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体验性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2017-11-01 20:19夏静洁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体验性人文性阅读教学

夏静洁

摘要:基于基础教育阶段“核心素养”以及儿童阶段心理发育特点,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体验性教学十分重要。这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淡化外部的、可测量的、简单的知识传授与技巧训练,转向内在的、难以测量的、复杂的品格提升与生命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推进体验式阅读教学,从偏重语文文本的概念化分析,转变到引领学生自主性体验和个性化、创造性理解上来,能够促使学生以自身的体验自主建构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性;体验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0B-0055-03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偏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最近,国家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核心素养”教育要求的提出,使这个争议画上了句号:人文性先于工具性,因为教育的原点是“人”。教育的任务首先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健康的人格,然后才是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淡化外部的、可测量的、简单的知识传授与技巧训练,转向内在的、难以测量的、复杂的品格提升与生命体验。语文教学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启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感、提升学生品格,丰盈学生的内心体验。可见,生命体验是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教育,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的基本路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着力推进体验式阅读教学。从偏重语文文本的概念化分析,转变到引领学生自主性体验和个性化、创造性理解上来,促使学生以自身的体验自主建构知识。经过三年多的探索,逐渐形成“积极引领生成与丰富体验——总结概括升华体验——文创实践迁移体验”的课堂范式。本文以两位教师(李老师和夏老师)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水》的教学为例,阐述笔者对体验式语文教学的理解。

一、积极引领,丰富体验

阅读教学的“体验”,是指学生在多角度、多层次阅读文本过程中,将课文语言所表达的知识和经验,与自己已经拥有的感觉、经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形象、感受和领悟,把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文本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与自己的已有生活体验与课文比对、体悟,与作者感同身受,生成与丰富人生体验。

李老师课堂情景:缺水之苦。

师:缺水的生活舒服吗?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吗?

生:不舒服,可以用“苦”字概括。

师: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3-4小节,看看哪些句子直接描写了村民们缺水之苦?

生1: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整天的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了的感觉。

生2: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挂到了母亲的眼前。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读了这两句话,普通话发音很准确,很好。对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一点点理解,比如,他们对“风干”和“晒干”这两个词都加重了语气。但是,老师感觉,他们对于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还没有真正体味出来。只有真正体悟到作者的感情后,才能在朗读的过程中,用适当的音调较为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至于什么样的音调是准确的,没有一定的标准,关键是要走进作者的内心。那么,我们首先看看这两位同学朗读的过程中强调的“风干”和“晒干”这两个词。什么是风干?

生1:风干就是利用风的力量将里面的水分沥干。

师:刚才这位同学表达得很准确。那么,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东西被风干?

生2:葡萄干、牛肉干、咸鱼、香肠、风干鸡等。

师:很好。那么,被风干的东西有什么特点呢?

生3:摸上去很硬,吃起来没有水分,嚼起来费劲。

生4:看上去皱巴巴的。

师:如果人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身体有哪些表现?

生1:嗓子说话沙哑,嘴唇干裂。

生2:皮膚粗糙,紧巴巴的。

师:大家说的都很形象贴切,说明同学们观察生活很细致。请刚才那两位同学根据你的理解,带着感情再把那两句话读一遍,好吗?

(两位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师:大家说,他们比原来的朗读是否更具感染力了?

生:好多了!

师:通过朗读,你现在对作者的生存环境有何感受?

生1:缺水的日子是很痛苦的。

生2:水是这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3:我们这里虽然不缺水,但也要节约用水。

语文体验性阅读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采取了三个步骤:初读—品读—诵读。初读: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初读时只是觉得“好”,但说不出“好”在哪里。即学生在初读时,最多只能把握其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不能全面细致地领会文本内涵。要想让学生深度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必须引导学生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从情感体验出发,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与创造性诠释。比如,为了让学生深刻体悟“风干”的感觉,引导学生描述 “风干”: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你的嘴巴尝出了什么?你的喉咙与手感觉到了什么?为了引导学生体味“痛快”的感觉,让学生到前面表演“脱得光溜溜的、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享受、张大嘴巴”,进行角色体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诵读。所谓诵读,是指将文字符号变为可感的视觉与听觉符号。诵读要求学生调动起眼、耳、口、心、脑等器官,揣摩词语的内涵,体味文字的内在意蕴,把作者的情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该激昂处激昂,该委婉处委婉,所谓“因声求气”,实现与学生、作者心灵感通的教学愿景。

二、总结概括,升华体验

体验性阅读学习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模糊体验,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整体感知;第二层,具体体验,要求学生对课文结构,文学特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第三层,升华体验,要求学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文章融合一体;第四层,体验运用,就是把所学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并能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endprint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往往是浅层的、零碎的。课文作者则对生活进行了提炼,对生活经验的传达,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面。他们对体验的描述往往是系统的、深层的。比如,在上述课堂情境中,师生关于“风干”一词的问答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风干的理解,每位学生只能答一两个词或句子。一位学生只能够答出看到的,另一位同学只能够答出吃到嘴里的感觉,他们对“风干”的体验是零碎的。在老师启发前,没有一位同学回答“人有被风干的感觉”是怎样的,即没用“心”系统体验。学生的答案,显现出其体验的表面性与片面性,而且缺乏想象,缺乏精神层面的思考。因此,老师要注意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作者的体验相比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表象下所蕴含的深刻,有效地将作者的语用经验转化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将知识概念化、系统化,实现体验的升华。另外一位夏老师在文本学习完之后,呈现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师: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好吗?

生:不好。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描述了故乡关于“水”的苦和乐呢?

生1:水是很珍贵的,教育我们要节约用水。

生2:我们生活变好了,但是不能忘记过去。

生3:教育我们应该苦中作乐。

生4:故乡虽然很苦,但那里留给了作者深刻的童年记忆。

师:大家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认为,哪一个说法更符合作者的写作初衷?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老师个人认为,这篇文学作品最主要的不是教育大家节约用水,要有爱心。作者最想表达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因为,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他一生最深刻的记忆,童年的生活体验是他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样,教师引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凭借自己的直觉、情感、灵性,体味、感受、领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再认识、再发现。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作者的写作技巧,引领学生的感受与体悟作者的生活体验的表达方式,由体验升华出语用能力。

三、文创实践,迁移体验

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学习,能够比较深刻地把握课文内在意蕴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迁移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夏老师考虑到城市长大的孩子没有农村生活体验,设计了另外一个话题:你有特别饥饿的经历吗?你有特别困倦的经历吗?请描述这种体验。下面为学生的习作:特别饥饿的经历。

放学回家后,我像根木头般呆呆地站在门前。不好,忘带钥匙了!家里有人吗?伸手按了门铃,没人来开门。我不甘心,又按了幾次,结果还是没人来帮我开门。怎么办?爸爸还没回来,去幼儿园接弟弟的爷爷奶奶肯定又在外面玩,可是我好饿啊!我们家吃饭晚,所以我现在很饿,很想回家吃点东西。左看右看,没有办法,只好在家门口坐下来,摸着瘪下去的肚子,感到有些郁闷。“咕噜噜——”肚子的抗议不断传来,我感觉眼前已有金星冒出,它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绕着我打转。我本来就容易饿,出现这种情况不奇怪。此时的我,看见那一层一层的楼梯,都恨不得它们能变成香喷喷的巨型“黄金砖”面包吞下去。背着书包的我似乎连再次站起来都困难,干脆就贴着门,闭上眼睛,脑袋里想象食物的样子,以此来“画饼充饥”。就这样,我坐了近半小时,忍受了半小时的煎熬,爷爷奶奶带着弟弟才回来。我迅速冲进家里,连书包都来不及放下,就打开冰箱,拿了一个面包往嘴里塞。奶奶不住地嘟囔,等我给你热热再吃,别拉肚子喽!我根本来不及应答,三下五除二,几口就把一大块面包吞进肚子里,好好吃哟!

在习作中,学生展开想象,在内化课文体验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所学的经验成果延伸到生活中,通过语用经验的延伸,走出教材、走进生活,这是技能内化的桥梁。教师依照技能形成的规律,设计一些形式新颖、操作简便的语用练习,供学生在生活中操练,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另外,每个学生对作品都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们个性化的体验,引导他们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责任编辑:赵赟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验性人文性阅读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