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红
【摘要】初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应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挖掘学生潜能。基于此,本文根据对初中历史小组合作的教学实践,从其实施意义、小组创建和组员分工、小组合作内容的难易程度、采取多种合作形式等方面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 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064-01
引言:
新课标要求教学方法应与时俱进,比起让学生机械式学习,教师应采取多种办法丰富课堂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模式,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等方面意义重大。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施意义
无论一个团队在专业素质上对成员要求如何,但一个不会合作的人是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的。因此,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形式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具体来说,现阶段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我国历史教学有三个重要意义:(1)我国大多数历史课堂仍保留着“被动教学法”,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薄弱。(2)历史在初中课程中,被称为“副科”、“小科”,由于学生甚至老师自己的不重视,导致缺少对课程形式与内容的探索与创新。(3)新课改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方法。因此,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诞生,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
二、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应用措施
(一)小组内明确分工合理分组
具体的分组法方式如下:(1)小组人数,要以4-6人为最佳,分组方式会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人数太少则不利于任务科学分配与有效交流。(2)分组依据:教师要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基本掌握,每个小组都要有优等、中等、普通学生,平均分配成员。这一方面有利于公平,另一方面有助于优等生发挥实力,普通同学得到充分帮助。(3)组内分为小组长,要选用有责任感,成绩优异的学生,主要做组织纪律和任务分配的工作;小组员要有整理员,主要整理合作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员,记录小组合作成果;汇报员,进行成果展示。如某实验班,共有同学49人,女生23人,男生26人,可分为12组,每组4人,其中一组有5人。四人小组包括组长1人,记录员1人,整理员1人,汇报员1人。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难易适中有价值
为达到小组合作具有实效性,小组合作的题目的选择一要难度适中,二要有价值。如在《夏商西周的更迭》这一课中,教师可向同学提问:“各小组请用列表的方式,总结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灭亡时间,以及这三个朝代的灭亡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前面是重点,后面是难点,且学生从书中可以得到有用的信息,因此可以作为小组讨论课题。每个小组通过热烈的讨论,然后将表格写在纸上,在课上进行展示,如:“以夏朝为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為安邑,公元前1600年,夏朝的最后一任君主桀荒淫无度,修建酒池,饮酒作乐,而商族崛起打败了强弩之末且失民心的夏朝。”在小组讨论时,后面的小组可对前面小组的内容加以补充,在小组讨论的环境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增强,内容概括能力得到提升,并在最后得出讨论结果:只有爱护百姓、亲贤臣远小人的统治者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国家才可实现长治久安。
(三)开发多样化合作形式保证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要保证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激发同学的兴趣,通过穿插各种活动形式,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以《和同为一家》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流程进行课程安排:(1)用图片、视频、故事等进行情景导入,说出唐太宗受少数民族拥戴的历史背景;(2)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天可汗”,“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等内容阅读,教师提出问题:文成公主和亲有何意义?(3)小组内部交流;(4)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5)教师进行点评,并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可分为东突厥、吐蕃、南召三个方面进行总结;(6)组织学生通过完善笔记方式进行学习反思与提高;(7)教师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课本内容加以拓展。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合理分配小组人数与不同类型学生,采用符合学生能力且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等方式,可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小组合作的成功率。通过分析可知,在历史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力全方位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延春.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