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风梅
【摘 要】信息技术在科技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广泛运用。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质"的新一代,小学信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同时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现阶段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因此小学老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技术素养,同时通过学习这一门课程让学生学会一些关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术,接着提高学生的认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跟随新课改的这一改变相应的教学目标也应该进行变化。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新课改改革以后,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重视学生各项能力、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一些计算机的相关操作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下面就主要讨论一下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以使学生尽可能的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才有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还是比较习惯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那是因为他们更多的是关注玩游戏方面的内容,而对于这门课程要讲解的一些知识并不感兴趣。并且通常情况下,学生们还会觉得信息技术教师讲解很无聊,自己根本没办法集中精力去学习。因此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常见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打游戏,等到信息技术教师讲完以后,学生们并没有熟练掌握所讲的内容,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没有提高,这样就很难在进行创新了。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该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题材,即用游戏作为教学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确定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过程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如果没有确定教学目标,整个教学就没有方向,最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小学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确定一个目标。例如:教师在讲解怎样制作Word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确定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学习制作个人简历。学生在制作个人简历的时候,就能够学习到关于怎样在剪辑库中选择资料、怎样在文档中添加文字等操作。确定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简历完成以后,学生还可以将其设计成贺卡的形式发给教师或同学,这样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关系。然后以这一教学目标为方向,完善教学过程。现阶段,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的时候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主要原因就是整个教学过程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繁杂,很多内容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因此教师想要改變这一现状,就应该结合教学目标,简化教学过程,将要讲解的知识概括起来,删除一些不必要的教学步骤,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学习,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3进行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将全班平均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这种小组教学形式可以将整个班级这个大组尽可能的缩小成小组形式。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成绩等因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开拓学生的思维。并且小组之间相互合作,还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的过程也是他们思维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思维的局限,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进而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思维的创新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举办小组比赛活动,小学之间讨论,然后在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最后让每个小组之间互相点评,这样就可以打破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死板性。在小组比赛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即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4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法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想要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应该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一些信息技术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多一些耐心,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技能练习,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掌握所讲的内容的操作技能;而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应该侧重他们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试着去领悟相关的知识,教师只是对重点的内容稍加讲解,然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消化理解,这样他们才可以真正的学会相关的内容。通过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一旦在信息技术学习中遇到问题,他们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进行解决。
5结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在人们的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启示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信息技术的教学,通过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定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过程、进行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法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淑军.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5):45
[2]陈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7(10):77
[3]张大成.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电教:下.2016(7):69
[4]肖竞.砺教学之刃,斩沿路荆棘——浅析创新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6(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