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建设的误区及新路向

2017-11-20 07:15王洋何晓芳
教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一流学科双一流误区

王洋 何晓芳

[摘要]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一流大学必然要有一流学科作为支撑,因此学科建设成为“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但是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高校走入四大误区: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全力达到一流评估指标要求;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大力扶持强势学科;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大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大量引进优秀师资。为了使一流学科建设走出误区,需要应然聚焦:关注模糊指标,完善学科评估体系;谨慎对待弱势学科,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关注学科长远发展;慎重引进师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误区;新路向

[中图分类号]G64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6-0001-04

0引言

自“211工程”“985工程”实施以来,建设一流大学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热门的话题,跻身“一流大学”行列成为高校不断追求的目标。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一流学科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要素,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建设一流学科能够为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和保证,从而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建设一流学科也会促进人力资源整合,为人才培养提供各种优质的资源;同时一流学科建设有利于学科淘汰,优化学科结构。但是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陷入许多误区,这些误区已经使得学科建设偏离了预先的轨道,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1一流学科建设的误区

《方案》出台以后,学科建设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很多学者对学科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研究也不断深入。学科建设的误区已有学者论及,但是多从单一角度进行微观解释,本文对学科建设现有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更容易从整体上把握一流学科建设的概况。通过政策解读和对已有文献的整理,总结出在学科评估、学科结构、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的误区。

1.1误区一: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全力达到一流评估指标要求

为打破“211”“985”重点大学建设中出现的重复建设、竞争缺失等诸多弊端,《方案》提出了“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但是对于许多高校来说,“以绩效为杠杆”的原则更容易牵动他们的神经,因为只有这个原则看得见摸得着,决定着国家对高校未来的财政投入和经费支持[1]。很多旨在通过“一流学科”建设获得财政支持的高校狭隘的认为以绩效为杠杆就是通过构建量化指标来对学科建设绩效进行测量,认为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全力达到一流评估指标要求。一流学科如何评价,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ESI是全球权威的一流大学评价标准,已成为多个评估项目的重要指标[2]。目前全球很多知名高校都在采用这一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学科实力,近几年国内大学也越来越重视ESI指标,越来越多大学把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量定为发展目标之一。

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看ESI指标,也会产生很多问题。以评价指标对文理科的差异为例,ESI指标明显对理科、工科等专业有优势,而文科专业则处于不利地位。这有两个原因:首先理工科的研究都是实证的、自然的,比较容易与世界接轨,而文科专业则因为语言、文化的不同容易产生隔阂;其次,理工科的研究成果多是论文,而在人文社科领域,可能一辈子的成果就是专著。这就使得文科专业和理工科专业在学科评估中处于不对等的地位,理工科专业成果更容易和ESI的评估指标相契合,文科专业很难在学科评估中有足够的竞争力。所以很多学校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把指标的提升作为终极追求,只关注理科专业的建设,努力提高论文发表量,以求在ESI評估中占有优势,这对文科专业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它们很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缺少足够的科研经费和资源支持,这将严重影响文科专业的发展。而人文学科是对人的一种开明化、智化和引领,培养人们对丰富多彩的意义和价值具备敏锐的触觉,培养价值观,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无疑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科专业因得不到重视不断萎缩,必然会造成社会的巨大损失。

1.2误区二: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大力扶持强势学科

“双一流”建设方针的实施使高校进入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其重点也由“一流大学”建设转向“一流学科”建设。学校能否在“一流学科”评估中占据有利地位,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未来的资源和财政支持。优势学科、一级学科是各大高校争夺有限资源的重要依据。因此许多高校把重点放在优势学科的建设和加强上,投入大量的经费支持,花重金引进优秀人才,壮大师资力量。当然,将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入到几个重点或优势学科上无可厚非,能够形成高校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带动弱势学科的发展,形成“点—线—面”的成长过程[3]。

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很多高校为了追求学科和全校的整体排名,对弱势学科放任不管甚至直接裁撤弱势学科。自2015年4月以来,很多综合性大学像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等,对其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教育相关机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或裁撤[4]。这些举措,无不是高校面对“双一流”建设压力的应对举措。综合类大学的教育学科规模小、整体发展水平和势头都不是很好,教育学科排位并不靠前,为了不使这些弱势学科“拉后腿”,这些高校对弱势学科“关停并转”。然而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是,许多弱势学科是基础性的,虽然短期内看不到成效,对整个学校乃至社会的发展却极其重要。还有许多弱势学科是新兴的,需要培植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能发展的很好[5]。许多高校不够理性的决定,会造成学科之间“强越强,弱越弱”两极分化的局面。这一局面还有可能带来更多的隐患,影响弱势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1.3误区三: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大力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

学科的定义有很多,但是不管哪种定义,都把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内涵中最关键的内容。科学研究不断为学科提供新的方向,扩充新的知识内容,完善知识体系,为人们认识自然界、社会和自身提供了新的视角。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元素,影响着大学学术水平的发展。如果没有科学研究,学科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也失去了学科建设的意义[6]。我国如今已经是高等教育大国,拥有了一大批高等院校,高等教育水平也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我国仍不是高等教育强国,我国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科学研究水平的差距尤其明显。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必须大力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

但是应该意识到,科学研究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但并不是唯一方面。学科建设包含很多内容,其中处于基础地位的还是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研究,这是学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是学科实现社会功能的前提;二是人才培养,这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证,也是大学最根本的使命。两者相比可以发现,人才培养比科学研究处于更基础的地位,因此进行一流学科建设不能忽视了人才培养等不易量化的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甚至科研已经代替教学成为学校的核心工作。科研是第一位的,行有余力才会进行教学[7]。教师每天的工作也围绕着科研进行,关于教学水平提升的话题很少被提起。学校对老师的考评也主要集中在科研项目、论文发表量等这些可以被量化的指标上,教师常常感到自己的学术生命岌岌可危,疲于应付这些量化考评,没有足够的精力投身于教学工作。此外教师的晋升也是参考这些指标,专注于人才培养将不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

1.4误区四: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大量引进优秀师资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老先生在就职演讲中说过“大学之大,乃大师也,非大楼也”,充分说明教师在大学建设中的重要性。一流学科建设的任务之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学家。人的创造力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学科队伍水平决定着学科水平。一流师资队伍是一流学科的基础性资源,也是核心资源[3]。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师资队伍的指标体系设置了四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并下设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从不同角度考察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学科评估不仅是一流学科和学校综合实力的较量,也是师资力量的比拼。

所以,在建设一流学科的驱动下,高校纷纷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有两个途径,一是培养优秀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二是引进领域内知名学者或教授。显而易见,“培养人才”是一个漫长而不确定的过程,而引进各类学术头衔的人才能够较快地为高校注入新的力量,加快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声誉。所以人才争夺成为高校的主要聚焦点,高校不惜代价“高薪挖人”,对争夺来的人才特殊对待,给予足额甚至超额经费支持,设备、实验室等资源也优先分配。这种物质层面的刺激,可能会使部分教授对功利的追求超过对学术的追求,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实际教育成果不一定和投入成正比。另一方面,这种恶性竞争会扰乱市场秩序,恶化人才流动环境。

2一流学科建设的新路向

2.1关注模糊指标,完善学科评估体系

一流学科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学习和借鉴。不能只是生搬国外评估的外显指标,而无视一些难以量化的模糊指标。评价一门学科是不是“一流学科”,不仅要看评估比较的各种量化指标,也要看学科带来的持久影响力。以国际比较认可的QS学科排名为例,其评估指标包括学术声誉、雇主声誉、论文被引用率和高被引指数。可以看出,前两个指标关注主观指标,后两个指标关注客观指标,并且在学科评估时,根据学科的特点,不同学科的各项指标将赋予不同的权重,使得评估结果真实可信。我国在构建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时,可以借鉴QS学科排名评估指标,摒弃以论文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充分考虑学科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以及社会的认可度。

另外,要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考虑不同类型学科之间的差异。第四轮学科评估较第三轮已经有很大的改进,例如将第三轮学科评估的一张表指標扩展成为九张纸指标,分别针对人文、社科、理工等9个门类设置了指标体系,在人文、社科领域增加了专著、译著等指标[2]。但这仍然是一种粗线条的设计方法,也没有分层评估,几乎所有理工科的评估指标都一样。这就使得评估结果可能不够准确。所以有必要对学科评估体系进行改进,根据不同学科规律,分门别类制定不同的标准,细化分层指标。

2.2谨慎对待弱势学科,优化学科结构

“一流学科”建设确实是为了重点发展一批优势学科,形成学校自身特色,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产出最大化,这个方针也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一旦把它绝对化,盲目裁撤弱势学科,无视学科发展前景,就是对方针的错误解读,也会将一些新兴的学科“扼杀”在摇篮里。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在决策时更加理性,不要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学科和学校的长期发展。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对弱势学科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优化学科结构。

为优化学科结构,高校应该积极推动学科融合。弱势学科以优势学科为依托,不仅为弱势学科争得必要的生存空间,而且可能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从而实现双方共赢。中国人民大学就是将教育学依托于强势学科公共管理,形成了新的学科领域——教育的公共管理,实现弱势学科和强势学科的共同发展。同时也需要整合高校内部资源,加强对弱势学科的资源支持。

2.3加强人才培养,关注学科长远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015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据数据统计,中国本科高校数量由1998年的591所增长至2015年的1 219所,在校大学生数量达到3 700万。如此庞大的数量使得任何育人的失误都可能影响国家的未来。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种职能,但是最根本的使命还是人才培养,这是大学产生之初的唯一职能,也是其他职能的逻辑起点[8]。一流的人才为一流学科提供支撑,为学科建设注入新鲜活力,因此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加强人才培养。

高校應该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科研和教学两手抓。细化教学准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严格把关和监督,定时开展教学评估,总结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和纠正。同时加大人才培养成果在教师考评中的比重,评职称、晋升也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质量,突显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人才培养时,应充分了解学科性质,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例如,实践性学科就要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语言类学科就要加强沟通和表达能力培养。通过长期的训练实现培养目标,为学科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2.4慎重引进师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学科建设首先要解决好的核心问题。高校应该从培养师资这个基础入手,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形成强大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高校引进人才时要慎重,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实际需要,考虑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科发展,是否能够实现预期产出和投入成正比,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引进人才后也要加强管理,对引进的人才加以规范,处理好校内人才和校外人才之间的关系,在他们之间合理配置资源。同时规范人才流动的规则,使人才能够合理有序流动,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3结束语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面对国际化大背景以及高等教育强国的压力和挑战,我国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适时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战略,这无疑为许多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在建设一流学科的过程中,高校或是出于对政策的误解,或是出于高校资源获取的短视效应,陷入了许多误区:把一流学科评估指标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裁撤弱势学科、科研取代教学以及盲目引进师资。这些误区已经使得高校的学科建设偏离了预先的轨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学术环境的破坏。因此要探索学科建设的新路向:国家要设置更加全面的评估指标,制定更加完备的评估体系,使学科建设在公平有序的规则下进行;同时,高校要牢记教育的使命,任何决定都应该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奋进的学术氛围;教师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加强人才培养。在追赶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过程中,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也要立足本国国情,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取长补短,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向阳.“双一流”建设:误区、基点与本土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0):12-17.

[2] 戴春晨.高等教育学科版图调整:7 400学位点竞逐新一轮评估[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10-28(7).

[3] 潘静.“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行动框架[J].江苏高教,2016(5):24-27.

[4] 沙璐.兰州大学撤销教育学院引争议[N].新京报,2016-8-27(5).

[5] 李培根.解析大学学科建设的误区与真谛[J].中国高等教育,2007(8):4-6.

[6] 杨兴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须预防四大误区[J].现代教育管理,2016(8):14-19.

[7] 潘懋元.建设一流本科 全面统筹推进[J].中国大学教学,2016(6):4-5.

[8] 马陆亭.“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6(5):9-14+26.

Abstract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y,the first-class university must have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 as the support,therefore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becomes "the double class" the construction key point.But there are four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proces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o the first class: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 is to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lass evaluation index;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 is to vigorously support the strong discipline;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 is to vigor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Depart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first-class science is to int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teachers.In order to make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out of misunderstanding,we need to focus:attention fuzzy index,improve the system of discipline;caution vulnerable subjects,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disciplines;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attention to the subject of long-term development;careful introduction of teachers,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teachers.

Keywords"double class";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 class subject;misunderstanding;the new way

猜你喜欢
一流学科双一流误区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
面向国际一流学科的机械工程课程结构神经网络分析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基于ESI与SCI—E的高校学科发展分析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