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要】正如有办法,设计师可以在任何地方布局,做形式,色彩和设计,因此我们需要交互设计,我们要设计理论,我们需要设计心理,我们同样需要设计的“争鸣”。
【关键词】设计心理 意识 交互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7)40-0029-02
观赏者能看见什么,取决于他如何分配注意力,也就是说,取决于他的预期和他的知觉探测。这是乌尔里克·奈塞尔在《认识和现实》中说的话,只要稍微研究一下视觉心理,我们就会发现,观看从一开始就是有选择的,眼睛对样本做出什么反应取决于许多生理和心理因素。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各个地方走动的时候,我们会有目的的去观察一些东西,但是这种“目的”在许多时候往往会在无意中而转变。设计早于产业,在产业的发展的带动下,设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商家往往想要抓住人们的心理,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于是在产品的外部形式上下了不少功夫。目前大多数人还认为设计与纯艺术创作没有太大区别,只单纯地看到设计的感性一面,而不愿意揭开设计的理性的一面。
现代设计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对市场的巨大作用,企业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设计以获取巨额利润,而相应的设计理论却十分的缺乏。设计理论还有更广阔的领域急待发展。随着设计向纵深方向发展,设计师越来越不能随心所欲地创意,而必须考虑设计过程中人的因素,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在传统的消费观念中,人们比较关注物体,只有设计可以全面发挥物质的效能,才是好的设计方案。当前人们比较关注人这个要素,对于设计的限制和要求越来越多,这个过程中,人属于关键的因素,人们一方面不仅需要获取商品的物质效能,还需要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如果设计的层次逐渐提升,则需要设计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支撑。同时,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也是这样的道理,一般都是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思路和形式来开展的。比如,我们熟悉的包装,比较吸引眼球的包装可以凭借着良好的包装设计来提升在外观方面的评价,并且让产品在许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使消费者留意、停顿、观察,赞赏并产生购买行为,如“旺仔”牛奶的卡通图形以及罐身的文字,消费者看到了旺旺的卡通造型已经感到快乐,再看到这句煽情的广告语,怎能不随手拿一罐喝掉呢?
设计的过程,无论是从为“谁”设计的“谁”,还是从设计师的角度考虑,都牵涉到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设计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性,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
消费者和设计师都是具有主观意识和自主思维的个体,都以不同的心理过程影响和决定设计。而设计师在创作中必然受其知识背景的作用,即使在同样的限制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创意,使设计结果大相径庭。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主要研究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可以由设计来调整的因素;对设计师而言,就是如何获取及运用有效的设计参数。
但是,设计是一个艰苦创作的过程,与纯艺术领域的创作有很大的差别,不可能天马行空,放任自由,必须在许多的限制条件下综合进行。因此,积极地发展有设计特色的设计创造思维是设计心理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我们国内,交往与亲和、成就以及一些喜庆的元素是常用的,并且是在潜意识里面被提倡的设计元素,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的。正如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英]E.H.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中说的:“人类制作的图案本身是为某些文化目的服务的。当各种纹样有了各自的意义之后,人们随意制作图案的自由就要受到传统势力的限制”。很多时候人们提倡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被应用到了各种场合,好多时候设计师的个人观点会强加到别人身上,比如正在学习设计的初学者,普通的消费者等,不知这是好还是坏呢?
昨日的创新成为今日的传统,今日的设计将成为明日的文化,“传统”串联着过去与未来,它反映人们在生活上的求安和审美趣味进而成为共同的视觉符号。“传统”的现代化运用,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吉祥观念、处世哲学、文化思想等,才能理解特定吉祥图案所要表达的特定意义。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专门个案研究,了解一个吉祥图案的发展历程、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然后才能在现代设计中把这些内涵挖掘出来有效运用,并结合时代意识,达到有机的融合。但是我个人认为,没有“争鸣”就不会有进步,尽管“传统”包拢万象,但总归才为“一家”。比如我们在看电视剧,突然中断,来一段广告,会怎样?但是假如广告比电视剧还要精彩,那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呢?一直以来,类似于恐怖心理这一类作品被我们看作是一种“负面影响”,国内甚至没有一例这样的广告荣登光明的媒介,不知这样是好还是坏,我们的意识是否应该更宽广一些呢?
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在建立设计心理学的框架后细分设计心理学的内容,使其更专业化、更完善,如同我们需要理论,需要实际的市场规范,我们同样需要“争鸣”。
参考文献:
[1]《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英]E.H.贡布里希
[2]《认识和现实》——乌尔里克·奈塞尔
[3]《装饰》——解构心理学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