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
摘 要:“新考改”下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把握住“思变”这一核心理念,通过以选择性为理念,构建合理的案例体系;以过程为主线,构建综合的知识体系;以思维为中心,构建解题的思维模式来实现教学和考试双成长。
关键词:学考;选考;案例体系;知识体系;思维模式
在2016年10月和2017年4月浙江省举行了两次学考、选考相融合的高考,它不仅是浙江省真正意义上高考与学考改革成果的展现,更重要的是其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与意义。其对普通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是前所未有的。把握高考脉搏,构建新理念,形成新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这必然成为处于教学第一线教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以选择性为理念,构建合理的案例体系
无论是从过往的、还是近两次的高考试题的编制来看,基本上表现为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人文地理为主题,区域地理为归宿的命题思路。在2016年和2017年的高考试题中,与区域地理知识有联系的分值高达70分以上(表1),甚至出现独立成题的现象,区域地理知识对地理试题的解答影响极大,可谓是学生能否得高分的关键所在。同时,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的发展来看,区域地理知识又是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如果区域地理知识缺乏,那高中地理猶如在建空中楼阁,成无米之炊,学习难度呈指数级上升,难度极大。但是,目前我省的初中教材和中考制度,使得我省学生的区域地理知识基础普遍较薄弱,区域地理知识的运用必然困扰着高中选学地理学科的考生,成为必解的难题。并且,新高考又让高考时间(第一次高考为每年十月)向前整整移动了八个月,因而根本不可能在高中阶段对知识密度大而广的区域地理进行全方位、系统地讲解与复习。在此背景下,我们只能以选择性的教学设计理念来构建我们的教学内容,选取一些典型的区域地理知识的案例,着重分析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发展的脉络,以获取举一反三的效果来填补学生的知识缺漏,以案例体系来构建区域地理知识体系。
典型的区域地理知识案例的选择首先必须强调其系统性,利用系统性的案例来构建相对完整的区域地理知识体系。如在学习中国工业时,我们就要选取长三角经济区和东北老工业区,前者能讲清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上海为例)和新兴工业(以温州、义乌为例),后者能分析清楚我国的传统工业,进而形成完整的中国工业知识体系。第二,必须具有典型性,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分析冰川地貌时,我们就要选取欧洲,它不仅有现代冰川地貌,而且有古冰川地貌,不仅有冰川侵蚀地貌,而且有冰川沉积地貌。一个案例不仅能分析清楚冰川地貌的成因、特点和分布,而且能够解释其他区域的冰川地貌的成因、特点与分布(如北美),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第三,必须注重时代性和时效性。案例的选择要新颖及时。这样的案例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就是来自学生身边的、贴近生活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旦用上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增加教学效果。如在讲中国农业时,就要引入杭嘉湖地区的水稻种植业和杭嘉湖平原的农业综合开发。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符合目前高考命题的选材思路。
对浙江省2016年和2017年学考选考试题中与区域地理有联系的试题
二、以过程为主线,构建综合的知识体系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概念、结论出发,按课本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学。这是一种结论式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基本表现为:为了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将地理学科知识肢解成学科知识点,化整为零,化难为简,让学生逐点学习与掌握。基于这种认知理念,教师的教学设计也都表现为:对学科知识点研究非常重视,尽可能做到用最明了的、最逻辑的、最生动的教学设计来解决各种地理知识点,实现言简意赅、简单扼要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也表现为: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认识,从一道例题到另一道例题理解,从一道作业到另外一道作业的分析解答。这种教学所带来的负面结果就是不仅把书教的越来越厚,知识点越堆越多,学生需要承担记忆和理解的知识呈指数级上升,同时又把地理学科原有的知识体系分解了,绝大多数学生没能获得综合的学科知识体系,缺少了运用综合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得再好,不及考得好!站在地理学科教学整体性的角度看,学生分析、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点的能力和学生综合学科知识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结合的。从目前的新课程标准和考改方向看,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知识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综合学科知识的能力恰恰是新考改理念下对学生能力要求的终极体现,是高考命题的价值取向。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许多学生在考试中不能对所需知识进行提取,更有甚者因掌握的知识点过于繁多而在考试中遗忘了已经掌握的学科知识点。因而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始终盯着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综合学科知识,才能避免学科教学赢得了知识点上的胜利,却偏离了最终的学科教学目标的情况。如必修Ⅰ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的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深刻分析、理解和掌握地形这一重要自然因素对聚落和交通线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这一学科知识点,更要让学生明确除地形以外的其他自然地理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内在相互关系及其演变对聚落和交通线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的综合的学科知识体系,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理解、分析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透过知识点,窥一斑而知全豹,举一反三,实现个别知识向类别知识迁移,进而构建学科综合知识体系,获取综合学科知识能力。又如浙江省2017年的学考选考试卷中的29大题的第1小题(与游牧相比,阐述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这显然是考一个小区域内影响农业生产主导区位因素的演变,即从自然区位为主导到以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占主导的演变过程,因而解题的叙述过程中不仅要体现主导区位因素的演变,而且要描述目前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可见,只有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构建综合的知识体系,谋求教学和考试相长。
三、以思维为中心,构建解题的思维模式
地理的考试过程就是学生独立地、以特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地理教学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构建正确思维模式的过程。因而我们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过程的思维模式、思维过程、思维的结果是否合理将决定学生在考试中思维能力的表现。一个优越的地理设计首先要以“暴露思维过程和思维模式”来实现教学设计中以思维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其不仅要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模式,更要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模式。教材中的地理概念、原理等都是地理知识的高度浓缩版,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等知识理解的广度、深度是其获得思维模式、思维过程、思维的结果正确性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将浓缩了的地理知识的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模式稀释暴露。而著名数学家玻利亚却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但学生想的是什么更为重要。”这就告诉我们,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模式更重要。我们复习的后期阶段为什么要进行各种层次的联考?目的就是为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模式,查思维的漏,补思维的缺。其次在以思维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下,通过优化思维组合,构建解题的思维模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要基于地理学科的思维特点。地理学科思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为了揭示地理事物各要素的有机组合和空间排列,采取综合的思维方法,即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思维品质要有一定的广度与浓度。同时,无论是新的教学目标还是新的考改都要求“知识来自教材,但内容来自课外” “考点来自墙内,信息来自墙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一要体现综合的思维品质,二要体现能够解决一定广度地理问题的思维思路,构建解题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把教学和考试相融合,学生不但学得好,同时也考得好,并且获得终生学习的思维方法。如浙江省2017年的学考选考试卷中的29大题的第2小题(分析赤峰市发生白灾的自然原因,并说明定居后牧业抗灾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所谓分析,不仅要说明产生地理问题的原因,还要阐明产生的地理问题所带来的结果。对于“白灾”首先要定性,它是一种气象灾害,因而必须从气温、降水、气压等反映天气特征的因素去分析。对于抗灾能力增强应该从制度的构建(如法律与法规、预警制度、保障体系、宣传教育等)、工程措施(主要指建筑物)、生物措施(主要指生态修复、生物技术)、其他(主要指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四个方面分析。显然学生如果获得了这些思维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地理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并能获得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能满足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短期效益的肯定。
可见,在“新考改”的背景下,我们要更新陈旧的观念,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把握住“思变”这一核心,在不断地吸取新的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和分析“新考改”的改革思路下,优化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实现教学和考试双成长。
参考文献:
[1]拉澤尔著,吕良环译.多种智能教学的艺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布鲁克斯著,范玮译.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KenethD.Moore.陈晓等译.中学教学方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周彬.课堂密码[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