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园园
摘 要:构建高效课堂,对于教學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有利于顺利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以新课标理念为基准,摆脱传统教学思想及教学模式的束缚,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实现以学为主体的高效课堂的构建。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高效课堂构建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主体;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高中数学传统教学方式,基本以灌输式和填鸭式为主,老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大多数学生都是迫于学业压力学习,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及高涨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效率较低,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推动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在新课改全面推进和持续深化背景下,以学为主体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高中数学老师都必须思考并落实的一项工作。
一、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在构建以学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时,需要明确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基本学习情况,以便开展针对性的分层教学,这就要求高中数学老师做好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在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之前,数学教师应先做好与学生的课下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选用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圆与方程”章节内容时,大多数学生都可以熟练掌握圆的方程。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将教学侧重于“直线、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点。另外,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数学老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在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既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又可以对知识进行重组再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效的学习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老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系统性特点,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很容易在遇到挫折后丧失学习兴趣。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常见情境,用一种更为形象化的方法,将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点呈现出来,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做到对知识点的真正理解和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所见所闻,从身边找出平面形象的物体,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仅仅依靠老师的约束和管教是无法实现的。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就需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该大力提倡自主式学习,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老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从旁加以引导和辅助,实现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比如,在学习“圆锥曲线与方程”内容时,在讲解完课本这时候,老师可以提出“生活中常见的曲线类型、不同曲线类型的特点”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同学进行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完成自主学习。
四、重视课堂互动教学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提倡小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实现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数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座位及成绩,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的整体学习水平应大致相同,提出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让每个学习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和互动交流,完成学习任务。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单方面接收知识的现象,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与合作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比如,在学习“数列”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表示方法,掌握这部分知识。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课堂互动教学等方法,实现以学为主体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深化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袁苹.以学为主体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6(6):72-73.
[2]陈爱霞.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赤子(中旬),2014(1):157.
[3]崔胜峰.如何构建新课程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菏泽学院学报,2013(S2):76-77,81.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