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胜华 张坤媛
[摘要]针对MTI教学在实践性和职业性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延展式MTI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自学、课堂协作学习和课后翻译实践等环节,突出知识目标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职业素养。
[关键词]MTI;延展式翻转课堂;网络学习平台;翻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6-0099-05
0引言
2017年4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上海同济大学隆重召开。大会以“下一个十年:MTI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为题对MTI的十年成长之路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目前,全国有29个省份215所院校开设了MTI教育,每年招生人数超过8 000人,已为社会培养了超过27 000名翻译专业毕业生,MTI教育已经发展为一门热门专业学科。与此同时,MTI研究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众多专家从MTI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仲伟合[1]、黄友义[2]等从学科定位与培养理念等宏观角度提出MTI人才培养要基于市场需求,突出翻译实践训练,建设专业性和特色性的MTI教育。多数学者则尝试从微观视角审视MTI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文军和穆雷[3]以及王传英[4]等提出MTI的课程设置要强化实践性,基于翻译实践能力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翻译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祝朝伟[5]、何瑞清[6]、曹莉[7]、王华树[8]等则着眼于翻译能力培养实施了翻译项目管理和技术课程以及本地化等方面的研究;教学研究方面,专家们在借鉴国外翻译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讨论了翻译工作坊、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模式构建问题[9-12];还有学者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探讨了MTI学生翻译能力内涵问题[13,14]。另外,实践基地建设[15]、师资[16,17]、培养环境[18]、论文写作等[19,20]都有所涉及。这些研究确立了MTI教育的学科地位并整体上推动和完善了MTI教育的发展壮大。
然而,当前MTI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仍不能完全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和外交等方面的需求。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指出:目前我国能够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质量人才估计缺口高达90%以上。仲伟合[1]则认为,MTI仍存在一些久而未决的问题:(1)人才培养理念不清、培养方案不妥,很多MTI院校仍采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培养和管理MTI学生,MTI人才同质化严重;(2)实践师资薄弱,师资仍以学术型翻译师资为主,达不到MTI实践性师资的要求,导致毕业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职业能力颇受诟病;(3)教育方法不新,传统的翻译理论灌输式教学仍大行其道,缺乏实践性应用;(4)实践教学基地利用率较低,翻译实践训练严重不足。这些问题使得MTI毕业生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职业能力普遍不足,无法胜任较高层次、专业化的翻译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当前MTI教学严重缺乏实践性。对此,本文探讨如何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MTI课堂教學模式,改变理论灌输式的课堂教学,突出翻译实践和翻译职业素质的培养,尝试解决MTI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职业能力不强的问题。
1MTI延展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近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教育改革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和导向。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等都明确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国务院《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也强调“鼓励学校探索网络化教育模式,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变革与教育创新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也对MTI培养方式做出了规定:“采用实践研讨式、职场模拟式教学”“采用项目式授课,将职业翻译工作内容引入课堂”“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明确强调了MTI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要求。基于此,MTI教学改革应融入教育信息技术和翻译实践性操作这两大元素。当前,翻转课堂因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逆序创新,相比传统课堂教学已经显现出诸多优势,成为教育领域的新贵。翻转课堂是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和课堂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教学信息清晰明确、教学流程重构、培育主动学习、关注学习动机激发、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导地位、倡导 “实践性操作”等特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协作性和积极性。
据此,本文融入教育信息技术、实践性教学和翻转课堂构建MTI 延展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进行延伸,即在课前自学和课上互动学习的基础上,增加课后职业实践环节。将翻译职业工作模拟化引入课后学习,按照翻译公司的运作范式对学生进行翻译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职业译员素质。通过课前视频学习、课上协作讨论学习以及课后翻译职业训练三个步骤实践“先学后教再实践”的认知发展模式,实现由翻译学习者向职业译者的过渡。
2理论支撑
按照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教育目标体系包括认知、情感和操作三个领域目标。其中,认知领域学习目标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最强、最全面。认知领域学习目标体系包含认知过程分类(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和知识分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能力依次由低阶到高阶,学习难度也依次递增。MTI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和专业化翻译人才,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职业能力培养是重中之重。因此,MTI教学既要注重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更要强化程序性知识和翻译元认知知识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传统MTI教学中,时间主要被用来完成事实性、概念性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无法有效顾及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认知目标实际上并未实现。而翻转课堂通过翻转教学的时空顺序,对学习的认知过程进行了优化:课前学习阶段安排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由学生自行掌握;高阶认知的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的应用、分析和评价则放到了课堂上通过互动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创造性产出放到课后的翻译实践环节进行训练,使学生在社会性互动的学习情境下培养翻译实践能力及翻译职业素养。可见,延展式翻转课堂可以较好地关照认知学习目标的各项子目标,完成学习的整个认知流程。
3MTI延展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3.1学习平台的构建
翻转课堂的运行需要一个网络化学习平台协调教育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及学习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和呈现方式。因此,本文对MTI学生的信息能力素养及对学习平台的功能需求进行调查,旨在确定网络学习平台构架、功能服务、技术应用和构建标准,使平台能够有效支撑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调查发现,MTI学生的信息能力素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喜欢并愿意尝试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方式;(2)基本掌握常见信息工具的使用,如文字编辑工具、多媒体音视频工具、网页操作等;(3)掌握至少一种CAT工具的使用,熟练掌握QQ、微博、BBS论坛等社交软件的操作;(4)具备智能终端设备和网络接入资源。可见,学生具备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的能力和意愿。另外,学习平台功能需求分析表明:学生对信息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需求范围广泛且强烈,详见表1。表1MTI学习平台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具体内容教学资源丰富语言资源、文化资源、翻译资源、百科知识、协作资源、业务知识等资源呈现方式视频、音频、动画、图像、文本等多种呈现方式互动功能学习资源共享、师生交流、网上答疑、小组互动等学习工具语料库、文本工具、电子词典、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等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档案袋评价等交互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案例讨论学习、项目式学习等翻译实践翻译实训、翻译实习等教学服务远程答疑、远程作业检查、远程视频学习、远程辅导等个性化学习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学习平台采用云技术、教学资源数字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一体化系统设计技术等四项信息技术,从硬件设施层、技术应用层、平台管理层和功能服务层四个层面进行构建。硬件设施层主要包括网络中心服务器、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存储设备、安全系统、资源池等设施,是学习平台的基础实体设施;技术应用层凭借云计算强大的存储功能和计算功能为学习平台提供学习服务和环境;平台管理层为功能服务层提供系统平台,包括学习平台和管理平台两部分。该层整合实现资源统一管理、用户统一认证、学习内容管理、组件发送、师生交互和数据收集等;功能服务层嵌入录播系统、电子阅览系统、教师备课系统、学生自学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学习监控系统等,可以提供用户管理、信息资源发布、翻译工具、群组互动、成果展示、教师备课、视频学习、翻译职业教育等功能服务。利用这些功能,教师可以进行备课、学习任务发布、测试批改、学习管理、答疑等工作;学生可以进行课前自学自测、学习讨论、问题发布、视频会议等活动。学习平台构架具体见图1。
3.2教学模式的设计及运行
根据钱研、陈晓慧[21]提出的翻转课堂设计原则,本文在设计MTI延展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并促进其翻译职业能力的发展;(2)进行课前自学监督和管理;(3)融入过程性评价反馈机制;(4)以教师为主导,为学生提供脚手架支持;(5)课上和课下学习活动有效对接;(6)学习平台功能服務课上课下全覆盖。对此,教学模式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构建:(1)现实与虚拟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包括自主学习、讨论学习、案例学习、项目实践学习等;(2)课堂教学时间高效利用及课下学习时间有效延伸;(3)自身评价、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多维评价机制的嵌入;(4)强化翻译实践训练。最终构建的MTI延展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自学、课上协作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后翻译项目实践学习,实现知识的吸收、知识的内化和知识的实践应用这一“知”“行”统一理念。下面简单介绍MTI延展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行流程。
1) 课前自学阶段学生和教师基于学习平台展开教学活动。首先,教师依据课程内容制作半小时左右、要点完整突出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前观看学习,同时将自学测试题上传到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区。学生登录平台课前自学区依据教师指令进行视频学习,并依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观看视频的侧重点、次数和学习进度,随时调阅教师提供的辅助学习资源完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于学习疑难可以在公共论坛区与教师或同伴进行讨论互动,尽量解决简单学习问题。教师要及时掌握涉及面广的深层次疑难问题,结合学生自学测试结果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教学形式更符合教学的需求。
2) 课堂学习阶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教师根据自学测试结果和疑难问题布置课堂讨论问题,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后,教师抽查自主学习效果并总结相关知识点。下一步对课程要求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实施案例教学和实践研讨教学。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操作等形式达到对深层次知识的内化和吸收。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对学生引导和监控,使研讨在深层次真实发生。讨论后,教师充分听取各小组发言人阐述对知识和技能的认识,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薄弱环节,利用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补充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
3) 课后实践阶段,通过模拟真实的翻译项目实践实现理论知识技能化,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师先帮助学生组建翻译团队,设项目经理、术语专员、审校、编辑各一名,译员两名。允许一人兼任两项职责且可以在不同的翻译项目中尝试不同的翻译角色,使其有机会在不同的翻译岗位实践,熟悉职业翻译工作的全部内容和规范要求。首先,教师以客户代理的身份同项目经理就项目内容、交付时间、翻译标准、成交价格和特殊要求等进行协商;项目经理在成本控制计算的基础上与客户签订项目合同。翻译项目立项后,项目经理整理原件资料、转换文件格式、提取并建立统一的术语库和翻译库、对材料进行预翻译和伪翻译处理以进行成本控制和翻译项目管理。之后,项目经理利用平台翻译项目管理功能向团队成员传达项目要求、人员分工及工作内容,发放术语表和记忆库等,明确日程安排和工作标准等事项。项目成员依其职责利用嵌入于学习平台的CAT工具、语料库、句料库、网络搜索引擎、文字处理工具等进行翻译与校对以及编辑排版,项目初步完成。客户代理组织人员对产品进行验收并向项目经理反馈意见和建议。项目经理整理反馈意见并制定解决方案,部署相关成员进行整改,最终以达到客户的满意度为标准完成项目。结项后,项目组撰写翻译工作总结,对翻译岗位认识、规范要求、任务处理及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译文和工作总结要上传到平台的成果展示区供其他学生参考学习。教师要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纠正翻译操作规范方面的不当之处,提出工作改进意见。
通过课前视频学习、课堂协作学习和课后实践学习,学生完成了知识的传递—内化—技能转化。这是一种“先学后教再实践”的知识习得逻辑循环模式,符合翻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要求。
4结束语
MTI延展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坚实的教育理论支撑。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认为教育目标由低阶到高阶依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阶段,越高阶的目标越难实现,越需要教师的关注。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时间限制只能完成记忆和理解这两项低阶教育目标,而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目标不得不放到课后由学生自行完成,但效果往往不佳。而MTI延展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重组教育目标活动的学习时空,将低阶的认知发展目标(记忆和理解)放在课前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较高阶的认知目标(应用、分析和评价)放在课堂上通过协作学习、讨论学习、案例学习等互动学习方式完成。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互动构建知识框架、完成教育目标。最高阶的创造能力则通过课后翻译项目实践实现。这样,该教学模式通过合理分配不同教育目标活动的情境,将主要精力用于实现高阶认知目标,能更好地实现MTI的各项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2)该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权,确立其知识主动构建者的中心地位。利用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学习。教学视频允许多次重复观看学习,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这种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实现低阶学习目标,并为实现高阶目标做好准备。(3)该教学模式强调将互动式学习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借助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前自学、课后实践和课堂学习中,通过协作互动集思广益、明辨是非以去伪存真;发散思维、广开门路,从多维角度深化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知识如涓涓细流在不同的学习者间流动壮大,最终汇成雄壮的洪流,惠及每一名学生。(4)该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有效监管。通过调取学生在学习平台留下的学习轨迹,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时间、学习效果以及学习动态及趋势。这可以帮助教师判断学生的学习需求、问题和困难,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学生进行督促和约束,保证课下学习的真正发生。(5)该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性强。除了融入案例教学法外,在课后学习阶段还设置了翻译項目实践环节。通过营造接近真实的翻译职业情境,使学生们对翻译学习的关注点不断由关注翻译理论和文本对等转移到关注翻译理论的实践性应用、检验、分析和对翻译职业场景中的多维职业因素互动框架的构建上来,帮助学生培养职业译者能力和素质。应该说,该教学模式顺应了MTI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要求,对于解决当前MTI教学实践性不强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仲伟合.我国翻译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2014(7):40-44.
[2] 黄友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要求[J].中国翻译,2010(1):49-50.
[3] 文军,穆雷.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教学,2009(7):92-95.
[4] 王传英.本地化行业发展与MTI课程体系创新[J].外语教学,2010(7):110-113.
[5] 祝朝伟.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的MTI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界,2015(10):61-69.
[6] 何瑞清.对翻译硕士(MTI)笔译方向课程设置的思考——以国外和台湾笔译硕士课程为参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2):37-41.
[7] 曹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30-34.
[8] 王华树.MTI“翻译项目管理”课程构建[J].中国翻译,2014(7):54-58.
[9] 董洪学,张坤媛.云计算学习平台下MTI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6(2):56-61.
[10] 岳峰,陈榕烽.从译审到翻译:MTI传媒翻译逆序教学法探索[J].中国翻译,2014(9):45-48.
[11] 于艳玲. MTI教育“产学研”立体化教学模式建构[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7):98-101.
[12] 冯曼,贾兰兰.个性化MTI教育模式初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11):98-102.
[13] 穆雷,沈慧芝,邹兵.面向国际语言服务业的翻译人才能力特征研究——基于全球语言服务供应商100强的调研分析[J].上海翻译,2017(2):8-16.
[14] 王立非,王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能力实证研究[J].上海翻译,2016(4):6-12.
[15] 董洪学,张晴.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创新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5(3):30-34.
[16] 丁素萍.建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双导师制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2(11):181-182.
[17] 朱波. MTI教师的职业化——以近三年全国MTI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为例[J].外语教学,2016(3):105-108.
[18] 高黎,崔雅萍.翻译硕士培养环境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2016(1):56-66.
[19] 穆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模式探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77-82.
[20] 刘小蓉,文军.MTI学位毕业论文调查:现状与对策[J].外语教学,2016(3):109-112.
[21] 钱研,陈晓慧.南加州大学翻转课堂设计原则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5(6):99-103.
Abstract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 of weak practicality in MTI teaching, the paper builds an Internet-based learning platform with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n extended flipped classroom of MTI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application, analysis, esti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ranslation knowledge are highlighted in the teaching mode to foster the practical translation ability and occupational translation competence through the stages of pre-class self-study, in-clas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post-class translation practice.
KeywordsMTI;extended flipped classroom;internet-based learning platform;translation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