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
【摘要】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是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高职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为例,探索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方案,为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考核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教学 临床检验基础 考核评价 探索
【基金项目】2016年安徽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6jyxm109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218-02
項目教学法是指老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1]。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不同,项目教学法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项目主要依据现实工作的具体流程而设,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的方式掌握各种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非常适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是以试卷考核为主,所有学生标准都是一样的,对学生的能力评价不够全面,临床检验基础课程考核亦是如此,以理论测试为主,往往局限于教材,忽略了能力和素质的考察。笔者通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对考核评价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所探索的临床检验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方法能对其他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老师有一定的帮助。
一、临床检验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构成
与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同,临床检验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考核(20%)、形成性考核(40%)和终结性考核(40%)三个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形成性考核指项目化考核成绩,项目化考核成绩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包括做项目的过程,项目完成结果。终结性考试为闭卷考试,试题覆盖面应达到整本书的80%以上,既有选择,填空,问答等主观题,也有病例分析讨论等客观题。平时成绩侧重于学习能力和态度,形成性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终结性考核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及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平时成绩考核
1.出勤。
我们利用信息化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签到,签到时间不定,可以是课前,也可以是课间,签到主要采用二维码及手势签到,设置签到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分钟,以防学生远程签到。分值设置如下:满勤5分,迟到或早退:①一次扣1分②两次扣3分,③三次扣5分;旷课:①一次扣3分 ②两次扣5分。另外,虽然出勤分数只占总成绩的5%,但是如果迟到、早退或是旷课累计超过4次以上,本门课程需重修。
2.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主要是学生在做项目时的表现,包括教师评价及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主要通过提问,上课讨论时学生的参与度等,小组评价主要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
3.预习作业完成情况。
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进而完成整个项目,在每个任务开始前,学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就包括理论知识的预习。我们课前会在学习平台上发布习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利用手机就可以答题,既节省时间,又能后续进行分数汇总。
三、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主要是对每个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本门课程经过整合后共有四个项目,分别为血液常规检验,尿液常规检验,粪便常规检验,其他体液常规检验。其中血液常规检验和尿液常规检验两大项目我们设立了四个考核项目,考核项目与我们上课时要求学生完成的项目不同,因为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是可以出差错的,所以不可以以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的成绩,因此我们在每一个项目完成后又设立了相应的考核项目,以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
考核项目的设立主要以临床工作任务为主线,其中考核项目一包括静脉血采集,红细胞显微镜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压积测定,利用测定结果初步诊断贫血类型,涵盖了临床常见的红细胞常规检测项目;考核项目二包括皮肤采血,白细胞计数,血涂片制备及染色,白细胞分类计数等白细胞检验常规项目;考核项目三主要是考核临床常用仪器的使用;考核项目四包括尿液外观检测,尿干化学检测,尿液显微镜检测。项目化考核前会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在实验室里提前练习。每一项考核都有详细的评分标准,包括准备、项目操作、检测结果、检测后废弃物的处置和项目完成时间等都细化得分。
四、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为闭卷考试。试卷中的病例分析等客观题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主观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选择题均是5选1,我们选取的均是历年来检验技术师(士)资格考试题,力争与资格证考试接轨。
五、总结
项目化教学实施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项目化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客观的评价了学生的整体情况,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在今后的项目化教学中继续推广。在实施中也有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后续探索、改进和完善,从而不断优化考核评价方案[2]。
参考文献:
[1]张向前.“项目化教学”的实际意义及应当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育教学研究,2010,(35):232.
[2]居敏花.高职项目化课程考核方案的研究[J].轻工科技,2013,(10):144-145.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