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坚
【摘要】科技馆在我国的地位与自然博物馆等开放性场馆相同,仅仅作为一种校外的拓展青少年视野的形式存在,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到校内的科学教育事业中。为了推动我国的青少年科学教育进程,充分开发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学习能力,提高青少年学生对科学研究事业的兴趣,馆校共建工作的开展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科技馆在馆校共建中的重要性,结合很多国内和国际开展馆校共建工作中的丰富经验,对科技馆如何在馆校共建中发挥应有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馆 馆校共建 科普活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030-01
一、科技馆在馆校共建中的重要性
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有着开拓视野的重要作用,为了发挥科技馆的第二课堂作用,提高青少年对各种科学知识的了解并培养其对科学的热爱,这是馆校共建工作中的首要任务。科技馆的资源与学校的教学内容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青少年在学校接触的教育主要倾向于理论知识方面,而科技馆可以利用各種资源对其科学原理进行更为直观的展现。馆校共建可以有效衔接学校的科学课程与科技馆的丰富资源,能够更好地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发展观发挥出各自的优势[1]。随着国家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科技馆已然成为很多青少年家长所信任的科学教育途径,馆校共建的存在已然是不可阻挡的教育发展趋势。
在馆校共建的工作中如何发挥科技馆的作用,这是解决当前科学教学艰难现状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其实质就是如何举行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以及结合学校的科学课程[2]。在国内以及国际开展馆校共建的先例中,我们可以取其精华,找到适合我国青少年教育现状的方式,发挥科技馆在馆校共建中的重要作用。
二、如何在馆校共建中发挥科技馆的作用
在很多关于青少年教育的著作中都有提到: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传道授业,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合理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这与我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很多地方的学校中都遵循教科书上的理论框架对学生灌输各种知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接触,但是在教学后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就会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往往不够深入。科技馆的科普活动不仅会让青少年知其然,还可以让青少年知其所以然,不但能够知晓科学知识,还能够运用各种方式解释科学知识的原理。
在学校接受科学课程的过程中,不定时地组织学生参加科技馆的科普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将科学知识真正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由于科技馆与学校的特殊性质,两者之间的共建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打破学校的局限性是建立稳定关系的重要措施。
在馆校共建工作中应当重点突出科技馆的教学作用,而不是以往广泛采用的“科技馆一日游”等参观性大于学习性的方式。科技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青少年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深度:一是转变青少年学生参加科技馆科普活动的方式,在参加科技馆科普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举办竞赛类的活动,将青少年的探索欲望完全激发出来,对于青少年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学校与科技馆达成更深度的合作,科技馆的工作人员作为学校的特聘教师对学生进行科普知识的传授,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租借科技馆的某些内部资料,结合学校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直观的讲授;三是科技馆与学校的合作范围不断拓展,针对学校的科学教程有目的性地推出主体展览项目,专门为青少年开设独立展间。
通过以上具体措施的开展,可以充分发挥科技馆在馆校共建中的作用,提高科技馆与学校的合作层次,促进青少年的科学知识学习进程,主动建立起更为紧密的教学联系。不但要在青少年接受科学教育的时期增加参观科技馆的次数,还要在科普教学的质量上加大投入力度。
三、结语
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是改变我国教育现状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提高我国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教学水平,追赶教育事业发达的先进国家行列,馆校共建是一项成效最快的方式之一。我国的教育现在大多数都是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大环境下,青少年的未来深造是充满坎坷与阻碍的,为了改变这种压制青少年放飞想象、开发创造力的教育状态,必须对馆校共建工作加以重视。我国的科技馆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作为参观展览的公开场馆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对科技馆的丰富资源造成了浪费,国际上很多国家已经将科技馆的丰富资源运用到了青少年教育事业中,并且馆校共建工作的开展已经日趋成熟。学习能力强而创造力不足是我国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馆校共建不但能满足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教学要求,还可以提高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竹.“体验式学习”在自然博物馆“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科普教育活动中尝试[R].第十届科协年会研究报告,2008:1801-1804.
[2]张婕,朱海根,游春燕.浅析科技馆与中小学校科普教育的交流与合作[J].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文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3.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