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
摘 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重点论述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构建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挥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在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互动式教学;构建方法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我们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如何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面臨的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和教育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授课过程
中,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与此同时,在网络互动教学过程中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老师有机会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特点,帮助学生制定更为符合其特征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一、明确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1.遵循网络化原则
因为在网络环境下设计互动教学模式的时候是离不开网络环境,将网络的功能与教学内容和主题紧密地联系起来,拓展学生学习的范围,帮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较为广泛的知识内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发布或者多媒体技术等网络手段,达到辅助学生学习的目标。
2.遵循合作化原则
互动式教学是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需要学生和网络以及老师三者之间可以顺利和谐地互动,通过不同的优势互补,夯实学生学习的基础,使不同主体之间充分地沟通和合作,较为有效地帮助学生能够更快更精准地掌握知识内容。
3.满足自主化原则
互动式教学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是相对自主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带来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选择机会,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互动教学方式的时候,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是否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进入到学习过程中,进而获得新的知识。
二、构建网络教学的互动平台
从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来看,目前学校还是缺少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构建,大部分学校采用的还是传统互联网学习模式,比如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所以在明确网络教学后,在互动教学模式原则的基础上,需要搭建适合自己学生基础和学校资源的网络互动平台,这就需要老师充分了解校内的网络环境和资源优势,以及学校和校外的一些资源合作,与此同时,老师需要着重了解各自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在此前提下搭建科学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平台搭建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大模块,课件、案例、讨论以及课后作业,四大模块的建立可以涵盖老师所有讲课的主要内容及PPT原件,作业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作业难易程度的需要,讨论平台的建设可以收集和收纳学生对老师制作案例课件的建议,教师通过定期收集到的信息或者收集可采纳的建议,完善和改进教学课件和方式,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教学课件。
三、针对初中各个课型设计独立的互动教学模式
从已有的学科设计来说,比如初中化学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式可分为以下几种课型:研究课型、活动课型、复习课型以及新型课型。不同课型的设计依托的网络环境是不同的,比如对化学研究课型来说,老师主要是以学生课题为中心,从网上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并与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小团队,通过课余时间来进行研究课题,并通过制作PPT的形式讲述和论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生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网络还有一些专题课程来收集和整理信息,从而更加完善自己对课题的研究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网络知识和知识框架,提高自己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收集能力和处理能力。每个课程都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应该根据教学特点和方式的差异,利用网络环境下的资源,使教学模式呈现出多
样化。
四、找准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的切入点
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和其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因此,为了保证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模式可以顺利地施展,老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选题以及课程切入点,比如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化学学科是一个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比如在讲元素周期表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环境中找一些与历史知识、学科特点、生活热点等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思考点,保证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顺利地进行互动。
总之,随着各个课程和信息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结合,互动式教学方式会被更广泛地使用,网络环境随时随地地为老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和学习平台,进而有效地提高互动教学方式的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娜,王昌利,史亚军,等.对基于网络环境构建新型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考[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121-123.
[2]孙维海.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录播课堂的有效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9):1-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