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雁卿
“老师,能把您的手机借我吗?我想给王×妈妈打电话。”我诧异地抬起头,原来是我班学习委员李××。“老师,王×学习太懒了,英语单词一点儿也不背,每次默写时,总是错得最多,失分最多,我们组其他同学都默写非常好,但因他一个人导致我们小组每次都垫后。我想给他妈妈打电话,晚上帮助他背单词。”接下来李××跟王×妈妈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电话后李××回到了教室,而我的内心却久久无法平静。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作用于教与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同时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最大化发展。最初小组合作中,我采取以团队为主,兼顾个人的捆绑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转变策略。然而实施不久就暴露出一系列突出问题:小组内学困生多且较差,严重影响了小组整体评价。如李××小组,除王×外,其他同学每次都会因王×表现导致小组整体评价落后。天长日久其他同学就会因“王×”的存在而失去信心,失去竞争的欲望。
李××凝重而又沮丧的脸,让我思绪万千。在月班导会上,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提到了日程上。经过一番商讨和学习分享,老师们最终确定:小组评价不放弃任何一个“王×”,为此我们在后期制订了如下策略。
一、给差异交流构设支点,为思维对话搭建桥梁——合理构建小组
学生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兴趣爱好各有差别、个性价值丰富多元。为了让学生在交流新知时有一个依托和支点,通过小组合理的设计,给学生的交流对话搭个桥梁——让差异交流,即同一层次的学生之间,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有话可说,有方法可想,有事可做。这是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前提。
我将班内学生重新分组,每组5~6人,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特质,将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表达能力做到差异互补。在安排座位上,也是学优生与学困生交叉排座,两两结成对子,优劣互补,充分发挥“一帮一”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进步。
二、为差异交流注入活力,让小组合作插上翅膀——角色责任精细化
在差异化评价的带动下,王×学习劲头十足。主动要求当小组记录员。一是为了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二是改掉上课走神的毛病。
王×的这一想法使我茅塞顿开。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小组成员是否能形成共力,而共力的大小取决于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在构建小组后,为使学生的学习自觉主动、有目标方向、有針对性,将小组成员进行适宜的角色分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学优生担任小组长,负责组织全组成员有序开展活动,学困生亦安排重要角色,让他们担当记录员、汇报员等。组内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配合,发挥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不同角色的担任,避免了“一人演,多人看”的局面。这一人尽其才的做法使学生的交流学习充满动力和活力。
三、多策略助推差异交流,让小组合作走向高效——多元化激励评价范式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让优秀的小组和优秀的个体成员获得成就感,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小组活动效率的必要手段。在进行小组评价时,我以小组作为单位进行评价,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使学生形成“组强我荣,组弱我耻”的观念。同时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对个体亦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尤其对于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激励,使他们能够获得成就感、自豪感。在班级中实行“小组合作评价表”“小组合作日记录表”,通过流动红旗、奖杯的形式评选“优秀组员”“优秀组长”“优秀小组”。通过整体与个体的多元评价,在组与组之间建立竞争机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多元化激励评价,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在质疑争论、合作交流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用技巧拔高交流质量,助小组学习形成合力——学会
合作
小组是船,完成任务是目的地,合作技能就是船桨。为避免学生间的无效交流,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船桨的使用技巧,避免合作学习的小船偏离目的地。为了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合作互助意识和合作技能,我从日常指导学生合作技巧。
1.培养学生倾听品质。指导学生专心听别人发言,要边听边想,把握他人的发言重点。
2.培养“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发言前认真思考,能够围绕中心有条理地表述。
3.学会“求助”和“帮助”。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善于向别人请教;敢于回答别人不懂的问题,向别人提供热情、耐心、有价值的帮助。
4.克服“从众心理”,培养批判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摒弃从众心理,避免人云亦云或者游离于活动之外。
“差异交流,小组合作学习”让部分学生从课堂上的局外人变成了自主学习的主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也让我乐在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路上,“差异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将灿烂如朝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