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导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7-12-05 15:14张全风
东方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

张全风

摘要:分层导学法是老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针对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充分考虑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来增强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分层教学不等于歧视学生,而相反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公平的表现。分层导学要注意分层的隐蔽性,防止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注意动态调整,让学生不掉队,并接受最合适的引导;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更好的分析解题思路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分层教学;隐性分层;动态调整;科学引导

引言:分层教学方式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多,原因就在于分层教学可能给学生一种精神负担,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厌学、甚至退学,这就违背了分层的初衷,分层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调动积极性,在实践中要注意几点,如果没有注意就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做无用功。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引起相关学者的思考。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是一样,世间万物,没有哪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阅历水平、智力发育来说都不一样,因此老师的教学内容就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分层导学法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即将学生按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进行分类。比如接受能力比较强学习态度积极的同学作为上层水平的同学,接受能力一般但是态度积极,有极强的求知欲的同学作为中层水平的学生,这类学生的特点,可能也是最为复杂的就是学习态度积极,但是相对某些问题接受能力比较弱,而不同类别的问题接受能力比较强,这个层次的学生包含的范围是最多的,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属于下层水平的同学,这类同学的人数,相对来说是最少的。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潛力倾向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互动导学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教学实施中教师始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控,以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①当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特征识别之后,设计教学教案的时候就要分层对待,分层的意思不是歧视同学,而是要找出他们的薄弱点,作出最有利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教案,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为只有先对他们进行分组之后,才能更好的针对不同水平的同学进行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优点

分层教学是让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分组,是考虑到同学们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做的安排,目的是能够全面照顾不同层次接受能力的同学,相对于没有分层次进行教学的方式,老师只是准备一份教案,按照全班相同的教学水平来准备的,这样表面上是公平的,但是就会造成对其中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同学的忽视,而分层次教学就是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分组,还是准备一份教案,但是在准备教案的时候要考虑不同层次同学的接受能力,分层次进行准备。这样看似不平等,但实质上确实照顾了水平比较低的同学,保证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权利。就好像一幅漫画描写的,三个不同身高的孩子,被分配在同样高度的桌子面前,其中个子最高的能够坐在桌子旁边,中个子的男生能够双手够到桌面,但是矮个子的同学,踮起脚来还是够不到桌子,这就相当于是表面看起来是公平的一条标准但是实际上却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水平,不分层次的教学,还是那副漫画,在中个子和矮个子同学的下面分别放上不同高度的凳子,让他们都能做到桌子的旁边,这样看似是不公平的,但是实际上才是最公平的,因为他考虑到了学生的不同身高问题。分层教学正是这样的方式。一种看似区别对待,其实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薄弱环节的填补。

二、隐性分层,动态调整

每个同学的接受能力不同,按照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分组,这种分组是隐性的,不让同学知道的分组,因为初中生的自尊心很强,如果让学生知道自己被分到层次比较低的分组,可能会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产生厌学情绪,达到相反的效果,因此这个分组不宜让学生知道。但是这个分组成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接受的能力不同,比如,在学习诗歌方面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不一定在学散文的时候接受能力也强,或者是有的同学在家庭环境的影响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在之后的一个时期,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又会下降等等,老师作为一个学科前进方向的指路人,应当时时照顾所有层次的学生,所以这个分组应当进行动态的调整。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相应的知识并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

三、分层备案,科学引导

将学生进行分层次之后,教师在做教案的时候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备案,并不是说教学内容不同,而是在教学的不同层次上有针对性的进行问题的设计,语文课堂上涉及最多的就是对课文的理解,词语或者句子的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描写手法等问题,不同层次的备案,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不同层次的问题,适当拔高,让每个同学有课堂参与感,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上课过程中,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问题要解决,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就得是一个出色的导演。②比如程度差一点的同学就从字或者词语的角度进行提问,对于中等生可以从运用的描写手法进行提问,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从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进行提问。并进行适当性的拔高。老师提问拔高型问题的时候,要进行引导,提示,让学生掌握答题的方法,促使她得出正确答案。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小组讨论,分组的时候,每个小组要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只有一个层次的学生就起不到分组的作用了,分组就是让同学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不足,让学生有自省的能力,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进行讨论,我们只对那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才进行讨论。同时分组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都互相帮助,深化学生的友谊。

四、让学生回答问题,分析解题思路

当让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让她们回答出解题的思路,为什么这么作答,根据是什么,采用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更加清楚学生的思考方式,老师对于他们接受能力的水平才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加准确。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学生说出她的解题思路的时候,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的成绩提升的更快。

总结:分层次教学是一种在实践中应用得并不多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学效果却很值得期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都能够融入课堂当中,接受相应的知识,分层次进行教学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老师准备教案和设计问题,让学生接受问题的时候更加容易,当每个同学都有安全感的时候,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程武艺. 分层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7,(32):142.

[2]陈金铭. 自主阅读导学法探析[J]. 考试周刊,2017,(15):19.

[3]林艺璇. “学案导学”法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闽南师范大学,2013.

[4]刘志宏. 分层导学,激活职高语文课堂[J]. 中学教学参考,2013,(01):50.

注释:

①刘志宏. 分层导学,激活职高语文课堂[J]. 中学教学参考,2013,(01):50.

②刘志宏. 分层导学,激活职高语文课堂[J]. 中学教学参考,2013,(01):50.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
高校摔跤专选课程分层教学的改革思路与研究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