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衔接期学生心理健康课需求调查研究

2017-12-06 19:06龚洁丁红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32期
关键词:需求

龚洁?丁红莉

〔摘要〕以六、七年级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从心理健康课设置的必要性、喜爱度、所需主题、教学形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衔接期学生认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很有必要,也较喜爱心理健康课,同时六、七年级对于心理健康课所需的主题依次为:情绪管理、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学习压力管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六、七年级学生在处理师生关系、学习压力管理、挫折与应对主题上的需求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中、小衔接;心理健康课;需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2-0015-04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中、小学校越来越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最核心的内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必须对活动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教师除了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外,还要顾及他们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正如吴武典所指出的,“学生需要辅导是因为:他们需要成长与发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了困惑、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危机”[3]。因而,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主题进行课程设计,是值得一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探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指导,同时必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他们希望从心理健康课中学到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教师再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设计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课程。

目前国内对于中、小衔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课的调查研究、教学模式、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林丹华等曾做过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其中包括了学生对心理健康讲座喜欢的内容、开展形式等的调查,并针对调研的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出了建议和意见[4]。王娟采用自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提出了目前存在的学段间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教育途径与方法、教育管理、学科间教师衔接不足这五个方面的实际问题[5]。丁岺维则立足于一线教育实际,着重探讨了在中、小衔接心理教育过程当中,心理游戏的设计策略、使用策略和评价策略[6]。这些研究当中较少从衔接期的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需要入手,尤其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一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主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式的需要是什么?处于中、小衔接年段的学生之间对于主题的需求是否具有差别?小学高年级和初一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需要是什么?本研究将对这些问题展开调查。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有助于教师在合适的年级设置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实行抽样调查,在厦门市观音山音乐学校六年级、初一年级随机抽样,共发放试卷198份,回收198份,回收率100%;無效问卷3份,有效率达到98.5%。有效问卷中男生占53.3%,女生占46.7%,具体年级学生分布情况如表1。

(二)方法

1.调查工具: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采用自编的《中、小衔接期学生心理健康课需求调查报告》,了解我校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需求。本文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编制完成,分别从心理健康课设置的必要性、喜爱度、所需主题、教学形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2.调查方法:各班统一指导语、统一要求。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输入、整理和分析。采用交叉列联表和卡方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开设的必要性和喜爱度

在调查学生当中,87.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或者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10.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2.1%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在绝大多数的学生心中是存在着必要性的。

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的喜爱程度方面,47.7%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心理健康课,42.1%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心理健康课,9.2%的学生认为一般,仅1%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心理健康课。这表明,心理健康课在学生的心中还是很受欢迎的学科。

(二)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主题的需求情况

1.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主题的总体需求

在有效问卷195份当中,希望上课主题为情绪管理的学生为67.5%,希望上课主题为处理和同学关系、学习压力管理的学生均为57.7%,而希望上课主题为自我认识、自我接纳的主题的学生占50.5%,学习方法、挫折与应对分别以49.5%、47.4%紧随其后,其余的主题均为45%以下。可见,情绪管理、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学习压力管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这四个主题,是学生们最需要的主题。

2.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主题需求的年级差异

将年级与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主题需要,进行交叉列联表分析(见表2),其中六年级学生选择的主题的频次超过50%的顺序依次为:情绪管理(63.9%)、处理和同学的关系(52.6%)、学习方法指导(51.5%),其余主题均低于50%。

七年级学生选择的主题频次超过50%的顺序依次为情绪管理(71.1%)、学习压力管理(68%)、处理和同学的关系(62.9%)、自我认识、自我接纳(55.7%)、挫折与应对(54.6%)、处理和老师的关系(51.5%),其余主题均低于50%。

从年级之间来看,在处理和家长关系、学习动机、学习方法、青春期教育、职业生涯的几个主题中,六年级到七年级有所下降,其余主题均升高。六、七年级和12个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之间分别进行交叉列联表的卡方检验发现,处理和老师的关系(χ2= 13.96,p< 0.05)、学习压力管理(χ2= 8.88,p< 0.05)、挫折与应对(χ2=4.31,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主题则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了六、七年级学生之间除了对于情绪管理、处理和同学关系等主题是共同需要外,七年级与六年级相比在处理和老师关系、学习压力管理和挫折与应对方面还有特别的需求。endprint

3.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教学方式的需求

在希望的教学方式上,90.3%的学生希望教学是以心理游戏的形式开展,可见心理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渴望体验、游戏的需要。71.3%的学生特别喜欢用视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55.9%的学生希望以放松训练的形式,而47.7%的学生选择了情景表演,其余学生的选择均低于30%。在六、七年级和心理健康课七种教学形式之间分别进行交叉列联表的卡方检验发现,在放松训练这一教学形式上(χ2=6.41,p< 0.05)两个年级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六年级和七年级选择放松训练的分别是46.9%和64.9%,由此七年级的学生更渴望上心理健康课的时候用放松训练的方式。

(三)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方式的需求

在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方式方面,调查结果显示:64.8%的学生希望以心理情景剧的方式,61.75%的学生希望采用心理健康课的方式,46.6%的学生希望采用心理漫画和心理手抄报的方式,31.1%的学生希望采用心理专题讲座的方式,其余6种方式均低于30%。在六、七年级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方式之间分别进行交叉列联表的卡方检验发现,仅个体心理辅导在年级间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χ2= 6.35,p< 0.05),且六年级和七年级学生选择这一方式的比例分别为13.3%,27.8%,但两个年级学生选择此项的人数并不多。

三、讨论和展望

(一)处于中、小衔接期的学生在心理健康课教育主题、教育教学方式上存在着共性需要以及个性需要

1.六年级学生和七年级学生在情绪管理、处理和同学关系、学习压力管理等主题方面具有共性的需要。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可能因面临着适应初中生活的任务,因而在处理和老师的关系、学习管理、挫折与应对方面存在着个性化的需求。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刚刚进入初中,需要面对初中阶段新的老师、新的学习要求以及随之带来的可能的挫折;而六年级的学生早已适应了小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因而这可能是七年级学生在这三个主题上显示出和六年级不同的原因。这和丁桂凤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初一的学生相对于初中其他的年级,存在着较多的适应问题[7]。教师在设计和安排课程内容时,可依据七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发展需要。而更进一步,在两个年级学生共同需要的主题上,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究竟有何不同,本次的调查并未体现出来,这也为接下来更为深入的研究指出了方向。同时,六、七年级的学生还存着不同的个性需要,这集中体现在七年级学生在处理师生关系、学习压力管理、挫折与应对主题方面的需求,七年级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应侧重在适应过程中和老师的关系、学习压力管理,挫折应对等方面设置相应的干预课程。

2.在教学方式上,六、七年级学生对于心理游戏、情景表演、视频观看都显示出较大的共同兴趣,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的时候应有侧重地多选择这些方式进行教学,而七年级学生对于放松训练存在个性化的需求。这可能和七年级学生刚入学,面临较大的适应方面的问题有关,教师可以在课堂内适当地加入放松训练,帮助学生学习应对初中生活带来的压力。

3.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两个年级的学生存在的共性需求多,个性需求少,共性需求主要表现在心理情景剧、心理健康课、心理漫画等方式方面,其中对心理情景剧的需要还略高于心理健康课,学生内心也是真正渴望全面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而不仅仅满足于老师的讲授。个体心理辅导这一方式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特别需要,但是六、七年级之间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个别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而言,有可能有小部分学生有个体在适应方面或者其他方面的需求,因而渴望得到心理辅导的支持。而对于七年级部分有入学适应问题的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应特别针对初一新生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使学生充分了解个别辅导的意义、作用以及学校个别辅导开放的时间和预约方式,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得到心理支持。

(二)研究展望

本次研究对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对心理健康课设置的必要性、喜欢程度、心理健康课的主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形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这五个方面的需求和认识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处于中、小衔接期的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主题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但对于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共性需要究竟有何不同,调查结果并未能体现,这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另外,心理健康课主题的设置不仅仅要考虑学生的需要,还要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心理适应的需要,在相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的引领下,更全面、综合地设计主题,因而,接下来可以从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学习指导、情绪管理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六个角度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调查,以期设置出相对合理,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需要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廖全明,黄希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學,2009,32(2):274.

[2]王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 教育探索,2008(2):122-123.

[3]吴武典.学校辅导工作[M].台北:张老师文化视野股份有限公司,1995.

[4]林丹华,陈露茜,姚梦丽. 任重道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研报告[J].中国德育,2010(10):8.

[5]王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衔接实践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6]丁岺维.心理游戏在中小衔接心理教育中的策略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7]丁桂凤,赵国祥.中学生的适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2):89-93.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厦门,3610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需求
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App的主要需求与满足分析
彩票市场需求调控探析
浅谈国际油气能源格局
基于老年人使用需求的界面体验设计研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基于云端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的研究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