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氛围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17-10-30 18:44郭树珍
学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能力阅读

郭树珍

摘 要:阅读是输入知识和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让他们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思考,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在主动思考、积极阅读中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阅读能力;阅读要求;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2.088

阅读活动是获得信息、深入思考、提升理解能力的途径。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需要抓住阅读环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通过阅读体会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写作意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快乐地进行阅读,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提高他们提取信息的能力,让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获得发展。

一、联系生活开展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和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结合生活开展阅读教学,能以兴趣作为指导,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生活经历和感受的作用下深入分析课文内容,获得深刻的体会。例如在教学《观潮》时,在教学一开始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到哪些地方旅游过,并说说这些地方的风景和特点。在介绍到海边旅游时,教师顺势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探究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学生仿佛真地来到了钱塘江大桥,看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色,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让学生产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获得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联系生活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从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

二、以问题为引导,促使学生深入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从精心设计导入开始,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使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把阅读和思考联系起来,通过深入阅读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童话故事中的意境,感受到其中的语言美和思想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1.在你们的印象中,花园应该是什么样的?2.课文中描写的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3.哪些词让你觉得花园很美?4.春天为什么离开巨人的花园?又是怎么回来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他们一边阅读,一边通過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使阅读能够不断深入,理解作者通过童话故事来传达的道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

三、阅读和表演相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了主动学习者,发挥着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需要创新阅读形式,让他们在趣味性的阅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环节,教师可以把阅读和表演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内容后,用表演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课文中人物的理解。为了使表演更尽善尽美,学生要反复阅读课文内容来体会和揣摩课文对人物的描写,理解人物的心理特点,并通过语言、表情、动作表演出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渔夫的故事》时,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渔夫和魔鬼,在反复阅读中掌握农夫和魔鬼的人物性格: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魔鬼是邪恶的。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地展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在快乐的表演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语文阅读的乐趣,他们喜欢阅读,并掌握了阅读的有效方法,大大提高了语文综合素质。

四、设计多媒体阅读情境,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进入到了学校教育中,并对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多媒体阅读情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动态、直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快速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使他们在情境中阅读,能拉近和作者的距离,深刻感受作者的情感,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来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在视觉、听觉的共同作用下深入思考,加深他们的阅读体验。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等内容。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对春节的情感,让他们把自己经历过的春节和多媒体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体会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感受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五、开展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语文课堂中,在学习课文时,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阅读方式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个性化的阅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在阅读中提取语文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大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对课文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在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交流讨论,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发展,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美景,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深情。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还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学会用精读、略读、跳读等方式进行阅读,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顺利完成课文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使阅读教学在快乐、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

[2] 林湘闽.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 杨爱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J].成功·教育,2012.

[4] 倪文玉.提高小学对话式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阅读能力阅读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