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学设计

2017-11-18 15:41张永红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设计

张永红

关键词:高中美术;具象艺术;教学设计

中圖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32-0052-03

【教材分析】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是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第三课。综观本课教材以“具象艺术的特点”“如何鉴赏”“如何评价具象艺术”为主要线索,重点介绍了《清明上河图》《教皇英诺森十世》等经典名作。旨在通过赏析,让学生直观清晰地认识到具象艺术的语言和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识美、感悟美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经过多年的学校课堂美术学习,他们掌握了一些美术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美术学习经验。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具象艺术作品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他们对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如何欣赏和评价具象艺术作品,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浅显的层次,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因此这就成为本课学习的难点。

我所执教的学校处于市区的中心,学生思维活跃,接触新鲜事物积极主动。另外,我校还紧邻河北省博物馆,因此学生经常参观场馆的展出活动,同时我也在课上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和了解具象艺术的真实性 、典型性和情节性三个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实践体验等方法,感受具象艺术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具象艺术的基本特点。

难点: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且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景:将当代画家冷军的几幅作品通过投影展示给学生。画面中晶莹剔透的葡萄、带霜的柿子,以及人物清晰的明眸,无一不在吸引着学生们的兴趣。

此时我追问学生们:“你们猜猜展示给大家的是绘画还是摄影作品?你们有怎样的感受?你们还见过类似艺术效果的作品吗?”以上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通过交流,学生们认识到这些作品都是对生活物象的描绘,具有写实的特点,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具象艺术”。我们熟悉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都是具象艺术的典型作品。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具象艺术的概念,并揭示了本课的主题。

二、合作探究,赏析研讨

美术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挥和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分析、感悟、实践中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升美术素养。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个环节共分为三个层次。

(一)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

对于具象艺术学生已有一定的形象储备和认识,因此可以充分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

1.小组交流,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大屏幕中选取一张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结合教材的介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为了提高自主学习的实效,我还提供了小组交流学习单:(1)画面给你的感受如何,表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读出了哪些信息;(2)你认为具象艺术具有怎样的特点。

2.全班交流,欣赏体味

各小组回答,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这样可使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上,相互学习借鉴,形成资源共享。另外,教与学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能小觑。所以这个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我还做了这样的教学预设:

(1) 预设一:交流《开国大典》《清明上河图》《宫娥》的欣赏心得,重点认识具象艺术真实性这一特点待小组汇报完成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开国大典》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并播放“开国大典”视频与油画《开国大典》对比。

待小组完成对《宫娥》的汇报后,教师出示毕加索模仿的《宫娥》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毕加索的《宫娥》画了些什么,与委拉斯凯兹的《宫娥》相比有什么差别,以及具象主义的特点。同时通过交流,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具象艺术具有客观的真实性这一特点,即具象艺术作品是按照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来描绘的。因此,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征就是真实性。

(2)预设二:交流《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拾穗者》的欣赏心得,重点认识具象艺术典型性这一特点。

小组完成对《教皇英诺森十世》的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欣赏作品你们第一感觉觉得教皇英诺森十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在真实生活中教皇英诺森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如果让你表现一个阴险、狡诈的人物肖像,你会怎样刻画呢?结合以上几点说说这幅作品成为创作经典的原因。

通过学生主动地思考和发挥想象,得出作品所定格的瞬间和之所以引起大家关注的原因,即作品中的人、物、场景都是艺术家经过精心安排并对其进行了生活典型化处理的。

(3)预设三:交流《玩牌的作弊者》《梅杜萨之筏》的欣赏心得,重点认识具象艺术情节性这一特点。

小组完成对《玩牌的作弊者》的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猜猜看画面中哪个是作弊者?并结合你们的生活经验,讲一讲画面中所描绘的故事。

对以上环节进行设计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思考,在思考中感知,在感知中升华。其中欣赏与感悟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经典的具象艺术作品,并从中扩大美术鉴赏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此外这样的教学设计又恰当地处理好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使学生对具象艺术的三个特点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二)鉴赏具象艺术的方法

当我们面对一幅幅具象艺术作品时该怎样欣赏呢?为此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展示具象艺术作品,让学生按照其表现内容分类,并探讨如何欣赏肖像作品和主题性作品。

展示《蒙娜丽莎》《教皇英诺森十世》,思考画面传递了怎样的人物内涵,又是怎样表达的。最后使学生明白肖像作品更多的是反映“个人”的精神特征,故应从人物的神态和气韵去欣赏评析。

展示作品《血衣》并播放视频《收租院》,思考血衣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情节;画面中主要人物有几个;又是怎样围绕主题展开的;画面中人物与环境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主题性绘画中的人物具有广泛性,是一个时代甚至一个民族的写照。因此我们在欣赏这类作品时,还要与典型的环境结合起来。

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我力图通过视频缩短时空的距离并使艺术作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通过交流认识到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同时掌握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

(三)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这是本课的难点,为此我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展示以汶川大地震为主题的新闻照片和艺术家以此为题材创作的油画作品,并引导学生对比、讨论同一主题的照片和油画作品在色彩、构图和环境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以及在照相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具象艺术存在的必要性。

通过照片与艺术作品的对比,可形象直观地使学生明白艺术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艺术家地筛选和再创造这一升华的过程。并且艺术家对艺术形象塑造的越典型、越生动,就越有感染力,也就越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从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总结全课、升华主题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意无穷”的效果。因此在课堂的最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告诉学生:“艺术来源于生活,且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艺术家不断创新和实践的结果。我们以后可以走进美术馆细细品味具象艺术作品,从而让具象艺术成为我们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

总之,在这堂课中学生掌握了自主权,教学氛围宽松,学生都处在愉悦的情绪中,课堂高效,最终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提升了美术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