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理论视阈下的汉谚英译研究

2016-03-22 15:44王伟林菊叶
关键词:翻译实践

王伟++林菊叶

【摘要】本文从顺应理论的四个维度入手,探索其在汉语谚语英译实践中的应用,为谚语翻译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研究视角。

【关键词】顺应理论 汉谚英译 翻译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外文学会2015年专题研究项目“顺应理论视阈下的汉谚英译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WYB2015015);

“衢州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11-02

一、引言

《当代汉语词典》给谚语的定义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语言简练、通俗、含义深刻,是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如“放长线钓大鱼”,“众人拾柴火焰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翻译界常说翻译是“带着枷锁跳舞”,足见翻译之难,谚语言简意赅,饱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因此谚语的翻译更是如此,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存在着诸多因素的限制。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为汉语谚语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依据,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一种,谚语翻译对译文语言选择过程应该是做出顺应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顺应也应该以语境、语言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

二、顺应理论及其在翻译中的研究述评

1999年,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Jef Veschueren在他的新著《语用学新解》(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从顺应的角度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人类语言运用的动态过程。正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的特征,语言使用者才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各种恰当的选择。其中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对语言进行恰当选择和灵活变通以满足其交际目的。顺应理论主要从四个维度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对语言的使用进行了描述和解释。

顺应理论(Adaptation Theory)提出后,国内外学者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尤其在中国,顺应理论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语言学界首次提到并介绍顺应理论的当属钱冠连教授,随后外语界学者们开始研究顺应理论并将其运用于翻译当中,陈喜华(2001)在《试论翻译中的语境顺应》一文中,认为翻译时必须统观全文,把握好语境的顺应。戈玲玲( 2002) 利用顺应理论的框架, 说明翻译是一个对原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做出顺应的动态过程。闫凤霞等(2007)指出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涉及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码转换过程,因而好的译文必须能够在语言结构、语体风格、文化意识等方面契合原文,达到功能方面的动态对等;在进行翻译时,译员要顺应原文的语境、语言结构和读者的反馈。

国内外学者都关注到了维氏顺应理论并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国内学者对顺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的研究不少,但是运用顺应理论指导谚语的翻译及分析少之甚少。本论文主要以汉语谚语作为研究对象,从顺应理论的四个维度来研究该理论指导下的汉谚英译情况,结合大量的实例做出认真深入的分析研究,以增进国内学界对该理论更深刻的认识,并为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服务。

三、顺应理论对汉谚英译的启示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汉语谚语的英译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话题。汉语谚语种类颇丰,有社会谚语、农业谚语、气象谚语等等,因此,谚语的翻译必须恰当地选择语言,做出正确的、适当的顺应。

(一)语境关系的顺应

顺应理论认为“语境关系顺应指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语境在选择和理解语言时做出适合译语语境的语言选择,只有顺应语境才能使译语得体,达到对等的语用效果。如:

1.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译文: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

这句汉语谚语的基本意思为当一个地方没有出色的人才时,差一点的就会充当主要角色;而这里译文的引申意义其实就是对应的汉语谚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古代,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英国一直没有老虎,根据史料,第一只到达欧洲的老虎是在公元19年,是印度送给罗马恺撒大帝的礼物,在这之前,老虎之于欧洲人完全是陌生的概念,所以这里的谚语翻译顺应了英国的地理语境。

2.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译文: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这句汉语谚语的基本意思为宁可在一个小环境中做个大人物,成就一番事业,也不要在大环境中做个小人物,默默无闻。这里的“鸡头”、“风尾”分别对应“狗头”、“狮尾”。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多是贬义的,如狐朋狗友、狗娘养的、狗东西、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英语中大部分有关狗的谚语都是褒义的,如:“Barking dog seldom bite”(嘴硬者手软);“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等等。因此,翻译时应考虑到由于不同地域特点而导致的文化语境差异,顺应译语文化,而不能简单地、机械地对两种语言进行字面意义的文字转换。翻译时,语言词汇的选择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汉民族的不同审美习惯。所以这里的谚语翻译顺应了英国的文化语境。

(二)语言结构的顺应

顺应理论也认为“语言结构客体的顺应包括语言各组织层面上的结构以及建构原则”。结构客体顺应指的是语言使用过程中对语言因素的各个方面做出选择:选择语言、语码、语体,选择话语建构成分,使译语与源语等效,达到译语像源语那样在其语境中的等值效果,即“从语义到语体,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而汉语重意合,两种语言在句法上存在着差异:英语多用从句且通常情况下从句里套着从句,前后之间的衔接相对紧凑,而汉语则散句居多,前后之间的衔接相对松弛,这种句法上的差异也存在于英汉谚语,英语谚语多用从句,而汉语谚语中对仗句则多见。如:

3.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译文:He that climbs high falls heavily.

4.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译文: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这两句谚语的翻译在保留了原文内容的同时,也符合了英语的语言结构,让人一目了然,汉语谚语为结构相同的两个单句,在翻译为英语时,译文并没有采用原来的单句句式,而是把它们改成了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两个从句。这就为谚语的翻译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即在汉谚英译时,应注重整合。所以这里的谚语翻译顺应了英语重形合的语言结构。

(三)顺应的动态性

顺应理论还认为“语言使用和选择的过程是语境与结构客体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动态性与时间、语境和语言结构密切相关”。这说明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由于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会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不同时代的语言特点和习惯做出适时的调整以达到顺应,从而满足双方交际的需要。如:

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译文1: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译文2: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6.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译文1:The priest may run away,but the church cant run away with him.

译文2: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away with him.

例5中,英语有谚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美国著名的翻译家霍克斯在翻译时直接套用这条英语谚语,使译文带上了基督教色彩;例6中,“priest”和“church”也是西方基督教用词,两种译法都有可能使读者产生错误的联想,让读者误以为中国人也信仰“上帝”。在我国,大多数信教者信奉佛教或是道教,汉语中很多谚语同这两种宗教有关,比如“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相比较而言,西方人重视宗教,宗教色彩十分浓厚,有很多关于上帝的谚语,例如:我们所熟悉的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等等。翻译家杨宪益将例5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例6中,“monk”与“temple”是和我国的佛教密切相关的词汇,有学者给出“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away with him”的译文。笔者认为后面两个译文既保留了原文的佛教色彩,也更加接近源语文本,较前译不失为更好的翻译,译文更能体现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因此,谚语翻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的文化等因素做出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

(四)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进行语言选择都是有意识的,也是有目的性的,因此会涉及译者的社会和认知心理因素,即在对语言进行顺应选择时的意识程度。语言顺应过程意识突显是语言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元语用意识,它取决于意义产生过程中交际者的认知心理状态以及在语言选择过程中做出语言顺应的程度。如:

7.情人眼里出西施

译文: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8.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译文: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这两句汉语谚语都与中国的古代历史人物有关,一个是关于春秋末期越国美女西施的,另一个则是有关三国时期的名臣诸葛亮的,两人之于中国人则家喻户晓。将“情人眼里出西施”译为“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其中对“西施”进行了意译,译为“beauty”(美人),“情人”译为beholder,没有译为在西方人眼中含有贬义的lover,若译为lover,则没有顺应读者的心理意识。这里用beauty代替“西施”,是“美”的意识突显。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指人多智慧多,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团结的力量大,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突出“众人的智慧和力量”的意识。

四、结束语

谚语翻译作为语言翻译中的特殊部分,涉及到中西方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对翻译的要求和挑战更高。顺应理论在汉谚英译中应用的例子不胜枚举,汉语谚语的英译过程就是译者在语言选择过程中不断做出顺应的过程,即在翻译过程中顺应语境,顺应语言结构,语言选择的动态顺应和顺应意识程度。在翻译谚语时,译者需要对上述四个方面做出恰当的顺应才能译出与原文效果相符合的译文,才能为读者所接受。顺应理论为汉语谚语的英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也为汉语谚语的成功英译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译语读者理解汉语谚语的深刻文化内涵,也有利于其文化精髓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宋志平.翻译: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 2004(2).

[2]陈喜华.试论翻译中的语境顺应[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58.

[3]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 .外语学刊, 2002(3):7.

[4]贺丽华.顺应论与翻译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 (3).

[5]黄成夫.顺应理论在中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长沙大学学报, 2008(3):82.

[6]李东亮等.当代汉语词典[Z].中华书局, 2009:1573.

猜你喜欢
翻译实践
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沉默现象成因及对策
浅谈翻译实践的重要性
翻译专著与教材的成功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