过度放纵或过度约束孩子的行为,则会使儿童产生依赖、顽固、冲动等消极的意志倾向,因此家长应科学地引导5~6岁幼儿的行为发展,提供其独立活动的机会,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积极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性格,为他们接受小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心理行为发展与性别关系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幼儿心理健康水平在幼儿期已经表现出了性别差异,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差异越趋明显,这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趋势。性别不仅是儿童生理发展的自然禀赋,而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斯腾伯格[20]在1966年提出性别类型化是认知发展变化的结果。很小的孩子就获得了我是男孩或女孩的性别认同,一旦建立了性别认同,儿童就会主动地寻找与区别男孩和女孩的活动、行为和价值观等有关的东西。本研究中,3~4岁的男、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意志、社会性、生活习惯及语言的发展并无差异,动作能力发展具有性别差异,提示此年龄段幼儿动作已表现出与性别有关的不同能力,可考虑根据不同性别的儿童设计不同的游戏和活动方式以促进幼儿发展。4~5岁,5~6岁幼儿动作、情感意志、社会性及生活习惯的发展并无差异,语言能力发展具有性别上的差异。由于女孩的大脑发育比男孩早,左右脑半球联系比男孩多,因此女孩比男孩具有更高的认知、语言能力。

(三)达到心理健康水平与未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幼儿的家庭环境比较

从研究中可知,家庭环境中矛盾性和娱乐性这两个因子,心理行为未达到健康水平的学龄前儿童得分高于心理行为达到健康水平的学龄前儿童,其他八个因子未达到健康水平的学龄前儿童得分低于心理行为达到健康水平的学龄前儿童水平;心理行为达到健康水平的学龄前儿童的家庭环境中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与心理行为达到健康水平的学龄前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道德宗教和控制性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提示:如果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缺乏友爱和关心、支持和帮助,家庭矛盾纠纷多,家庭成员很少参加娱乐和社交活动,家庭活动无一定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对儿童过于严格的控制,那么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儿童因无法解决自己的矛盾而导致心理失衡,容易诱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endprint

(四)幼儿心理行为发展与家庭特征的关系

本次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对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亲密度、知识性、组织性越高、矛盾越小的家庭环境下,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家庭亲密度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家庭亲密度对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4岁幼儿影响大。按照艾森克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小孩子从1岁到3岁,是培养依赖感、亲密感的时候,因此家庭亲密度对3~4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家庭知识性是家庭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兴趣大小的程度。家庭知识性是影响3~6岁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一大主要因素。知识性强的家长会比较重视儿童智力发展和早期教育,会主动为孩子创造机会来增进智力和促进心理行为的完善和发展。而在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低、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中,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偏高[20]。另外,父母所受教育的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也密切相关[21]。

家庭矛盾性是指家庭成员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父母关系及亲子关系不良,家庭矛盾冲突多使儿童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增加。张少勤[22]在2010年的研究中指出家庭的亲密度匮乏,矛盾冲突,双亲及亲子关系不良,家庭组织性差或无稳定规则的家庭,家庭文化氛围差,娱乐活动少,都会使儿童产生更多的困惑和压力,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导致儿童不良行为增多。

本研究也发现组织性是影响3~6岁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中的组织性主要表现在:家庭成员安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其組织性越强,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越不容易形成,组织性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23]。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榜样,家长的组织性越强,办事越认真,且都能以身作榜样,这样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按照自己的原则去做,当孩子出现不好的做事习惯的时候,家长会去提醒并引导他们,从而使不良的行为模式转向良好的行为方式。一方面对孩子能起到良好的效仿作用,因为儿童的行为可能来源于他们所模仿的父母的行为模式[24-25];另一方面,父母的这种作风也可以反映在他们的育儿行为中,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儿童能经常得到父母的指导,不良的行为能随时被提醒纠正,使其行为模式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26-28]。

家庭环境的每种特征都会在互动中对幼儿心理行为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良的家庭环境特征,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会产生影响,因此改善家庭环境,优化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8]。具体说来,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丰富家庭的娱乐生活,避免家庭矛盾冲突。此外,家庭生活不仅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五、结论

1. 3~4岁组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

2.学龄前女童心理健康发展总体状况比男孩好;在3~4岁时,男女童动作能力发展在性别上达到显著性差异;在4~5岁,男女童语言能力发展在性别上统计学差异显著;5~6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在认知领域和语言能力领域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余能力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

3.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受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亲密度越高,知识性、组织性越高,矛盾性越小,越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萍.早期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特点[J].实用儿科杂志,2008,23(2):889-891.

[2]林运清. 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浅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05(4):61-62.

[3]江翠娟,李军.浅析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的关系[J].预防医学论坛,2009(3):252-256.

[4]王秀珍.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67-668.

[5]张红忠,梅文华.珠海市4-5 岁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2):256-258.

[6]张喜.国内幼儿心理健康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303-304.

[7]曲丽玲,刘晓玲,李晓峰.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3):184-186.

[8]Megee R.Behaviour Problems in a Population of seven year-old children Prevailence,stability and types of disorders[J].Child Psychol Psychia,1984,25(2):251-259

[9]Rutter and Hersov.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J]. London Black Well Sci.Pub,1985,34-75.

[10]Jensen P S Child temperament,ADHD and caregiver strain;exploring relationship in an epidemiological sample[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rty,2003,42:185-191.

[11]刘玉琴,马晓春.夫妻关系[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12]易进.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家庭理论[J].心理学动态,1997,6(l):37-42.

[13]冯霞,白雪萍.家庭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影响的探析[J].海南医学,2005,16(10):142-144.endprint

[14]袁媛,赵静波,张柏芳.广州市1010 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9,17(3):359-361.

[15]汪毅,甘明远.北京市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98-3400.

[16]马小颖,徐勇.苏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0,8(7):12-14.

[17]陈静静.郑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与家庭因素相关研究[M].郑州大学报,2005.

[18]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57-67.

[19]何晓玲,顾莉萍等.3-4岁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家庭环境、年龄、性别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3):259-262.

[20]江翠娟,李军.浅析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的关系[J].预防医学论坛,2009(3):252-256.

[21]王芳芳,叶广俊,王燕.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57-58.

[22]王星.内蒙古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15(4):61-63.

[2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45-52.

[24]季成葉.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7-87.

[25]欧萍.早期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特点[J].实用儿科杂志,2008,23(2):88.

[2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134-142.

[27]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62-69.

[28]张红忠,梅文华.珠海市4-5岁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研究与实用预防医学[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2):256-258.

(作者单位:广东省廉江市第三中学,湛江,5244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庭环境学龄前儿童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论家庭对职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
城市安置小区的学龄前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