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芝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断的扩大招生,生源的质量也呈下滑趋势,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尤为重要。笔者在下文当中,就如何改善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环境;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策略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是指人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心理素质水平包括性格品质的优劣、认知潜能的大小、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内在动力的大小及指向等。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思维更加活跃,动手能力更强,敢于担当,在活动中也更加愿意展现自己的才华。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最普遍的就是自卑心理。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在基本素养、知识结构及发展能力等方面,整体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是毋庸回避的现实。现行的高考制度和录取模式,使得选择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低分考生。这在他们心里面就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观念—“我是因为低分才来这样的学校的”。即使性格开朗的学生也往往以学历和学校来自嘲。这种自卑心理对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非常不利的。其次,缺乏动力没有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自控能力较差,上大学之前并未形成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进入大学后,没有学习兴趣,没有知识需求,视频电影、网络游戏、网购、聊天几乎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学习成绩不理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考试焦虑。再次,心理压力较大。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职院校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急功近利,部分学生存在从众心理严重。
二、家庭环境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根据心理普查发现,在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中,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人格塑造以及心理素质起着主导作用。
一是家庭氛围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品格的特点。在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子女,往往形成自信、热情、独立、乐观的人格特点,他们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容易获得安全感,学生的的心理也能够得到健康发展。而蛮横、专制、自私家庭氛围,学生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的,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独立能力,自制力差,容易产生依赖心理,而且性格压抑,处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时方法简单、无所适从,甚至恐惧社交,自我封闭有。二是家庭经济状况特别贫困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根据研究,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明显低于经济较好的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当前,以物质论英雄的畸形社会评价标准使家庭状况差的高职院校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不仅要承受经济压力,还要承受同学和社会世俗眼光的心理压力。况且,大部分贫困生受经济拮据的影响,在社交能力、知识面、处世经验等方面存在欠缺,导致学生出现自卑、孤僻、抑郁心理,这也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三是家庭结构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状况。父母作为孩子成长影响最大因素,应该说缺一不可的。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离异或一方去世,会给孩子心理造成沉重打击,单亲家庭学生的抑郁程度会更高些,心理健康水平也比较低,尤其是离异后再组建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
三、改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
提条件。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大学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家庭要崇尚美德,成员之间相处和睦,尊老爱幼,语言文明,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倾听孩子的意见并予以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子女化解生活问题,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让学生在家庭中有安全感和舒适感。
(二)及时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帮助学生避免出现心理问题。家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要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各个社团,在实践中锻炼自己。鼓励子女多交朋友,并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面,培养人格魅力,并主动与外界交往,积极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对恋爱情感问题,父母关键是要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这里,不仅要求父母以身作则,做子女的楷模,父母还要教育子女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特别是女生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并指导子女注意恋爱的心理和生理卫生。针对就业心理困惑,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父母应当关心孩子兴趣爱好,适当放低对子女的期望值,让孩子按照其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工作,积极融入社会,在不断的实践中确定自己的终身就业目标。
(三)家长与学校双方积极主动沟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身心发展状况。家长要主动及时了解子女所读大学的动态,与其辅导员多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已成年,自尊心较强,即使出现问题也要通过比较委婉的方式提出和解决。
(四)高职院校作为学生成长生活的新场所,要承担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担。一是要开展新生心理普查,了解入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在入校后及时开展心理普查,除了反映学生的个体健康状况,还能整体分析本届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和辅导员也能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和人格特征,以便更好地确定对策,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二是学校要为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学校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者是举办各类专题讲座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学生学会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教育和辅导队伍,常设心理咨询中心,并使学生对咨询中心有正确的认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施展个性才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使学生满足存在感和成就感,对改善心理健康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三是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健康目标。前面已经提到,相当比例的家庭困难的学生存在轻重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对贫困学生开展物质帮助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具有内在价值的自尊心,保持独立人格,鼓励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积极对待生活的心态。
家庭教育作为人格塑造和性格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努力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继续教育,使得家庭教育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继续教育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泰.高校贫困生负面心态特点及教育对策.高等农业教育,2000,5:37
[2] 孔燕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