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前教育是普通高校和师范院校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文首先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思考创新创业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学前教育;美术课程
学前教育是启发幼儿智力,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课程属于不可替代的重要课程,也是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课程。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重视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提高美术专业素养。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面临的问题
1.师资力量匮乏
目前大多数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并不是综合大学艺术系或者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尤其在心理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往往会忽略学前教育的基本目的,仅仅从美术专业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学生难以胜任真正的幼师工作,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就业。
2.缺少与时俱进的专业美术教材
在传统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中,主要有《图案》《手工》《美术鉴赏》《绘画》四本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但是难以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在《图案》《手工》《绘画》三本教材中,专业性的知识和要求比较多,不符合幼儿成长发育的规律,难度也比较大。而在《美术鉴赏》中,教材内容又过于单一,缺乏相关作品展示,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想要提高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专业的美术教材不可或缺。
3.缺少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对任何教学活动而言,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也不尽相同。学生的喜好、年龄、接受能力等都会影响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该制订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目的、效果,以及學习内容、课程安排等。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体系内容比较片面,集中在教室卫生、课堂纪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难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与综合素质均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创新创业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实施策略
1.加强学生主题性绘画训练
在美术教学中,绘画教学属于重要的教学内容。在传统绘画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枯燥、笼统。采用主题性绘画训练能够摆脱教师的临摹教学方式,将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等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鉴赏、感知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鉴赏的角度出发,将主题性绘画与生活结合,不断从生活中获取和积累素材。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在绘画课程中进行展现,锻炼学生的观察、体验能力。
2.加强学生手工制作训练
手工制作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前专业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该充分重视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手工制作训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手工制作训练时,应该从学前教育的基本目的出发,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采取正确的训练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个主题,然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制作工具、材料等,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与主题,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制作出符合主题的手工作品。
3.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参与的主动性不强。想要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更多趣味性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将某些教学内容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更加有趣的教学内容,如中国画与简笔画、儿童画的结合,平面绘画与立体绘画的结合,色彩运用与染印的结合等。将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活跃课程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课程教学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创新创业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应该更具前沿性与实践性。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亚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赏析课程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1):101-104.
[2]解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9):53-55.
[3]张平.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J].文学教育(下),2016(11):162-163.
作者简介:张琳(1987—),女,山东济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